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
一、微课实录
(一)微课导入
教师: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有时落山头,有时挂树梢,有时象圆镜,有时象镰刀。
能猜到是什么吗?
教师:刚刚在谜语中出现的圆镜和镰刀,你知道这两种月相发生在什么时候吗?月相的变化是不是有规律?有什么规律呢?
(二)模拟实验
教师: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真实还原月相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重新经历这个过程。
实验需要的材料:太阳、一半白一半黑的小球、以及月相模拟器。
教师:我们可以将太阳贴在墙上,用一整面墙模拟太阳;小球模拟了月球,白的一面代表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黑的则代表月球的背光面。
教师:在月相模拟器的中间有一个孔,地球上的观察者可以穿过这个孔观察月相的变化;在地球的外围还有一个轨道,这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月球逆时针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就变化一次,周期大概是一个月,这就是农历月的由来。
(三)介绍模拟器的使用
(1)第一步:定位。将模拟器架在两张桌子中间。调整模拟器的位置,将序号1对准“太阳”,定位完成后模拟器不能移动。
(2)第二步:调整。把“月球”移到位置1,转动“月球”,让“月球”的亮面对准太阳。
(3)第三步:观察。观察时视线与“月球”相平,及时记录此时观察到的月相。
(4)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完成剩余位置的记录。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师:这就是历时一个月,我们所能看到的月相变化,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吧。
教师:从位置1到位置8月相从“缺”到“圆”再到“缺”,位置1的月相我们把它叫做朔,通常发生在初一或者三十。位置5的月相叫做望,通常发生在农历十五。从缺到圆发生在上半月,从圆到缺发生在下半月。我们还能发现上半月亮面朝右,下半月亮面朝左。
(五)制作简易的月相模拟器
教师:通过月相模拟器,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经历月相在一个月内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模拟器?只要掌握其中的原理,我们就能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材料轻松做一个简易的月相模拟器,跟着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吧。
需要的材料有:一个兵乓球,尖头剪刀、黑色签字笔、
细木棍,夹子以及呼啦圈。
方法:1.将乒乓球一半均匀的涂黑。
2.用剪刀小心的在乒乓球明暗交界线上戳一个孔。
3.将小木棍穿过这个孔,并检查是不是能自由转动。
4.把棍子的末端竖直固定在夹子上。
5.用呼啦圈做轨道,将夹子固定在轨道上。
(六)坚持观察月相
教师:模拟实验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要验证月相变化的规律,最好的方法还是老老实实的每天观察。这里有一张记录单,希望你能在晴空的夜晚,抬头看一看星空,说不定还会有不少发现呢。
二、自我评析
(一)微课意图
本堂微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月相模拟器重现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并且通过制作简易的月相模拟器,让学生在观看后通过自己使用模拟器,重新经历月相变化的过程。为了服务于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这一课。本节微课从模拟实验着手,通过制作教具,真实还原月相变化,在观影过程中让学生亲历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并且通过教学,制作简易的月相模拟器,使学生能在微课结束后,依然可以有延续性的学习。本节微课既不代替学生实验,也不强加知识概念,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激发学习兴趣,并将这种情绪延伸到后续的学习中。
(二)难点突破
用教材上的模拟实验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操纵月球的学生没有将月球始终朝向太阳;2.由于场地的局限,无法保证每个月球的运行轨道都是圆的;3.学生在确定8个点时,位置不准确,导致实验的记录无法表现月相变化。这些问题的出现多是由于模拟实验没有精准的教具,加之学生对实验意图理解不到位,都会影响最终的实验效果。本节微课利用自制教具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三)思维导图
(四)微课应用
本节微课适用于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可以让学生自学,利用微课的后半段“制作简易的月相模拟器”,带到在课堂中进行对月相变化的探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截取“月相变化规律”来检验学生在课堂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更可以试着制作自制教具,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如何利用本课解决教学难点,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自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