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好地方
学 校:
参赛教师:
指导教师:
白桦林好地方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副美丽的图经。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音程以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结束时两次在主音“啦”上拉长节拍,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多媒体演示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能用稳定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2、知识技能目标:知道拍的强弱规律,在歌曲演唱中会运用中强f力度、渐弱mp力度,识读最后一句乐谱,完成难点的突破。
3、过程与方法:模唱的方法,使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并通过旋律的对比和节奏来理解歌曲的内涵。
三、教学重点:节奏稳定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识读最后一句乐谱节奏。注意重音记号。
四、教学难点:掌握“f”“mp”在歌曲中的演唱,能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编创歌词。
五、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
1、师生律动——学生跟着《童年》音乐进行律动
2、聆听导入:
师:聆听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感受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说一说都听到了什么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通过聆听音乐,自然的揭示课题)
㈡、?聆听感知: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师:首先我们先聆听一遍歌曲,用心体会,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情绪:欢快,愉悦 速度:快速的)
复听歌曲,观看视频,再次感受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一看美丽的白桦林和你们想象中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3、再次聆听,解决难点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旋律最长的一句歌词。(最后一句)
学生自己试着打出这段节奏,并请学生演示。
师:这两位学生的节奏感很棒,但是有些节奏拍的不是很准确。
(2)进行节奏闯关小游戏,出示节奏,演示并纠正教学生。
(3)解释旋律下发的衬词(蓬得得蓬蓬)表达怎样的意义。学唱最后一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小乐器(小军鼓、三角铁、双响筒),你们听一听衬词模仿的是哪一种乐器的声音?
师:这首歌曲的衬词描绘的就是鼓声,好像在白桦林郊游的孩子们打着小军鼓渐渐远去的情景。
让学生自己找出衬词上方的重音记号 >
师:看到这个记号我们就要唱的铿锵有力,加入重音记号再次演唱歌曲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让学生对歌曲总体框架有一个递进的认识,并且了解反衬词,以及重音记号)
㈢、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
(1).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歌词
(2)老师有节奏的朗读第二段歌词。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一句不同。“我的心灵在呼唤”
学习十六分音符“的”
学生一起有感情并且有节奏的朗读第三段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按有感情有节奏朗读歌词,让学生在读歌词中十六分音符的读法)
用“LU”哼唱歌曲的旋律
(设计意图:为演唱歌曲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对歌曲的旋律更加的熟悉)
3、加入歌词完整演唱
4、讲解力度记号“f.mp”在歌曲中的意义
师:同学们刚才唱的很好听,老师希望你们可以用更加充沛的感情来演唱歌曲,那你们看一看除了重音记号还有没有其他的记号。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f会出现歌曲的开头,mp会出现在歌曲的结尾,
师:开始用f表示对家乡的歌颂和自豪,mp表示离开家乡渐渐远去的不舍之情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带入情感演唱歌曲)
老师带着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提示学生的音准问题。
带着感情再次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㈣、巩固教学
1、歌词编创,分组讨论,进行演唱。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这首歌曲,现在请你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为歌曲填词2、打击乐伴奏,分组讨论,边唱边加入打击乐。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小乐器,现在请你们分组讨论,怎样把乐器加入到歌曲中会比较好听。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歌词,器乐伴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不同乐器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二次创造音乐)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白桦林好地方》,她美丽的森林,蓝色的湖水,可爱的动物,那里的自然风光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今天老师为你们出色的表现感到高兴。其实这首歌曲还可以配以优美、抒情的旋律,接下来让我们在一段优美、抒情的歌曲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跟着音乐有序走出教室)
七、板书设计:
白桦林好地方
1=F 2/2 加拿大民歌
节奏稳定的
> 重音记号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