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2012.3.9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55分)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1—4题。
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
A.10℃ B.20℃ C.30℃ D.40℃
3.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4.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6.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7.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l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
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垦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
D.该地典型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
图1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准噶尔盆地
9.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沉积
如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
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11.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3年春,汉城、平壤的沙尘暴天气
B.2000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12.该地区为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读我国沿回归线剖面图,据图回答13--16题。
13.C区域大力发展(基塘)混合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 ( )
A.光、热、水、土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当地电力资源 D.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14.促进b地所在经济协作区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红壤的改造
C.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 D.交通运输建设
15.在剖面图中,关于a地与c地相似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冬季常出现大风雪、寒潮天气
B.基塘农业是两地农业生产的特色
C.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谷物农业
D.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是两地共同的气候资源优势
16.右图是上图a地附近山地剖面示意图,图中A、B、C表
示植被类型,则A处常见的树种是
A.樟树 B.毛竹 C.胡杨树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7--19题:
17.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
A.长距离的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东部居民用电量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消费比重下降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更有能力改
善环境条件
18.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水电和坑口
(煤矿附近)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
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 )
A. AB B. BD C. AC D. AE
19.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路都是输送火电,使输出的A、B地区大气污染加重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的输出省市是山西,到达的最大输入省市是上海
右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
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
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
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有
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1.关于a、b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产量高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下游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
D.平均海拔高,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成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
右图为黄土高原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2—25题:
22.关于下列地理事物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 )
A.从④到①黄河的径流 量和含沙量都明显递减
B.从③到①黄土的颗粒逐渐变细
C.从②到①是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 D.夏季气温从②到④逐渐升高
23.历史以来,对黄土高原森林破坏最严重的方式是
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开矿 D.历代战争
24.对该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
A.在d地打坝建库 B.在a地种草护坡
C.在c 地平整土地 D.在b地修筑梯田
25.当地人们在选择修建窑洞地点时,图中四地最合理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为某地区1月气温等温线图(单位:℃),据图回答26---28题
26.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地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7.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 ( )
A. 800 m B. 1500 m C. 1800 m D. 2500 m
28.关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国土开发的叙
述,正确的是 ( )
A.该区域主要河流流向大致呈从北向南流
B.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发展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是本区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
D.适合村庄周围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甜菜、甘蔗、小麦等
读右图回答29~31题
29. 图示A区域内的农业综合开发途径为
A.绿洲农业 B.基塘农业
C.立体农业 D.鱼塘-台田农业
30.关于图示A区域内典型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其区域水热条件好,土壤发育程度好,土壤肥力高
B.土壤呈酸性、粘重,铝、铁元素含量少。
C.该土壤有利于茶树、毛竹、杉树等植被生长。
D.该土壤的形成只受基岩的性质影响。
31.图示区域北部在6月份常形成洪涝,其影响的天气系统为( )
A.准静止锋 B.快行冷锋 C.伏旱 D.台风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简图,比例尺是1:2000000,据此回答32~33题
32.图中A区地形类型为
A.山峰 B.洼地
C.丘陵 D.山谷
33.图中甲处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潜水补给河水
B.主要是河水补给潜水
C.潜水、河水之间互相补给
D.可能有较多支流汇入
读右边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A.山间洼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35.梯田的形状
A. 与流水侵蚀有关 B.与沙丘的成因一致
C.纯属人文景观,与季风风向有关
D.纯属人工设施,与地形坡向有关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的比例尺为1:10 000,且tan20°=0.36 tan25°=0.47。A、B间的图上距离为1cm.据此回答36题
36.根据该地区自然条件,小于20度的坡地宜发展大田种植业;20-25度的坡地若要发展种植业,必须修水平梯田;25-30度的坡地宜发展果树种植业。该地区适合发展
A.果树种植业 B.大田种植业
C.梯田种植业 D.其它农业活动
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37—39题。
37.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乙地和丙地
38.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39.以上地区水热条件的变化属于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同一地点的季节变化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0—42题。
40.图中七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5个
