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10 极地地区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10 极地地区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09 21:2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极 地 地 区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在图中描绘南极圈、北极圈。
1.位置和范围:
南极地区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周边的海域A大西洋、B印度洋和C太平洋。
北极地区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D欧洲、E亚洲、F北美洲的部分地区。
2.自然地理环境: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海陆分布 陆地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 以海洋为主
年平均降水量 55毫米,有“白色荒漠”之称 100~250毫米
年平均风速 17~18米/秒,有“风库”之称 10米/秒
暖季 11月-次年3月 6-8月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丰富的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和海洋生物,被誉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2)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
2.主要科学考察站:
(1)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现状:
(1)南极地区: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会导致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破坏。
2.生态环境保护:
(1)北极地区:针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2)南极地区: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问题,1959年12月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微衔接】
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名师点睛】
在极地地区判断经度
  从0°经线开始,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经度,与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是西经度。
【名师点睛】
认识环绕南极洲的三大洋
1.通过形状认识:
南极洲轮廓像大象,鼻子上扬喷出大西洋,背驼印度洋,脚踏太平洋。
2.通过经线判读:
0°经线穿过大西洋,90°E经线穿过印度洋,180°经线穿过太平洋。
【名师点睛】
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原因
【漫画助学】
【名师点睛】
南极洲独特的地理特征
1.位置最南的一个大洲。
2.纬度最高的一个大洲。
3.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5.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6.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探究主题】 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及科学考察?
【探究过程】
  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1985-2014年,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科学考察站,现在正在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
问题1.南极考察队的科考队员张先生说:“南极的暴风雪几乎没有征兆,说来就来。而且风速大,最大风速有100米/秒。中山站历史极低温度是零下45.7 ℃。南极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队员非常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开裂的现象。从以上现象说明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严寒、干燥、烈风,自然环境恶劣。
问题2.南极极昼时即使是防晒设备全副武装,皮肤也会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灼伤成酱色;而极夜带来的则是无边的寒冷与黑夜。这些极端条件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读图找出,我国哪几个考察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并分析原因。
答: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它们都位于南极圈以内。
问题3.到极地科考的时间选择在气候条件相对温暖的季节。小明同学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同样在极地建考察站,为什么我国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选择在7月,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却都选择在2月,你知道原因吗?
答:每年6-8月是北半球的暖季,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且为极昼时期,是到北极建科考站的最佳时期;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地区每年的11月-次年3月是暖季和极昼时期,是到南极建科考站的最好时期。
问题4.南极考察队的科考队员张先生说,考察队员们都要把用完的瓶子、罐头盒装进袋子封好。有时甚至把粪便也要装入塑料袋,带回站上处理。有些垃圾还要带回本国处理,不能随便扔掉或烧掉。南极考察队员为什么这样做呢?
答: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探究总结】 
【素养提升】 
问题5.南极泰山站(如图所示)采用了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样子像中国的灯笼。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吗?
