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8章 人体的营养综合练习(word版含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8章 人体的营养综合练习(word版含部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10 21:2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一、选择题(60分)
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早餐食谱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个馒头、一杯可乐
B.一个鸡蛋、一杯开水
C.两个鸡蛋、一杯鲜橙汁
D.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一杯鲜橙汁
肝炎患者不能进食高脂肪的食物,是因为
A.胆汁分泌不足
B.唾液分泌不足
C.胰液分泌不足
D.肠液分泌不足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
的温水中保温
分钟
C.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不变蓝
D.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
对如图探究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B.
时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作用较好
C.用玻璃棒搅拌可使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成功,现象是
不变蓝,
变蓝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吃的健康就得关注食品安全,讲究合理膳食。人们的下列做法,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
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②经常吃“洋快餐”,少食水果、蔬菜
③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④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
⑤“虫眼蔬菜”,放心食用
⑥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⑥
D.①⑤⑥
用淀粉做的药丸胶囊,被病人吞咽进入消化道后,最终被消化的场所是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市场出售的猪肉上一般都有红色(或蓝色)的印章,这表示
A.肉允许在本市场出售
B.猪不是私人屠宰的
C.市场已经收过税了
D.检疫合格了
小海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水果
D.奶油、巧克力
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试管
和试管
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
的温水中
分钟,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发现
不变蓝、
变蓝。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其他物质
下列有关生活习惯说法错误的是
A.购买有包装的食品要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B.青少年正值青春期,应注意日常饮食和适当锻炼身体
C.我们每餐尽量做到食物多样,以鱼类、肉类为主
D.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有利于预防传染病
分析如图,蛋白质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小明设计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鱼、肉、豆腐。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还缺少的是
A.提供能量的谷类
B.补充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C.提供蛋白质的奶类
D.提供脂肪的油脂类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小肠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特点的是
A.小肠很长,长度一般为


B.小肠黏膜表面有环形皱襞,并有许多小肠绒毛
C.小肠中有肠腺,能分泌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消化液
D.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④肠腺是粘膜上皮凹陷而成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图中
曲线和
分别表示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和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A.淀粉、食道
B.淀粉、胃
C.脂肪、胃
D.脂肪、小肠
人造肠衣管的管壁只允许碘和水等小分子通过,不允许淀粉和淀粉酶等大分子通过。将两个人造肠衣管分别装入下图所示物质,在
放置
小时后,再放入装有黄色稀释碘液的烧杯中
分钟。下图所示装置中,将会变为蓝色的位置是
A.
B.
C.
D.
如图是根毛细胞、小肠绒毛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这三种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一侧的表面形成突起,有利于增大吸收的表面积
C.这三种细胞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三种细胞内都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如图是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示意图,此消化过程可能发生的部位是
A.口腔、胃
B.口腔、小肠
C.胃、小肠
D.口腔、胃、小肠
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约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道只有储存食物的作用,没有消化吸收功能
B.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C.胆汁有助于脂肪消化是由于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淀粉的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胃
二、综合题(40分)
连线题:将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民以食为天”,人们摄食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人体细胞利用。图
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
曲线(


)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




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回答:
(1)

中的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图
中的
(填字母标号),表示的物质是
,最终被分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葡萄糖再经氧化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

(2)

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填“”或“”或“”),判断依据是:器官
内的消化液中有
,可对其初步分解;从曲线


变化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的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表面又有
,大大增加了消化的面积。
(3)
吃饭时,有的同学喜欢狼吞虎咽,这不利于将食物切断、磨碎,与
充分混合,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也有的同学喜欢大声说笑,这样可能会导致
来不及盖住喉口,引起剧烈咳嗽,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
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种美味佳肴。但是美味中可能就暗藏“杀手”——毒素。
河豚是一种剧毒的鱼,体内含有毒素,卵、卵巢、皮、肝等部位含毒素尤其多。河豚的毒素性质稳定,日晒、盐腌和一般烹调都不能使毒素完全破坏。这种毒素作用于人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会引起呼吸中枢、心血管麻痹。
蘑菇中,有一些是营养丰富、可以食用的,如香菇、金针菇等;也有不少蘑菇有毒而不能食用,如毒红菇、毒粉褶菌等,误食后会引起中毒。中毒轻的呕吐、腹泻等,重的威胁生命。
用马铃薯做成的薯条,许多孩子都爱吃。但如果吃了发芽、变质的马铃薯就会引起中毒。
(1)
针对以下做法,说说你的看法。
i
发芽的马铃薯,只要把芽去掉就可以食用。

