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极地地区
学习目标:
能分别说出南北两极的地理位置;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课堂活动:
活动一: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
读图说出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根据材料,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找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活动二: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
读图说出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根据材料,归纳北极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找出北极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活动三:科学考察的宝地
找到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阅读材料,讨论南极科考的价值。
3、读图,找到黄河站的位置,收集材料,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重要意义。
活动四: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南北极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为保护极地环境,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演讲: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度
和像氏
今
5昆仑中于
大
圣得娜站
脉
y(俊
呈
巴勒尼群岛
迈特里站
P印度后
南极离:原
极给
/⊙麦克多站
萨纳笔
辆极一南
南非
极
罗斯海斯科特岛
罗斯码岛
太
贝尔格将军1号偏伯克鸟
洋
阿根
罗斯站
O奥替尔站
一平人
别林斯高晋海
彼得一世岛
洋
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
80
960千米
铜②铅锌
煤
铁金
石油
海拔/米
锰△
200=1000=2000=4000=5000
南极地区
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
50°C,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
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
均厚度2000多米。南极地区还被称为
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
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
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
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
风速可达100米/秒
北极地区:
没有南极地区那么严寒,年平均气温-
18,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北极
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般
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北极地区
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
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
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
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
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
“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冰里。
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或
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大的耳朵上取
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是
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
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
地球的历史状况。教学内容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分别说出南北两极的地理位置;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分别说出南北两极的地理位置;能根据气候相关材料归纳南北极的气候特征;
通过对两极地区环境的了解,认识极地科考的价值;
利用材料认识南北极的环境问题和应对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南北两极的自然环境;
南北两极的科考价值。
教学难点
南北两极的自然环境;
南北两极的科考价值。。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南北两极的自然环境。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极地的景观图,欣赏极地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活动一: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
展示南极地区图和南极气候的相关材料,提出问题:
1、读图说出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根据材料,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找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覆盖有厚厚的冰盖,被称为“冰雪高原”;年降水量极少,被称为“白色荒漠”;风速大,平均风速为17-18米每秒,被称为“风库”。
南极的煤、铁、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活动二: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北极气候的相关材料,提出问题:
1、读图说出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根据材料,归纳北极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找出北极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
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降水少,风速大,但是没有南极地区那么寒冷,降水没有南极那么少,风速也没南极地区大。
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两极地区的科考和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
巩固上节课所学:对比南北两极
活动三:科学考察的宝地
展示南北两极科考的相关资料,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找到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2、阅读材料,讨论南极科考的价值。
3、读图,找到黄河站的位置,收集材料,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重要意义。
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
中国在南极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南极地区气候寒冷,2月份为南半球夏季,南极气温较高,比较适宜修建科考站。
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开发北极地区的资源可以缓解资源紧张局面,北极科考也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活动四: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展示两极地区环境破坏的相关资料,提出下列问题:
1、南北极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为保护极地环境,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3、演讲: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乱捕滥杀破坏生物多样性,石油泄漏,资源开采污染环境等问题。
1959年12月签订《南极条约》,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请学生结合主题进行演讲。
总结:南北两极都在高纬度地区,自然环境独特,具有重要的科考和环境价值。
安全提示
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
练习设计
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板书设计(共19张PPT)
第十章
极地地区
1、能分别说出南北两极的地理位置;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巴西
1、读图说出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根据材料,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找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活动一:
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
1、读图说出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根据材料,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找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活动一:
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年平均气温-50℃,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南极地
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
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1、读图说出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根据材料,归纳北极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找出北极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活动二:
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
1、读图说出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根据材料,归纳北极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找出北极极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活动二:
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
北极地区:
没有南极地区那么严寒,年平均气温-18℃,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从以下方面对比南北两极
地区
纬度位置
形态
年平均气温
代表动物
平均风速
年平均降水量
北极
66.5°N以北
海洋
-18℃
北极熊
10m/s
100~250mm
南极
66.5°S以南
陆地
-50℃
企
鹅
17~18m/s
55mm
1、找到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活动三:科学考察的宝地
2、阅读材料,讨论南极科考的价值。
活动三:科学考察的宝地
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冰里。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或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是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地球的历史状况。
3、读图,找到黄河站的位置,收集材料,简要说明北极科考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科学考察的宝地
活动四: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活动四: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如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活动四: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3、演讲: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1、南北极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为保护极地环境,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演讲
板书设计
2021
THANKS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