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2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0 08:5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温故知新:(5min)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4、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的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世纪70年代后的中国外交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5—P88,回答以下问题(3min)
1、中国于何时何次大会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何时走向正常化,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3、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
4、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2年;1979年
1972年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第26届联合国大会,对阿尔巴尼亚等23国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了表决。10月25日,大会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压倒多数,通过了阿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
(2)会议: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为什么用“恢复”而不是“加入”?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世界近代现代史》
问题思考:为什么中国70年代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材料一:
材料二:
1.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2.获得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国际形势利于中国
这些因素中哪个是根本原因?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案通过后,出席联大的各友好国家的表热烈鼓掌欢呼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
国家利益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1971年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未建交
邓小平与卡特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问题
(2)中美建交历程:
小球转动大球
“乒乓外交”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中美建交公报》
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迅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展开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3.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9月29日周恩来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4. 70年代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0-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大幅增长的原因?
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1.背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举措: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3. 成就
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017年6月中国与巴拿马建交
2018年5月多米尼加建交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全方位外交
2017访问瑞士
2016访问中东
亚洲开发银行
联合国
2019年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2016年杭州G20第12次峰会
2014年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3. 成就
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4.影响
综合国力
国际形势
国家利益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合作探究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国力强大才是根本原因!
出发点
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俄罗斯《专家》周刊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课堂小结
恢复一个合法席位: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个公报:中美《联合公报》
借图启思:
两国建交: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三人访华: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
四大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由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迎来了第二次高峰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巩固提升
1.2018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开始于( )
A.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中美正式建交
2.《时代》周刊把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称为“漫长而刺激的旅行”,而不称之为“访问”。其主要原因是,尼克松来华前( )
A.中美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B.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 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D
A
B
巩固提升
4.(2019·广东省·16)题16表信息反映了( )
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5.右图《梅开三度》反映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其中“甲”是什么事件?(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C
巩固提升
7.下图显示、1972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进入热潮,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8.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受 出席第26届联会国大会 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
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的欢迎 的中国代表开怀大笑 世界贸易组织决定书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C.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D.现代科技文化成就
A
C
1972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大事记
3月13日 英国
5月18日 荷兰
6月05日 希腊
9月29日 日本
10月23日 联邦德国
11月26日 卢森堡
12月21日 澳大利亚
12月22日 新西兰
课后作业
1、完成第17课的习题;
2、背诵P62页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的外交成就;
3、完成第18课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