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动物的“花衣裳”》 教学设计
课题 11.动物的“花衣裳” 执教老师
教材分析 《动物的花衣裳》一课是岭南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一课。本单元是以“色彩体验”为主的课程。课程设计为 “设计与应用”的学习领域。
“动物的花衣裳”课题的导入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为动物寻找属于它们的“花衣裳”的兴趣,又使儿童不知不觉认识了常见的色彩,锻炼了学生运用点、线、色进行装饰动物的能力。根据课本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自身的情况,整个学习过程都以游戏和模拟情景贯穿,尝试给动物设计“花衣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比较、欣赏、想象的学习方法,了解动物花纹的特点(对称、对比),运用点、线、色设计出有花纹图案和丰富的色彩的“花衣裳”。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在欣赏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色进行装饰“花衣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动物世界的花纹美和色彩美,感受生命美。
教学重点 能运用点、线、色块大胆绘出动物的花纹。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组合点线、色彩对比的方法表现出独特的花纹图案。
教具准备 彩色笔、油性笔、课件、范图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课件、纸材、范画、油性笔等 预习完成书本28页“找一找”,纸、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等。
激趣导入 1.以动物王国邀请小朋友参加动物的“花衣裳”选美,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板题:动物的“花衣裳”。 学生对动物的“花衣裳”选美产生兴趣。 用邀请函设置参加动物选美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课堂发展 1.找一找:这些动物的“花衣裳”不见了,请学生帮忙找出来,完成书本28页找一找(课前预习)。提问学生根据什么找到“花衣裳”?小结是依据动物身上不同花纹(点线)和颜色组成找到了动物的“花衣裳”。 1、学生根据点线色不同花纹给小动物找花衣裳,给课本上的动物和花纹连线,完成书本习题。
2.小结动物的花衣裳由花纹、颜色组成。 设置情景,通过学生帮助动物寻找到“花衣裳”,体验游戏学习的乐趣,感受动物身上的花纹美和颜色美。
2.欣赏与讨论。
(1)选美开始了,欣赏第一个选手小猪,提问:小猪设计花衣裳的方法?
(2)斑马看到小猪后,可有意见了,讨论:如何帮助斑马,让它的花纹更特别?请学生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建议给斑马添加花纹,点评学生的添加效果。(小结:可以通过添加花纹设计“花衣裳”。)
老师出示其他人帮助斑马设计的彩色的 “花衣裳”。
1. 欣赏穿着斑马“花衣裳”的小猪,思考其设计花衣裳的方法。(换上了斑马的花纹)
2.学生讨论后,建议老师添加花纹,师生共同帮助斑马解决设计“花衣裳”。
1、欣赏小猪的“花衣裳”,知道线的组合,还可以借用其他动物的花纹设计。
2、师生共同帮助斑马解决难题,更直观地了演示用组合花纹的方法装饰斑马“花衣裳”的过程,激发学生对花纹的联想,突破本课重点和难点。
3.比较与想象。
(1)欣赏下一位选手公鸡的“花衣裳”,邀请了朱光莲阿姨为其设计的花衣裳——金鸡展翅。引导学生欣赏其颜色原来的颜色不对比,图案对称。
(3)小结动物选手们设计花衣裳的方法:①组合花纹(点线)②改变颜色(对比色,邻近色)
1.欣赏公鸡的花衣裳——金鸡展翅,理解其运用了颜色对比、图形对称的方法。
2.回答问题,小结设计动物“花衣裳”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金鸡的色彩和花纹,感受对称和对比的美感。
2. 小结动物选手们设计花衣裳的方法:(1)重组花纹(点线)(2)改变颜色(对比色,邻近色)。
4.想象与创作
(1)可以这样设计(欣赏),展示线描和平涂两种设计“花衣裳”的方法。
(2)补充课题:动物的“花衣裳”选美,并布置作业和说明分层 要求。
(3)教师巡视辅导。
1、欣赏线描和平涂两种设计“花衣裳”的方法。
2.学生分小组为小动物设计 “花衣裳”。 1.感受不同的绘画方法。
2.创设情景,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动手动实践。
展示与评价 1.展示“花衣裳” 。
2.提问:你认为谁设计的“花衣裳” 最漂亮,为什么?
1.展示作品。
2.思考并回答谁的花衣裳最美?为什么? 1.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同学作品。
总结与延伸 1. 说一说:你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花衣裳?总结本课。
2. 课后延伸:还可以用剪裁、剪纸、工艺品的表现方式设计花衣裳。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和父母一起尝试用其他方式设计“花衣裳”。
1.回忆和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2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和父母一起尝试用其他方式设计“花衣裳”。
1、总结本课内容。
2、课后延伸鼓励尝试更多的设计动物“花衣裳”的方式。
板书设计
动 物 的 花 衣 裳
组合花纹(点 线)
改变色彩(邻近色 对比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