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5张PPT )+2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5张PPT )+2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0 08:03:47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021年1月8日,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逝世45周年
(1)留学法国,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介绍朱德入党;(2)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3)领导南昌起义;(4)遵义会议和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5)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中共代表;(6)参与重庆谈判;(7)转战陕北;(8)1949年10月1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9)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1954年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参加日内瓦会议;(11)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2)文革期间主持日常工作,和毛泽东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13)1976年1月8日逝世。
苏联把外交变为科学
中国把外交变为艺术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你能用几个词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屈辱
不独立
不平等
无自主权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资本主义阵营
美国
敌视态度
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
友好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环境及影响:
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建交国
建交时间
苏联
1949.10.2
保加利亚
1949.10.4
罗马尼亚
1949.10.5
捷克斯洛伐克
1949.10.6
匈牙利
1949.10.6
朝鲜
1949.10.6
波兰
1949.10.7
蒙古
1949.10.16
民主德国
1949.10.27
阿尔巴尼亚
1949.11.23
建交国
建交时间
越南
1950.1.18
印度
1950.4.1
印度尼西亚
1950.4.13
瑞典
1950.5.9
丹麦
1950.5.11
缅甸
1950.6.8
瑞士
1950.9.14
17
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影响:
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
美国对新中国政策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Cold
War? 1947年-1991年
1914年,由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制定了“线”,即著名的“麦克马洪线”。
中印边界矛盾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尼赫鲁便开始实施他的“大印度联邦”狂想,并在西藏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
中印边界问题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克马洪线”,位于西藏一带。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中印纷争该如何解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4)新中国需要稳定周边环境。
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恩来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尼赫鲁会谈。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影响:①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创造了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③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打开外交新局面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拓展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印度
新兴独立解放的亚非民族国家
缅甸
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会议:
自主学习(二)
时间
地点
参与国家
会议特点
探讨问题
万隆会议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伊拉克代表
中国是共产主义国家,而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
菲律宾代表
我们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反对共产主义。
对于万隆会议上菲律宾等代表的发难,周恩来是怎样应对的呢?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情景再现—万隆会议
发言代表国
伊拉克代表:
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锡兰代表:
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针锋相对
坚决驳斥
No.1
如何应对?
置之不理
沉默是金
No.2
思考:
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可能导致会有什么后果?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作用: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
团结与合作。
会议本来是什么航向
和平、独立、发展经济
偏离的航向指什么
攻击中国
为什么重回航向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同:
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
求同:共同的发展目的
异:
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什么是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新中国50年代的外交成就
建设美好朋友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
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世界的中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周恩来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总结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
课堂练习: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A
2、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印度
C
苏联
D
蒙古
C
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亚非会议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与苏联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D
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