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一、初究
1、师生谈话:
同学们老师和你们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看谁口算得又对又快 。准备好了吗?
我们已经做了几道题,还剩几道题做没有。你知道一共要做多少道题吗?
2?、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这个问题等会儿我们来解决。)
二、互究
1 猜一猜:
两只小猴来到山下采桃子,已经采了23个。请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为什么?小组讨论。
交流:如果树上的桃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 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提问:小猴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板书:树上还剩5个)
师:现在你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吗?(出示条件全班齐读)
师:现在的桃分成了那两部分?
师小结:现在桃子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篮子里,一部分在树上。
小猴提出了一个问题考考大家: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小组讨论: 原来是什么意思吗?原来的桃子包括哪几部分?要求书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该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这样算?(2)交流 :
原来的桃子就是没采之前的桃子。
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与多少个桃,就是把已经摘的23个和还剩的5个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媒体)
(3)列式计算(板书:23+5=28 或5+23=28)
追问: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
23+5=28(个)又表示什么?
3、 指导写单位名称?
师:算式写好之后我们还要在它的后面打上括号写出单位名称。
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 (板书:个)
师:解决实际问题在列式后,要口头回答题目中的问题,题目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谁会回答?
生:树上原来有28个桃。(指名学生口答)
这题还可以怎么列式计算?
4、小结:刚才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的和还剩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深究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瞧,大课间小朋友在玩拼图。
(一 )(第1题情境图)?
问:你能看图说出题目中的两个已知的条件吗?
你是怎么找到的?(我读文字,图上数的)
这题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并让学生口头回答。你的单位名称写了吗?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小结:已经拼好的和还剩的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块拼图?。
(二)(出示第2题情境图)放学后,小红去帮妈妈收白菜。
? ?请看图,将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轻声自由的说一说。
再自己列式计算。
指名读算式,指名口答。为什么这样做?
小结:已经收的和还剩的合起来就是一共要收的
(三)(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回到家里的小明又留给我们一道题目。
看图同桌交流:用完整的话说说图意。想一想:已经吃掉的桃子在盘中吗?
学生独立完成,你怎么列式的?
生:12+4=16(个)??4+12=16(个)口答:。。。。
师:妈妈买了多少苹果就是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
小结:把吃掉的4个苹果和剩下的12合起来就是妈妈买的苹果,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四)小结: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都是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我们只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两个部分合起来,就能求出原来有多少了,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了。
四、反究
你们真棒!想到智慧宫去玩吗?那必须闯三关:有信心吗?
1、口头填空,列式计算。?
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 ?? ?? ???,树上原来有几只??
2、判断。哪道算式是正确的?
汽车到站后下去4人车上现在有20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3、想想说说,再解答:
在刚刚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好,老师奖励了----只千纸鹤,现在老师这里还剩下----只千纸鹤,那你知道老师原来带来几只千纸鹤?(媒体出示)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出示课件小结)
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只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23 ????+ ??????5 ???=???????28 ?(个)
已经摘的????还剩的????原来有的(一共)
口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