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

文档属性

名称 谈生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4 19: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谈生命
马 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德育目标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品读课文,美点寻踪,鉴赏文章的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生命是我们谈论得较多的话题,我很想知道同学们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二、教学过程:
第一步:跟着范读朗读课文 感知全文(播放朗读)
(1、把握感情基调;2、理清行文层次。)
1.把握思路,理清层次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
第二步:说
1、提问:“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状态?
概 述
遇 到 巉 岩 险 阻 愤 激 生
经 过 细 细 平 沙 浪 漫 命
遇 到 暴 风 雷 雨 浑 浊 形
遇 到 晚 霞 新 月 宁 静 态
流 入 大 海 归 宿
像 一 棵 小 树
春 天 青少年
夏 天 中 年
秋 天 老 年
冬 天 归 宿
2、“行程的终结”喻示生命的终结,此时“春水”的心态是怎样的?
提示: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3、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是哪句句?你从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第三步:质疑
品读文章,针对某些语句或文章内容等提出质疑。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明确:(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虽然每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襟。)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阐述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作者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这一句话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表意相同,我们要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
第四步:积累
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背背,进行积累。
第五步:归纳
提问:纵观全文,作者意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第六步:鉴赏 文如其人,感受语言之美。品味下面句子。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第七步:写作
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题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