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七年级 课题:木兰诗 课时: 第2课时 使用时间: 第 周 总课时: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10.木兰诗 第2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1、学习排比、对偶等句式,并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自测——互查——互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反馈——导学
一、修辞学用:
对偶: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排比:由几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组成。无论叙事、议论、抒情,都可用这种修辞方法来加强语势,或表示逐层深入。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对偶句、排比句,或其它手法的的运用。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例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对偶、夸张、互文的手法)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二、默读诗歌,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节诗的内容。
请把你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写在下面。然后说说木兰的表现哪一个地方最能感动你,并说说感动你的理由。
我的欣赏:
总结木兰的精神品质:
三、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1、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2、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详写什么?
自测——反馈——点拨
默写填空:
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 。
2、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 。
3、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4、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 。
5、“ , 。”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6、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7、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8、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9、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 。
10、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 。
回顾——总结——反思
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
主备课人:戚信昌 小组成员签名: 刘佑欣 信昌 徐娟 桂英 领导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