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9 10:29:3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短文两篇》中的《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爱莲说》是七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积累还不足够,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到位,让知识更系统,才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点的整合与利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学习积累较充分的学生对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他们需要的是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夯实基础,确保稳中有升。
教学目标
(1)朗读并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主旨。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探究文章的主旨和写法。
(4)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听读、齐读和译读三个环节完成目标(1);通过思读、研读和品读环节实现目标(2)(3)(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试图让学生借助各种形式去感悟莲花的美和君子的美德,从而激发对古文的热爱,对周敦颐的赞赏和对君子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领略古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和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方法
教法:点拨法 朗读指导法
学法:朗读法 质疑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新课导入
古代文人墨客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也可以是一所简陋的房屋,还可以是一株出自淤泥的莲花。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赋予莲怎样的灵性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爱莲说》,揭晓答案。(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背景
三、解题,明确体裁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读课文,提要求,并标注不理解的字、词、句。
2、字词学习。
? 蕃( fán )? ?颐( yí ) 濯(zhúo)? ?淤(yū )涟(lián) ? ?蔓( màn)? ?亵( xiè) 噫( yī )? ?鲜(xiǎn)有闻
3、解释文言词语:蕃、濯、妖、鲜、亵玩、鲜,及虚词“之”的用法。
4、译读课文:边读边译,圈点勾画。(课件演示译文)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口译课文,划出不会译的疑难字词句。)
5、特殊文言词语归类整理。
五、问题探究(合作点拨)
1、怎样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现的“独”字?
明确:一个“独”字,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2、作者眼中的“莲”具有哪些君子品质?
明确:(1)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2)濯清涟而不妖:不孤芳自赏;(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4)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志洁行廉,美名远扬;(5)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段再次写菊、牡丹?
明确:以莲为中心,用菊正衬,用牡丹反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风的鄙弃。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反问。表面上感叹爱莲者少,实际感叹与自己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者太少了。
5、引导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边板书边引导学习)
6、再通过图片感性认识衬托这一写法。
7、小结归纳,揭示主旨
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拓展延伸(课后展开辩论大赛)
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两种观点各有道理。第一种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的巨大作用;第二种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无论同意哪一种,都应言之有据。
当堂检测(印发给学生)
1、重点词语解释;2、重点句子翻译;3、陶周两人处世态度的异同;4、根据提示空;5、比较阅读《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
八、布置作业
教师寄语
同学们,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我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爱护他们,重新找回我们绿色的家园。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
当然,本节课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如“回读提升”环节,学生当堂背诵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