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
学习准备 课下预习,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环节设置 导 学 步 骤
设置情境 明确目标 通过紫藤萝的图片导入,直观感受紫藤萝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结合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美读
1.预习检测(根据汉字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辉煌(huī huáng) 迸溅(bèng) 忍俊不禁(jīn) 凝望(níng)
伶仃(líng dīng) 酒酿(niàng) 盘虬卧龙(qiú) 伫立(zhù)
挑逗(tiǎo dòu) 绽开(zhàn) 仙露琼浆(qióng) 花苞(bāo)
2. 作者简介
宗璞,当代著名女作家,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她所特有的知识女性的才情、儒雅的气质,以及柔中带刚的性格,均得益于她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活背景。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源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知 音》《后门》《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等。
3.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配乐朗读,用心感受画面美。朗读要求:
(1)节奏缓急适当。
(2)读准字音,融入感情。
(3)小组合作,组代表展示。
展示交流 点拨释疑 展示要求:
1.选取最喜欢的一段,小组出代表朗读。
2.教师点拨,学生评价。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理脉
1.面对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1—6)赏花—(7—9)忆花—(10—11)悟花。
2.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
顺序:花瀑、花穗、花朵。
①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②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③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展示交流 点拨释疑 展示要求:限时抢答。
其他组的代表作质疑、补充。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悟情
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了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展示交流
点拨释疑
学生解答,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明确:眼前的紫藤萝,花朵茂盛,美丽,生机盎然;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伶仃,小心开放;作者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朵的繁盛作对比,突出现在花的生机盎然。
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折射出人的不幸,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作者的情感变化: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茂盛所吸引,驻足观看;结尾“加快脚步”是因为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价值,精神振奋鼓舞。
总结归纳 检测评价
1.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归纳: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稀落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自然界的生命能这样战胜不幸,展示它的顽强和美好,人更应如此。也许你遭遇了不幸,但你的生命还得继续,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
2.课外引申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挫折吗?你是怎么面对的?如果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遭遇不幸,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战胜了不幸,成为生活的强者。请你举出一例。
总结:人的一生和花一样,花遇到不适合它的环境会凋谢,人遇到挫折难免失措徘徊,但这可能正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景致,因为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紧紧拥抱璀璨的生活,只有遭受过痛苦的人才会珍视生活中的浪花。
板书设计
紫 看花
藤
萝 忆花 感悟生命
瀑 借景抒情
布 悟花
设置情境 明确目标 第二课时(赏读)
1.赏析本文的语言,品味语言的含蓄美。
2.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体。宗璞的散文语言更是清雅脱俗,温馨自然,请品味下列句子的语言美,并揣摩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情感的?
小组讨论交流。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4.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5.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展示交流 点拨释疑 小组出代表进行展示。
其他小组补充,点评。教师总结。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本篇课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
先独立思考,有疑问小组间两两交流解决。
明确: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作者借对紫藤萝花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态进行描写,说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奋发进取。不同时期的紫藤萝花,象征了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命运。
展示交流 点拨释疑 展示要求:限时抢答。
其他组的代表作质疑、补充。
总结归纳 检测评价
托物言志的特点:《陋室铭》《爱莲说》也是属于脱去严实的写法。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
由于作者将自己的“志”寄托在物上,“物”就有了象征意义。
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某种事物。
托物言志的“志”不仅饱含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拓展延伸:
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请你欣赏某一种植物(向日葵、白杨、爬山虎、牵牛花等),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
(托物言志)
作业
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的写作手法,根据展示出的植物的图片,进行写作。要求:
1.学会多感官、多角度地观察景物。
2.注意描写顺序。
3.采用多种修辞方法。
4.融入感情,而且要有感悟
1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