4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4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 D.沙尘暴
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示意图,回答43—45题。
4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44.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45.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A.“十五”期间,我国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总数下降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变缓
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不足
D.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46—47题。
46.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47.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水能 B.太阳能 C.核能 D.天然气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读表1回答48—50题
流域 流域面积(km2) 降水量(mm) 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径流系数(%) 蒸发系数(%)
松花江 557180 525 145 380 27.5 72.4
黄河 752443 492 76 416 15.4 84.6
淮河水系 261504 929 191 738 20.6 79.4
长江 1807119 1055 542 513 51.4 48.6
珠江 452616 1438 772 666 53.7 46.3
雅鲁藏布江 246000 699 474 225 67.8 32.3
48.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量大 B.气温低 C.峡谷深 D.光照弱
49.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
A.长江、珠江 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松花江 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
50.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 )
A、珠江 B.淮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51—52题:
51、图中M河段历史上经常泛滥,主要成因是
A、河道曲折,水流不畅 B、河道年久失修,防洪能力差
C、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 D、位于干流的上游河段,水量大
52、N地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部分及其导致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煤炭工业 酸雨严重 B、甘蔗制糖工业 水污染严重
C、有色冶金工业 酸雨严重 D、汽车工业 光化学烟雾严重
读我国局部图,回答53~55题:
53.城市A以北建设的铁路名称是
A.青藏铁路B.南昆铁路C.南疆铁路D.宝成铁路
54.B河谷地主要农作物是
A.冬小麦、春小麦 B.青稞、春小麦
C.水稻、小麦 D.甘蔗、油菜
55.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C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市场 B.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C.接近原料产地 D.交通运输方便
第Ⅱ卷
二 。综合题:(共45分)
56.读我国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D点海拔是 米,
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
米。
(2)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
依据是 。图中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3)图中甲镇相对
于乙、丙村镇形成发展的优势区
位因素有 。甲地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是 。
(4)为解决甲镇的用水问题,
拟在图中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建在何处比较合理?说明理由。
。
57.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是我国多种地理事物的界线,
比较山脉两侧地理事物完成下表。
地理事物1 地理事物2 地理事物3
A
B
(2)A省 资源丰富,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的措施有
(3)A地区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
有 。
(4)B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 。
(5)图中①②两项工程比较,①工程的有利条件是 ,②工程的起点
是 。
5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十余里,冬夏不盈不缩”。直到50年前,罗布泊依然是水波浩淼、飞鸟翔集。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胡杨林树大片枯死,塔里木河水先退到台特玛湖,后退到大西海子水库。短短40多年,塔里木河流程从1321千米缩短到1001千米,罗布泊完全干涸了。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____________补给,其径流量随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气候可能产生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里木盆地的耕地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的___________地带,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减少,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对塔里木河流域合理的整治措施有( )
A.加强水资源管理,禁止上游地区使用塔里木河水
B.大力开采地下水以保护地表水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D.大面积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59.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一座‘东—西’走向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降水统计表。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气温(℃) -13.5 -9.3 -0.4 7.7 15.2 20.0 21.8
降水(mm) 2.4 6.1 10.1 19.9 28.4 46.2 104.4
月份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19.9 13.8 6.5 -3.0 -11.4
降水(mm) 136.9 40.4 24.1 5.9 1.4 426.1
(1)由图、表信息可判断,该地形区的名称是 ,所属气候类型是
;该山脉的名称是 ,该山脉是我国
区与 区的重要界线。
(2)影响该山山麓自然带A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该山地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其主要原因是 。
(3)该地形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治理措施?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DBD 6-10 CBAAA 11-15 BBADD 16-20 ACDAD 21-25 CCBAC
26-30 BBCCC 31-35 ABBDD 36-40 CABBD 41-45 ACBBB
46-50 CCBAD 51-55 ACABC
二.综合题:
56.(1)900 800
(2)向斜 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海拔较低,分布有低山丘陵和盆地、谷地
(3)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4)A处 为河流的峡口地段,建大坝工程量小;在甲镇的上游,库区不会淹没城镇;水质好;地势高于甲镇,水可以顺流至甲镇。
57.(1)
地理事物1 地理事物2 地理事物3
A 山西省 黄土高原 第二级阶梯
B 河北省 华北平原 第三级阶梯
(2)煤炭 修建运煤铁路线,在煤矿附近建坑口电站,变运煤为输电
(3)水土流失严重 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多降暴雨
(4)水资源缺乏
(5)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节省投资 丹江口水库
58.(1)冰川融水,气温每空 (2)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 (3)绿洲;棉花; (4)上、中游过度引水 (5)C
59.(1)内蒙古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阴山山脉 季风(或内流) 非季风(或外流)
(2)水分 南坡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丰富
(3)草原退化,荒漠化现象严重。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土地结构;发展人工草场;禁止过度放牧;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禁止过度樵采。
A
C
B
82615980
村庄
梯田
溪流
小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