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0课 小小建筑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0课 小小建筑师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09 11:4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小建筑师》教学设计
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第二册
年级:一年级
单元:第4单元《让城市更漂亮》
课时:1课时
类别:绘画
教材分析:
本课拓展自小学上教版《美术》第二册第四单元《让城市更漂亮》中的第二个主题内容《小小建筑师》。本课要求学生能够用多种形状拼贴并组合表现有高低变化的建筑画面。
学情分析:
在第一册中,学生已学习了以彩纸剪贴拓印的方法,他们对纸工类课程有极大的的兴趣。在本单元第一主题内容《彩色人行道》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剪出多种几何图形,并已基本掌握运用基本形的组合拼贴形象。
建筑师城市的重要景观,也是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对建筑的造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对于用彩纸“设计”绘制建筑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表现建筑时还是比较概念化、简单化。所以本课重点将学习并运用用多种形状的组合技巧“造”出高楼,体验彩纸拼贴建筑的造型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建筑中的各种图形的运用,能够用彩纸剪贴不同形状表现建筑,并组合拼贴出有高低、大小等变化的建筑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交流、学习运用纸工拼贴建筑造型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运用纸工拼贴各种建筑造型的组合方法并小组合作完成建筑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城市建筑的美,体验彩纸拼贴建筑的乐趣,激发对家乡与工作的热爱。
教学重点:
重点: 用各种形状剪贴建筑造型。
难点: 建筑高低、大小等对比组合。
教学准备: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剪出多种形状并组合成不同的建筑造型。
提高要求:能用多种形状拼贴出有前后高低变化的建筑画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关键提问
评价观测点
一、欣赏与导入
1、师生交流建筑照片
①欣赏不同建筑照片。
②引出课题《小小建筑师》
③对“建筑”提问
(板书:小小建筑师)
·师:对建筑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什么是建筑?
怎么造建筑?
造建筑前需要
干什么?
是否有自己对于建筑的疑惑和问题。
是否能问出和建筑相关的问题。
是否可以对问题有回答或追问。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类建筑,感受建筑美并引出课题,为解决教学重点做铺垫,有形状意识。
二、情境创设与思考探究
1、创设情境:顾村实验建筑公司
2、比较普通建筑与独特建筑的不同。
板书:建筑造型
3、问题探究,交流设计建筑时所考虑的问题。
①回顾建筑,从图片中寻找形状
板书:形状
②探究纸的加减法
·师:你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会考虑哪些问题?
·生:用纸怎么做建筑?
用哪些形状来设计建筑?
怎样设计出建筑的造型独特造型的建筑?

是否辨别出两个关键词:建筑造型、纸。
是否可以根据关键词提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两个关键问题,使用两种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初步学习制作步骤,完成落实教学重点。
三、制作与表现
1、学生练习①:
内容:运用纸叠的加减法设计建筑外形。
要求:造型独特
3、学生练习②:
内容:四人一组,小组合作组合完成一组平面建筑。
要求:建筑有高低、大小变化。
·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
通过比较,发现什么不同?
·生:形状要怎么选择?
怎么粘贴细小的形状?
怎样让建筑有高低变化?
是否能使用纸的加减法独立制作出建筑造型。
是否通过比较发现建筑可以有高低、大小的变化。
是否能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考验团队精神有效分配任务,或合作默契。
展示与交流
学生展示作品:顾村开发区建筑设计竞标会
学生自评与互评
评价要求:
①建筑造型独特有变化
②建筑组合有高低、大小变化
·师:哪些建筑作品符合要求,为什么?
这副作品为什么不符合要求?
是否能够评价建筑中的形状,高低、大小变化。
拓展
巴黎圣母院——爱护、保护建筑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