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单元 唱歌 采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单元 唱歌 采山|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09 18: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山》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课
年级:三年级
课时:1教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五单元《七彩的生活》。
【教材分析】
《采山》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七彩的生活》第一课。这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2/4拍,五声调式,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这首歌的词曲结合紧密,形象生动,能深深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好歌。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小主人公在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能够掌握并准确演唱歌曲中频繁的八分休止符和十六分音符。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纸、音像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在《兔子舞》的音乐声中边做2/4拍的强弱律动,感受二拍子的歌曲
【设计意图】:组织课堂,拉近师生距离,聆听二拍子音乐,用律动感受二拍子节奏特点
二、情境导入—感知大森林环境的美。
师:看,小鸟飞上枝头,美丽的小姑娘提着竹篮来到了大森林,她在为我们快乐地歌唱。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美轮美奂的图片和教师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三、整体感知—感知大森林情趣的美。
1、初听,感知歌曲意境。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地聆听,听听看歌曲中都唱到些什么?如果,让你为这首歌取个名字,你会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复听
找出重复的乐句并唱一唱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学生能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体验,对音乐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唱歌曲—表现大森林的情趣美。
1、哼唱旋律,解决难点
①认识十六分音符,掌握演唱要点
②认识八分休止符,掌握演唱要点
2、朗读歌词。
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情绪和演唱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哼唱旋律,朗读歌词,学生能够对歌曲更加熟悉,在学唱过程中,解决本课歌曲的重难点,八分休止符、十六分音符的演唱处理,激发学生用高兴、自豪的感情演唱歌曲。
五、表演唱—创造大森林的情趣美。
为了更好地表现采山时的欢快情绪,我们将歌曲加入小乐器伴奏。
全班分组表演和伴奏。
串铃:x x ︱x x x︱
铃鼓:x 0 ︱x 0 ︱
师:我们高兴地唱起来,敲起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用串铃铃鼓为歌曲伴奏,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大森林的魅力,更加表达出对大森林的热爱之情。
六、小结。
教师总结:歌曲表达了小主人公采山时欢快、喜悦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学生能够更加体会歌曲的意境,并能够检测这堂课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