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4.6太阳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4.6太阳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0 18:3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第六节 《太阳系》教学设计
课题 太阳系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2.了解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在脑海中建立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组成的太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是一种的科学学习方式。
2.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有规律,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重点 太阳系的组成
难点 行星及其卫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我认知中的太阳系 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其实并不孤单,前面的课程我们认识了其中两位重要的近邻---太阳和月球。他们三者存在怎样的运行关系?(月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同时,与地球一起绕日公转)
讨论:你还知道太阳系中存在哪些天体?
(行星、小行星、彗星、矮行星、卫星、流星体) 学生回顾地球、太阳、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
谈谈自己对太阳系中天体的认知。 本节课的内容在本章节承上启下,旧知的回顾有利于学生开展新知的探索并与新知建立联系。
二、古人对太阳系的探索历程 1.来自古人的发现:夜空中的星星,根据是否有肉眼看得见的位置变化变化,分成两类:分别取名为恒星和行星。凭肉眼观测到5颗行星,并分别给他们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并设想这些行星、恒星都镶嵌在一个天球上,围绕地球转动。上帝推动着天球运动。
2.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困境:今天,几乎每个人都理所当然的接受哥白尼关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思想,但在当时,这很难。事实上我们每天看到的是太阳在运动,而地球在我们的足下显然静止不动。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即便如此,人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3.伽利略带来的新视野:望远镜的应用,让他大开眼界。①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更多的发现随之而来,当他把望远镜对准五大行星时,他的发现更加令人惊喜:②金星盈亏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一个预言,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证实了它,并为日心说提供有力证据。他观察到了金星也有盈缺变化,证明他和月亮一样都不能自己发光,也是靠反射太阳光。③许多反驳者攻击哥白尼体系时说:如果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为什么只有地球才有月亮围绕着它旋转?而伽利略用它的望远镜观察到了木星有四颗卫星围绕着它转动!④当他把望远镜对准土星时,他发现土星那黄色球体两侧,看上去像是有突出物或把手样的东西。
后来惠更斯用更大的、经过改良的望远镜,看到了伽利略没有看到的东西,土星周围围绕着一个薄薄的扁平的环。那这扁平的环究竟是什么物质构成的呢?要想看得更多就得有更好的设备!
4.天王星的发现: 赫舍尔根据一本光学书籍,亲自动手磨镜片、改进望远镜,1774年造出了当时最好的反射望远镜。1781年3月发现,土星之外很远处有一颗新行星,后命名为:天王星。
【思考】天王星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与直接的仪器观察并行前进的是:天体物理学规律的总结和数学计算方法的进步。科学家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他最为著名的研究成果之一,即万有引力定律,为通过数学方法科学地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提供了可能。
5.计算出来的海王星: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计算出来的理论轨道与天王星的实际轨道总是不能一致。
【如果你是当时的人们,你怎么看待这一差异?】
牛顿运动规律可能不适合远距离行星
天王星之外可能存在另一颗未知的行星
6.数学的计算不仅应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小行星和彗星。
①小行星带的发现:太阳系每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规律性。等到天王星发现后,人们发现波德公式竟然对它也适用!不久后天文学家发现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群奇形怪状的巨大岩石。称为小行星带。
②哈雷与哈雷彗星
小结:

聆听科学史并结合实际思考
感悟观察仪器的进步带来的新发现。
感悟,想要看得更多、更远就需要有更精密的仪器和设备
太阳系远比我们认识的要大得多,太阳系中可能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行星。
可以根据已获得事实,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假设。
沿着人类对太阳系的认知,有所感悟和领悟
感悟星体的运行时有规律可循的,体会科学的科学方法只承认一再得到实验确证的解释,这样许多的预言和理论会因为新的观测或实验结果而被修正,这就是科学自我纠错的过程。
三、现代探测器时代下的太阳系各成分的特点 【学生活动】太阳系天文馆
学生4人为一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版块进入,了解现代航天探测器的新发现,并尝试总结太阳系各天体的主要特征,填写在学案上。
【交流与分析】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结合“地球之眼”软件,三维立体配合感受。
【讨论一】我们为什么要去探索这些遥远的星球?
(认识不同星体的特点,从中获取地球形成有关的奥秘;同时寻找第二星球,从中吸取宝贵经验)
【讨论二】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物理化学性质,说一说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孕育有生命的星体,具有怎样的特点?
【讨论三】金星的气温是八大行星中的反常,这又能给我们地球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温室效应) 探索星体,有所发现。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遥远世界的表面、测量它们的大气、测量他们的历史,并与地球比较,从而知道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许多知识,也从中获取了许多适合地球的宝贵教训。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
通过太阳系天文馆的建立,学生可以进去自己喜欢的天体,去发现,去感受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奥秘。
感悟地球家园的可爱和可贵之处,培养保护我们生命的摇篮的意识
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不仅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还知道太阳系也只是银河系中极小的一部分。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并非固定不动,而是绕着银河中心运动。八大行星在绕日运动的同时,也在随着太阳一起绕银河中心运转。(视频)
探索的脚步不止,发现也不止,更多的发现期待未来的你们。 观看视频 认识太阳系是运动的,为下一节宇宙的学习开启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