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声
梳理卷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如:人耳所听到的声音基本是通过空气传播的——________可以传声。军事上利用声呐搜索潜艇,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________可以传声。
在灾难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人们,通过敲击墙壁、管道等发出求救信号——________可以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4.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用B超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声音向外传播过程中,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例1 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大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跟踪练习1】 下列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①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②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③放在钟罩内的响铃闹钟,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听到铃声明显减小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2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跟踪练习2】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者是法国医生雷奈克,他用小木棍的一头靠着病人的身体,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清楚地听到了病人的呼吸声与心跳声。这说明声音( )
A.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能在固体中传播
C.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在任何介质中都能传播
考点二 声音的三个特征
1.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________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频率越小,音调越________。
2.响度:人耳所能判断的声音的强弱。
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单位为________。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________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例3 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
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跟踪练习3】 一条细绳下悬挂一根空心的铁管,用铁锤敲击铁管后慢慢地把铁管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 )
A.铁管一浸入水中,声音就消失
B.铁管往下浸入水的过程中,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高
C.铁管往下浸入水的过程中,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低
D.铁管往下浸入水的过程中,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
例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跟踪练习4】 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色 音调
B.音色 响度
C.音调 响度
D.音色 音调 响度
考点三 噪声
1.令人愉快、优美动听的声音称为________;令人厌烦、刺耳难听的声音称为________。
2.减弱噪声的方法:在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减弱。
例5 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墙,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美化环境
B.减小噪声污染
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水污染
【跟踪练习5】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考点四 次声波、超声波和它们的应用
1.人耳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个范围:________Hz~________Hz,高于________Hz叫超声波,低于________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会产生次声波。
例6 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跟踪练习6】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参考答案
第1章 声梳理卷
考点一:1.振动 声源 2.介质 真空 气体 液体 固体 4.(2)波 例1 C 【跟踪练习1】 D 例2 C 【跟踪练习2】 B
考点二:1.振动快慢 高 低 2.振动幅度 分贝(dB)
3.音色 例3 D 【跟踪练习3】 B 例4 C 【跟踪练习4】 C
考点三:1.乐音 噪声
2.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例5 B 【跟踪练习5】 D
考点四:1.20 20000 20000 20
例6 C 【跟踪练习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