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望海潮
柳永
平湖秋月
双峰插云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2、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3、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①“惊”字用得最好。(1分)“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1分)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2分)
②(4分)参考答案一:
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2分),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参考答案二:
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1分)。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2分),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三.
(1)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达则兼济天下
(3)鲜克有终
(4)穷且益坚
(5)万里悲秋常作客
(6)悟已往之不谏
1.
答案:B
(A款识zhì
C纠葛gé
D强迫症qiǎng)
2.
答案:D
(A侦察机
B噩梦
C声名鹊起)
4.
答案:C
(A独善其身:原指做不上官,要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B作茧自缚:做了某件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C溢美之词:过分夸赞的话
D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二、(1)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前两联写景的特点。(4分)
答案:①以动衬静。(1分)“雨过一蝉躁”,是说秋雨过后,蝉的叫声嘶哑而聒噪,用“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幽静。(1分)②从视觉角度(或视听结合)写景。(1分)“飘萧松桂秋”是指诗人看到在风中摇摆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青苔满阶砌”是说诗人看到寺中的台阶上长满青苔,“满”字写出了青苔之多之厚,暗示了寺内的空寂人稀。(1分)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4分)
答案:尾联用了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的手法。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2分)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2分)
三、答案:
(1)艰难苦恨繁霜鬓
(2)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3)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何当其剪西窗烛
(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望
海
潮
——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诵读
参差(
)
堤(
)沙
天堑(
)
无涯(
)
千骑(
)
珠玑(
)
罗绮(
)
钓叟(
)
重(
)湖
叠
(
)
cēn
cī
d
ī
qiàn
yá
j
ì
j
ī
q
?
s?u
chóng
y?n
1.再齐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
2.注意以下词语的音、形、义: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上片主要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繁华;
下片主要写西湖美景和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思
考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2、这首词写的是杭州,哪两个词语最能体现杭州的特征?
形胜
繁华
思
考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思
考
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
形胜与繁华?
诗词赏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总括钱塘繁华
上片
诗词赏析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居民区的繁华
诗词赏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雪霜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边广阔无涯。
钱塘湖的雄伟壮丽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思
考
诗词赏析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和十里荷花香。
总括湖山之美
下片
诗词赏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孩童都喜笑颜开。
民众悠闲的生活
诗词赏析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钱塘长官的休闲生活
诗词赏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歌颂地方官的政绩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思
考
作者笔下的杭州给人什么印象?
富庶、美丽
安定、祥和
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1、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南重镇】
2、从历史传统上看
【自古繁华】
3、从自然景观上看
【西湖、钱塘江】
4、从市井面貌上看
【建筑精美、人口密集】
5、从百姓生活上看
【安居乐业】
惊叹
赞美
艳羡
品味语言
鉴赏形象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
情景?
提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点明了词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好景”,表层意思是指杭州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最末两句虽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思
考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
7、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
?
“点染”艺术鉴赏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天净沙?秋思
?
?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地处东南,形势优越(美好),湖山优美,三吴的都市,钱塘(杭州)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
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雄壮的钱塘江广阔无边。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
缎,争讲奢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遍地飘香,十里的荷花争奇斗艳。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山水烟霞的秀美风光。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点、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点
重湖叠巘清嘉(总)
——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
(分)
——染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分)
——
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重湖叠巘清嘉
重湖叠巘清嘉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菱歌泛夜羌管弄晴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
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一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差点成了千古罪人。虽然这件事查无实据,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这就是著名的《望海潮》。
3、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
地理位置重要
——
社会条件优越
——
有长期繁盛的历史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物阜民康
钱塘美景
繁华富足
总写
分写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4、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下
片
西湖湖山之美
重湖
桂子
荷花
百姓生活愉悦
羌管
菱歌
嬉嬉
长官生活休闲
千骑
乘醉
吟赏
祝愿官员: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