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摩擦力同步练习
1.下列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自行车刹车橡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
B.单杠运动员上杠时,手与单杠的摩擦
C.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D.人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2.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存在
B.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C.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3.磁悬浮列车在行进时会“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高速行驶。可高速行驶的原因是列车悬浮后( ??)
A.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减小了地球对列车的引力
C.减小了列车和轨道间的摩擦力
D.减小了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
4.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上印有花纹
B.举重前,在手上涂防滑粉
C.自行车的车闸用橡胶制作
D.气垫船底部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
5.下图自行车的结构设计中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
A.使用滚珠轴承 B.车轮表面有条纹
C.车把手柄套有凹凸橡胶 D.刹车块可以对轮毂产生很大的压力
6.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B.轴承中装有滚珠
C.运动鞋底上的鞋钉 D..用力握紧球拍
7.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
A.10N 水平向右 B.14N 水平向左 C.6N 水平向左 D.4 N 水平向右
8.2020年1月29日晚上,李高峰在职工群里发起号召,好几名职工都报名要和他一起给武汉送蔬菜,最后李高峰选了李岗、范志忠两位师傅。1月30日16时,三人从锡林浩特开车出发,中间在北京装上蔬菜,2月1日16时,李高峰三人安全抵达了武汉,将这批蔬菜送到指定仓库。关于他们的运输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车的轮胎上有许多花纹,是为了增大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B.汽车的方向盘上有花纹,为了增大摩擦力
C.汽车安装车轮,可以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
D.前轮(驱动轮)受到地面给它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后
9.如图所示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
②对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
③物体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如图所示,一个重为的物体夹在两块板之间,先用25 N的力拉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用15 N的力拉着物体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用2 N的水平拉力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将拉力增大到5 N,则此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木块做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若将拉力减小到1 N,木块最后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过程中拉力方向不变)。
12.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创新”小组在同一木板上,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牛顿”小组在桌面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图像。对比分析两组图像你的新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 1 2 3 4 5 6
2.0 3.0 4.0 5.0 6.0 7.0
0.8 1.3 1.6 1.9 2.4 2.8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刹车时橡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使钢圈停止运动,属于有益摩擦.不符合题意.
B、单杠运动员上杠时,手与单杠之间有摩擦,手能抓住单杠,属于有益摩擦.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阻碍汽车前行,属于有害摩擦.符合题意.
D、走路时鞋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能使人行走,属于有益摩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要看它们有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错误,B正确.
C、接触面光滑,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
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
3.答案:C
4.答案:D
解析:鞋底上印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举重前,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自行车的车闸用橡胶制作,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气垫船底部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A.轴承内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A符合题意;
B.车轮表面有条纹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车把手柄套有凹凸橡胶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刹车块可以对轮毂产生很大的压力是通过增大物体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B
解析:A. 汽车轮胎划有花纹,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摩擦来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 运动鞋底上的鞋钉,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用力握紧球拍,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BC.由图知,木块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水平向右,故BC不符合题意.
AD.木块在水平方向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因为汽车驱动轮在前,行驶时,前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地面给前轮一个水平向前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驱动汽车向前运动。
9.答案:D
解析: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受到向右的拉力;则必然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大小等于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对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故①②正确。以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对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地面对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也为,故③④正确。
10.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运用滑动摩擦力、重力、运动和力的关系等物理观念,结合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物体两次运动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均不变,所以两次受到的摩擦力相等,(①式),当用25 N的力拉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且物体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②式)。当用15 N的力拉着物体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且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等于竖直向下的力,(③式)。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11.答案:2;加速;1
解析:水平拉力为2 N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当拉力为5 N时,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仍为2 N,此时水平拉力大于摩擦力,故木块将做加速运动;若将拉力减小到1 N,木块最后静止时,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和1 N的拉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所受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大小为1 N。
12.答案:(1)匀速;二力平衡
(2)同一木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3)如图所示
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对实验原理理解、表格与图像等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分析图像可知,在同一木板上进行实验,压力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越大,且成正比,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木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3)根据“牛顿”小组的实验数据在图像中描点然后连线即可得到图像。对比分析两组图像可发现: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不同,故可得结论: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