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同步练习(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邓稼先》同步练习(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4 20:1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3031.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第11课 邓稼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勋(xūn )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B.殷红(y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ǎn)
C.燕然(yàn) 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
D.彷徨(huáng) 罗布泊(bō) 风悲日曛(xūn)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悲惨 孕育 可歌可器
B.宰割 选聘 家愉户晓
C.奠基 颤抖 马革裹尸
D.仰慕 勒功 死而后己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____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____邓稼先去了,____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 可 就 B.如果 而 竟
C.如果 可 就 D.假使 而 竟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小声哭,流泪) 鲜为人知(新鲜)
B.家喻户晓(说明) 至死不懈(松懈) 死而后已(停止)
C.当之无愧(愧疚) 截然不同(截止) 锋芒毕露(全、都)
D.马革裹尸(皮) 知人之明(眼力) 永恒的骄傲(值得自豪的)
5.对下列句中破折号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跳跃
D.表示意思的递进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 )
(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 )
7.文学常识填空。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__________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作者__________美籍华裔____________家,获1957年___________物理学奖。
8.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自然顺畅。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品屋
(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殿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9.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吊古战场文》中空缺内容。
10.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线句中加点的“常常”“往往”两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句“我不能走”体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要采用五四时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传》的背景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4.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原文内容。
15.把上面文字划分为两部分,并写出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选文原话回答“他是当之无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简述“‘两弹’元勋”这个小标题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览室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约会荷花
①早早地就听说霍金①要来了,霍金保持着他特有的身体姿态与偶露的微笑要来杭州了!
②霍金来杭州,人们都以为这是一位科学巨匠与我们的一次聚首,一场约会,一篇不亚于任何追星场面的经典篇章。而我私底下却在想:霍金应该是来赴西湖的荷花之约的。
③当那么多的人都在为霍金而狂时,他坐在轮椅上想的是什么呢?是身体上的不适?是想拼命忍着将要流溢出来的口水?是想好好地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是新的黑洞理论?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道。
④一尊微弱之躯,一个病中的老人,面对这么多鲜花、掌声、赞叹和美誉,他为什么不像其他明星表露出满心的欢喜与陶醉呢?哪怕是装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风不吹,就静静地禅定着。那些仍然留在枝头的鲜花与果实与它无关,那些欣赏鲜花与享受果实者的赞叹与它无关。它只属于大地。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够懂得!
⑤很多的时候,霍金都保持着一种雕塑般的姿态。没有任何一种雕塑会像他那样生动,会像他那样令人难忘与不舍!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唯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
⑥所有的鲜花与笑脸还有亲吻连同祝福,也就是冲着他的那份直立着的心而去!
⑦大多时候沉默着的霍金,总让人误以为他是暂时地睡着了,睡着了似的霍金其实是比谁都清醒着。他在心中寻找关,一份简单得令人心痛的美。所以,当他看到西湖的荷花盛开时,忍不住赞叹了:多美啊!美就是那么简单!而美又不是那么简单的!当荷花浮出水面,亭亭玉立于这个世间的时候,那些曾经生活在淤泥与黑暗中的生活细节就淡‘远了,曾经付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都化作了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
⑧任何生命都有这个过程。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多美啊!
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接天的荷叶当中,霍金难道不比荷花更美吗?他与荷花融为一体。微风起处,荷叶与花儿都摇曳了起来。风在花叶上吹着,也吹在霍金的脸上。霍金也如一朵荷花,幽香随风飘过来,带给我们夏日里最后的一抹清凉。
(作者赵福莲,有删改)
[注释] 霍金: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患卢伽雷病,全身瘫痪,却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揣摩文章题目,写出它的两重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第④段说霍金“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结合全段,说说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唯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具体说说“斜”和“笔直”放在一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⑧段说:“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多美啊!”请具体说说霍金究竟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点拨】B项“鲜”应读xiǎn;C项“燕”应读yān;D项“泊”应读pō。
2.C 【点拨】A项应为“可歌可泣”;B项应为“家喻户晓”;D项应为“死而后已”。
3.B【点拨】注意前后分句之间的内在关系。
4.D 【点拨】A项“鲜”应释为“少”;B项“喻”应释为“明白、知晓”;C项“截”应释为“割断”。
5.C【点拨】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结合句子分析即可。
6.(1)引用(2)排比
7.核武器 原子弹 氢弹 杨振宁 物理学 诺贝尔
8.示例: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9.河水萦带 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 风悲日曛
10.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恶劣。
11.不能。表示一般情况下的现象,如果去掉,语句就会绝对化,表达不准确。
12.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13.这首歌表现了中国男儿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为中华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与《邓稼先传》主旨相符。
1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5.第一部分(1—8段):简介邓稼先不平凡的一生。
第二部分(第9段):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
16.议论点明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意义。
17.选文的第2段
18.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邓稼先一生的辉煌成就。
19.(l)霍金来西湖赴荷花之约;(2)“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
20.(1)这个比喻生动(或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
(2)形成对比,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
21.示例①:经历了淤泥般的黑暗生活并将之淡远,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
示例②:付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的。
22.示例: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