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一、选择题
下列关于眼与视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视觉的部位是视网膜
B.产生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C.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晶状体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
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年
月,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表示角膜的结构以及角膜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A.①,无色、透明,可透光
B.②,有色素,可调节孔大小
C.③,无色、透明,可透光
D.⑤,无色、透明,可透光
下列全是由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疾病的选项是
①夜盲症②糖尿病③巨人症④呆小症⑤先天性愚型病⑥侏儒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②⑤⑥
下列不属于神经元细胞结构的是
A.细胞体
B.树突
C.轴突
D.神经中枢
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耳蜗内的感觉细胞
B.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
C.近视患者可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为了避免损伤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改变中耳压力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岁时患上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两部分
B.神经系统由脊髓和它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C.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D.若④受损伤,刺激①后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我们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一些行人看见此告示牌后就会改变行走路线,而一些小动物却熟视无睹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B.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脊髓组成
C.呆小症、侏儒症都是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产生的疾病
D.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体温一般维持在
左右
小明同学对神经系统的知识做了如下总结,你不赞同的是
A.调节心跳、血压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
B.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
D.长的突起外表套上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体
B.突起
C.反射弧
D.神经元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醉酒的人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此人的小脑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D.“谈虎色变”、“谈梅止渴”是人特有的复杂反射
如图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人看到话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视网膜上,效应器表示唾液腺
B.若此图表示人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在耳的鼓膜
C.若此图表示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的反射,则此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
,
位于脊髓
D.形成听觉和视觉的神经中枢
位于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
如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每年约有
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导致耳聋。有些患儿是由于药物伤害了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而致病。这些感觉细胞分布在
A.外耳道
B.鼓膜
C.耳蜗
D.大脑皮层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出现
A.呆小症
B.侏儒症
C.巨人症
D.甲亢
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长时间看书的乐乐从屋中出来,看到爷爷正在放风筝。他顺着爷爷手中的风筝线望向晴朗的天空,发现风筝已经被放得很高,变成了一个小黑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爷爷的眼睛已经老花,所以乐乐比爷爷看高处的风筝更清楚
B.乐乐从光线较暗的屋内来到明亮的室外时,瞳孔会由小变大
C.乐乐抬头望向空中的风筝时,晶状体在睫状体调节下曲度由大变小
D.爷爷要想和乐乐一样清楚视物,应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在平日的饮食中,我们除了要注意食用加碘食盐外,还要注意常吃一些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这对于防治下列哪种疾病有好处
A.侏儒症
B.巨人症
C.糖尿病
D.地方性甲状腺肿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
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并能把神经冲动传导到其它神经元
二、简答题
明明看见街道两侧的人行道的地砖上,有一行非常特殊,上面只有一个“一”字,没有其他的花纹,多块砖的“一”字相连,伸向远方,妈妈告诉他那是盲道,请分析盲道是如何引导盲人前进的。
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
,进食后
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
,进食后
小时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
,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如图所示。请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结构基础是什么?
一户人家住在山上,父子俩人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父亲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你能帮助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吗?用你这节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简单的反射,还是复杂的反射?这有什么意义?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C
【解析】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A正确;
B、胰腺分泌胰岛素、利用和转化,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错误;
D、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D正确。
3.
【答案】C
【解析】眼球的结构如图所示:
根据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题干中的图示中①晶状体、②虹膜、③角膜、④睫状体、⑤玻璃体,因此图中表示角膜是③,无色、透明,可透光。故C正确;
故选C。
4.
【答案】B
5.
【答案】D
6.
【答案】C
7.
【答案】D
8.
【答案】B
【解析】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文字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不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理解其含义,前方不能通行,而改变行走路线。
故选B。
9.
【答案】B
10.
【答案】C
11.
【答案】D
【解析】A.细胞体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A错误。
B.突起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B错误。
C.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错误。
D.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D正确。
故选D。
12.
【答案】B
13.
【答案】B
14.
【答案】A
15.
【答案】C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受到声波的作用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震动;内耳包括耳蜗和半规管,耳蜗接受声波并产生神经冲动,半规管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并产生神经冲动,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耳蜗中。
16.
【答案】A
【解析】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呆小症,身体矮小、智力障碍、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故选A。
17.
【答案】B
18.
【答案】C
19.
【答案】D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另外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也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故选:D。.
20.
【答案】C
【解析】结构必定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如上皮组织细胞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它们的特点就是细胞扁平、排列紧密;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的结构特点就是细胞核大;神经元的结构特点是细胞突起多而长,A正确;人在醉酒后,由于酒精麻痹人的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使人说话语无伦次;酒精还麻痹人的小脑,由于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所以喝醉酒的人会走路不稳,B正确;由于来自皮肤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以后,脊髓发出的神经冲动到效应器,手缩回,还有一部分沿着上行的神经纤维传到了大脑。所以是先缩手再感到烫。C错误;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并能把神经冲动传导到其它神经元,D正确。
二、简答题
21.
【答案】盲人通过盲棍刺激手上的触压感受器,来感知地面凹凸的盲道,然后沿着盲道的指引前行变化。
22.
【答案】进食后
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进食后
小时血糖含量又下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下降。
【解析】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进食后
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进食后
小时血糖含量又下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下降。
23.
【答案】反射;反射弧
24.
【答案】牛在转弯这个地方如何行走,和父亲的指挥已经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现在父亲不在,儿子的这些行为都不符合牛在转弯的时候需要的那个条件,所以牛就不知道如何走了。
25.
【答案】新生儿吮吸奶头的动作是简单的反射。这个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存在可以保证初生的、几乎不具备任何生存能力的弱小生命能获得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反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