答:通风,防暴雪堆堵。
【回归中考】
(2019·德州学业考)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关于南极地区科考,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D )
①南极洲的“杀人风”能把科考人员吹跑
②气候最寒冷的大洲,酷寒往往给科考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③为避免被积雪掩埋,科考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
④平均海拔最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科考人员
⑤科考站的房屋必须使用防火材料,因为南极洲风大且极度干燥,被称为“白色荒漠”
⑥南极洲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无常住人口,科考人员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解题指南】
【5分钟·基础达标练】
1.(2019·湘西州学业考)下列关于两极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B )
A.北极中心是陆地,南极中心是海洋
B.北极特有动物是北极熊、南极特有动物是企鹅
C.两极地区酷热、多狂风、气候湿润
D.我国在南北极点均建有科学考察站
2.南极地区的特征与称谓搭配正确的是 ( B )
A.干旱——“自然资源大仓库” B.大风——“风库”
C.矿产丰富——“冰雪高原” D.寒冷——“白色荒漠”
【拓展归纳】
南极洲的别称及地理意义
别 称 地 理 意 义
世界寒极 绝对最低气温-88.3 ℃,是世界上最冷的大洲,年平均气温-50 ℃
白色荒漠 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降水稀少
风库 年平均风速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风力较强
冰雪高原 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2 000多米
自然资源大仓库 南极洲矿产、淡水、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冰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
  (2020·北京学业考)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图为1979-2013 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3~5题。
3.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 A )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光照强 C.陆地广,风力大 D.海域小,降水足
4.1979-2013年北极地区 ( D )
A.淡水资源增多 B.海域面积减小 C.陆地植物减少 D.适航范围扩大
5.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 A )
A.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B.改善极地生态环境 C.大量捕捞海洋生物 D.开采极地矿产资源
  (2020·常德学业考)阅读南极及周边地区图,图中虚线为某次科学考察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贝贝在常德某中学偶遇英语外教老师“珍珠”,老师自我介绍来自南非开普敦。请你在图中帮贝贝找到“珍珠”老师祖国所在的位置 ( D )
A.① B.② C.③ D.④
7.本次科学考察从①地东部出发,沿图中箭头方向航行至中山站,先后经过的大洋为 ( A )
A.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大西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印度洋
8.有关此次科学考察的情况,不可信的是 ( B )
A.考察时间可能为11月至次年2月 B.考察期间遭遇了恶劣天气狂风、暴雨
C.在大陆上看见成群的企鹅 D.该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5分钟·综合提升练】
  下图为某大洲略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甲为大洋洲 B.乙为印度洋 C.丙为长城站 D.丁为泰山站
10.该大洲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其原因是( C )
①该大洲极夜时间比北极地区长一个多月
②该大洲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更强烈,吸收的热量更少
③该大洲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更高
④该大洲的地势比北极地区更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2019·云南学业考)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读“北极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①处沿东北航线航行,终点为欧洲。
(2)若夏季在两条航线上航行,乘客可能看到的景象是D。
①可爱的企鹅 ②漫长的极夜 ③因纽特人在捕鱼 ④漂浮的冰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北极地区都是海洋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冷
C.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
D.北极地区可大量建居民点,发展旅游业
(4)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都具有酷寒、降水稀少、多狂风的特点。
12.(2020·铜仁学业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巴西科学家近日表示,在南极测得20.75 ℃的新高温纪录。南极有的地方2019年还覆盖了很厚的冰雪,2020年已经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由于气候变暖,海象栖息范围变小,变的无家可归!
材料二 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常年被冰雪覆盖,可谓寸草不生,但是近日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6 159米处发现了植物,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居然长草了,这是谁也没想到的,可事实不容争辩,全球变暖可见一斑!
(1)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被称为“白色荒漠”和“风库”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是地球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D.应大力开采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2)南极迎来最热1月,温度破20 ℃;珠峰6 159米处长草的主要原因是D。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温室效应”,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致
(3)请结合上述材料,写出两句相关的宣传标语南极是地球人的南极;南极是人类最后的净土;保护南极、人人有责等。
【教材二次开发·P95、98活动】
【二次开发点】
南极地区的旅游资源
  由于遥远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天气,南极一度是个无法到达的地方。但是看企鹅、体验冰雪世界、参观南极科考站,仍然牵引着许多人的心。南极吸引人的不仅仅是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它的原始和纯净。
【思维训练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去南极大陆旅游是很多人的梦想,据统计,全球每五个赴南极的游客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南极游的超级大国。
【区域认知】
1.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乌斯怀亚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属于南美洲。
2.我国已建成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综合思维】
3.南极洲的企鹅在暖季成群集聚在大陆沿海一带生活,几乎不进入大陆内部。请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陆沿岸食物丰富;大陆沿岸气温较高。
4.“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或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破坏和污染)。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