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西晋 D. 隋朝
2.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统一后为促进社会发展采取的举措有( )
①编订户籍 ②统一南北币制 ③统一文字 ④统一度量衡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的高度评价( )
A. 都江堰的修建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大运河的开通 D. 灵渠的开通
4.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 洛阳 B. 长安 C. 咸阳 D. 建康
5. 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6. 隋朝在短时间内积累巨大的社会财富,实现统一;但又迅速覆亡,成为古今争论不休的话题。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严重 B. 暴虐无道的统治
C. 外戚、宦官专权 D. 土地兼并严重
7. 隋朝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起义首先爆发在( )
A. 山西地区 B. 山东地区
C. 河北地区 D. 河南地区
8. 自西晋灭亡后,“天下丧乱,四海不一”,分裂割据,使得“战争相寻”“生人涂炭”。成功结束魏晋南北朝纷乱局面的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陈后主
9. 下图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该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说明隋朝( )
含嘉仓粮窖
A. 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B. 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 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 D. 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
10. 公元605年起,隋朝皇帝征发了几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下列关于大运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灭掉陈朝 B. 导致了隋朝灭亡
C. 是隋文帝的政绩 D. 加强了南北交通
11. 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C.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D.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12. 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怠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炀”是古代中国很差的一个谥号,隋炀帝得到这个谥号主要是由于( )
A. 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B. 修建大运河
C.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D. 渡江灭陈,完成统一
13. 隋朝与秦朝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下列属于它们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之前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②都因残暴统治而灭亡 ③都开凿了大运河 ④都对辽东进行征伐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1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589年,隋朝灭掉梁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改正:
【 】(2)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改正:
【 】(3)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改正:
【 】(4)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改正: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在中央和地方担任官职。
材料二 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这种相对公平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科举制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材料一所示的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在什么地方?该大运河的开通给隋朝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定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机会。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评价一下隋炀帝。
参 考 答 案
1. D 2. B 3. C 4. A 5. D 6. B 7. B 8. C 9. B 10. D 11. B 12. A 13. B
14. (1)× “梁朝”改为“陈朝”
(2)× “珠江”改为“钱塘江”
(3)× “隋文帝”改为“隋炀帝”
(4)√
15. 答:(1)材料一:门第。材料二:学识。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16. 答:(1)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特点:政府主导,自由报考,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择优取士。积极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但他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