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4《诗经 采薇》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4《诗经 采薇》课件1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8 21:3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 题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薇,
又称野豌豆苗
采薇

一个戍卒的爱与愁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xiǎn yǔn)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二二”节拍
整体情感: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整体思考:戍卒为何不归?
归去如何?
全诗有哪些情感?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第一章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第二章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第三章
思考:前三章写士兵打仗、归期难定,为什么要从“采薇”写起?
薇菜由嫩到老,时光流逝
引出
戍卒思归,从春到秋,归期难定
植物:作、柔、刚
时间:莫、阳
妙处:强调主题、加深情感、回环往复
形式:重章叠句
作用:①内容上:以薇菜从春到秋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士兵内心的忧虑、痛苦也随之加重,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从而突出了主题。
②音节上:反复吟咏,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思考:前三章体现了《诗经》形式上的什么特点?
这样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第四章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第五章
思考:这是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
军容威严、士气高昂、紧张艰苦
玁狁之故——征役不止、归期难定
忧心——自豪?
思家——守家?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第六章
谈一谈:请同学们结合你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谈一谈,这一章到底好在哪里?
赏诗句:当年我离开家乡出征之时,杨柳低垂枝依依。如今我归家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行路迟缓归途长,又渴又饿真艰难。我的心中多苦悲,没人知晓我忧伤。
赏手法、赏效果:
1、今昔对比。 (年华已逝、战友已死、家人未知)
2、以乐衬悲。凯旋之乐与内心之伤悲对比。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雨雪霏霏”之景与“载饥载渴”之情境相合,情景交融,更突出内心之伤悲、哀痛。
《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诗人为什么“近乡情更怯”,而不是情更“切”?
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了,心里有一种担忧。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
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四、五章:
第六章:
结构梳理
直接写战事。
1.战斗频繁——一月三捷
2.生活艰苦——岂敢定居
3.处境危险——小人所腓(冲锋陷阵)
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拓展阅读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民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曹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