ii
食用蘑菇时,首先应注意是否有毒或霉变。

(2)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由被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由有毒的动植物、真菌和化学药物引起的)。上面资料中提到的几种“中毒”属于哪种情况?
。可能造成这类食物中毒的例子还有:

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对
起分解作用,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2)
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符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2)
淀粉最初在[
]
中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在消化道内,淀粉最终被消化成

(3)
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
【答案】D
2.
【答案】A
【解析】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
3.
【答案】C
【解析】
号试管与
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将两支试管都放入
的温水中保温
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量最强,B正确。
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如果唾液没有充分消化淀粉,使淀粉有剩余致使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也有变蓝的可能,C错误。
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D正确。
4.
【答案】D
5.
【答案】C
【解析】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故①正确;
②经常吃“洋快餐”,等煎炸食品会造成脂肪堆积,而其他营养物质缺乏,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故②错误;
③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水的作用很大,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能用饮料代替补充水分等,故③错误;
④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会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脂肪堆积;早餐可以不进食的做法会导致营养不良,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故④错误;
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表明蔬菜和水果生虫了,为了减少害虫,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有可能喷洒农药灭虫了,故⑤错误;
⑥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故⑥正确;
故选C。
6.
【答案】C
7.
【答案】D
8.
【答案】C
9.
【答案】D
10.
【答案】C
11.
【答案】B
12.
【答案】B
13.
【答案】C
14.
【答案】B
【解析】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比较薄,利于吸收,故①正确;
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故②正确;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故③正确;
④小肠壁内有肠腺,肠腺是粘膜上皮凹陷而成,分泌的肠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和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故④错误。
故选B。
15.
【答案】C
16.
【答案】D
【解析】人造肠衣管的管壁只允许碘和水等小分子通过,不允许淀粉和淀粉酶等大分子通过。
号肠衣管内的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了,遇到碘液不变蓝;
号肠衣管内的淀粉酶被煮沸过,失去了活性,淀粉未被分解,所以遇到碘液变蓝。故选:D。
17.
【答案】B
18.
【答案】B
【解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示表示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的过程,所以此消化过程可能发生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
故选:B。
19.
【答案】C
20.
【答案】B
二、综合题(40分)
21.
【答案】
;;;
22.
【答案】
(1)
;麦芽糖;能量
(2)
;胃蛋白酶;绒毛
(3)
唾液;会厌软骨
【解析】
(1)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图
中的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图
中的
口腔,表示的物质是麦芽糖,最终产物葡萄糖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胃开始的,因此
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


曲线都在
小肠中被消化,小肠的长度很长,含有多种消化液,具有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的面积。
(3)
口腔中,牙齿具有咀嚼、磨碎食物的作用,舌的搅拌可以使磨碎的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淀粉等食物的消化,所以吃饭时,有的同学喜欢狼吞虎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这样可能会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23.
【答案】
(1)
i
不正确,发芽的马铃薯芽眼周围也有有毒的龙葵素,食用后会引起龙葵素中毒;应将芽眼处深挖掉后,再考虑食用。发芽较多就不能食用
ii
正确
(2)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了发霉的花生、未煮熟的扁豆等
24.
【答案】
(1)
蛋白质;专一性
(2)
BC
【解析】
(1)
“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2)
毕希纳从死亡的酵母细胞中提取出一种物质,也能催化发酵,表明酶在细胞外也能起作用,而不是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故A错误;
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故B正确;
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C正确;
因此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选BC。
25.
【答案】
(1)
②;肝脏
(2)
①;口腔;葡萄糖
(3)
③;胃;④;小肠
【解析】
(1)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②]肝脏。
(2)
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故淀粉最初在[①]口腔中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3)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故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部位是[③]胃。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④]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