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阿西里西》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流行于贵州一带的彝族儿童歌曲。“阿西里西”在彝语中是好朋友的意思,这是一首唱游歌曲。歌曲为单乐段结构,四二拍,五声宫调式。歌曲由四个工整的乐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构成。本课歌曲以游戏为主题,所以我想,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中加入音乐游戏定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节拍,唱名,正确的歌唱姿势,用正确的声音唱歌等,大部分学生都有良好的音乐素养,乐感较好,节奏感强,有良好的模仿力,丰富的想象力,喜欢音乐。因此,对于这首节奏简单,曲调欢快的歌曲他们能又快又好的掌握。在这个阶段他们还能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对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引导的关键时期。我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愉悦性,通过律动、游戏、唱歌等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音乐艺术的启迪。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用快的声音演唱《阿西里西》,做到吐字清晰、背唱全曲,并能用打击乐器和声势为其伴奏。
2、学生通过演唱歌曲,进一步增强其表演能力与节奏感。
3、在学习歌曲过程中教育学生与他人团结友爱,分享快乐。
四、教学重点:背唱歌曲,并用声势、小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空拍的掌握,演唱与声势、小打击乐器的协调表演。
五、课前准备:钢琴、多媒体、小打击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
1、
教师播放彝语版《阿西里西》学生随音乐拍手进教室。
2、
教师带领学生做音乐游戏《walk
and
stop》并在其间加入本课的声势以及律动。并导入本课的彝族游戏歌曲《阿西里西》。
(二)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引导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歌曲,教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本课声势(),并讲解本课“阿西里西”与“丘都拉迪”的歌词含义。
(3)三听歌曲,教师带领学生边听边做本课声势(),并思考本课共有几个乐句?
2.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歌曲原唱,带领学生小声哼唱歌曲并做本课声势()。
(2)教师弹钢琴伴奏,填词演唱歌曲,并纠正音准与节奏。
(3)教师播放歌曲原唱,学生跟原唱接龙演唱歌曲,并与教师做本课的声势()。
(4)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仔细听伴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本课歌曲。
3.声势练习
(1)教师播放微课,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声势的概念以及完整的了解本课声势。
(2)教师出示图谱,随音乐做本课声势,并将学生分为两组配合表演声势。
(3)教师出示串铃、沙锤、木鱼等小打击乐器,用其演奏本课声势节奏,并分组配合表演。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舞蹈律动。
(5)演唱与打击乐、律动配合表演。
4.拓展总结
(1)教师配合ppt介绍彝族: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彝族。(彝族是中国第六大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成员之一。彝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有独具特性且发展完善的传统文字即彝文。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层层叠落十分壮观。彝族的节日主要有彝族年与火把节,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http:?/??/?baike.?/?pic?/?%E5%BD%9D%E6%97%8F?/?130821?/?18869754?/?32fa828ba61ea8d3a9151639900a304e251f58d3?fr=lemma&ct=cover"
\o
"彝文"
\t
"_blank?)
(2)总结本课:
同学们,音乐是各族文化交流的窗口,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感受到了彝族民歌的特点,同样,我们也感受到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希望大家把快乐传递给我们身边的人,最后让我们一起踏着《阿西里西》的音乐走出教室。同学们再见!
2019年3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阿西里西》
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丛娜
旅顺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20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