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 
2.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难点: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以问题导入新课 
报纸上所展示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对新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 
??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教师活动】提问:这场讨论有什么意义?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纠正错误。 
(2)“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 
材料一?: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了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新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决定? 
2、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 
? 材料: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新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4、意义: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 
?? 材料: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为了响应人民的号召,国家进行了什么运动?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额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课后总结 
 板书设计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