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光和颜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光和颜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15 09:40:12

文档简介

课 题 1、4 光和颜色(1) 日 期 2004.2.10 总课时 7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2、 了解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及三原色的组合后的颜色3、 了解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4、 知道看不见的光:紫外光和红外光5、 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重点难点分析 1、 点:白光是复合光,三标棱镜对白光的折射作用,物体颜色的成因 2、 点: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及规律;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和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1、 教师准备:幻灯机、蜡烛、电灯、三张玻璃纸(红、绿、蓝)、颜料工具一套、太阳能小电扇、电视摇控器一个。2、 学生准备:三棱镜、平面镜、肥皂泡泡盒, 太阳能计算器、光盘、颜料工具一盒、每组同学做一幅太阳镜:红、黄、绿、蓝。3、 课前做好用平面镜分解太阳光的实验。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准备引入]打开窗帘让学生判断射入的光是什么颜色的?[课题揭示]小游戏:让学生玩用肥皂水吹泡泡的游戏。同时观察吹出来的泡泡表示是什么颜色?展示图片:彩虹图片演示:让一位学生上台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白墙上,并观察白墙上光的颜色。找一找墙上出现了几种颜色?[新课展开]一、光的色散提问:白色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和肥皂泡后,为什么会出现七色色呢?经过三棱镜后也出现了七种颜色,说明白光是单色光吗?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讲述: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发现的生活中的哪个现象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观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上的颜色。能看到几种颜色。太阳光的组成——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注意与生活中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
教案2.1.4 光和颜色(二)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二、光的三原色——红、绿、蓝讲述:电视屏幕上只能观察到三种颜色:红、绿、蓝。但是我们却能看到更多的七色。这是怎么回事呢?动画演示:光的三原色及二色、三色的混合色。红、蓝——品红色 红、绿——黄色 绿蓝——青色 红、绿、蓝——白色三、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光有红、绿、蓝三种色光,颜料盒里也有红、绿、蓝三种颜料,把他们混合会怎样?小组实验:每个同学作一个混合实验:红、绿——红、蓝—— 绿、蓝—— 红、绿、蓝——与色光的混合结果一样吗?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课件演示:颜料三原色的混合结果。四、看不见的光演示:用摇控器转换电脑,让学生思考,摇控器是什么实验转换的?问:你看到红外线了吗?它确实存在吗?回忆:耳能听到所有频率的声音吗?20——20000HZ讲述:人的眼能看到光也是有一定范围的。资料:红光外侧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具有明显的热效应,经过大量的资料证明,这就是红外线。问:你知道验钞机是利用什么原理的?举例说明:请你再举出一些有关紫外光的例子。紫外线——在紫外光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讨论:你知道红外线与紫外线哪能些应用吗?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的作用)
小实验:每位学生用自己做的有色眼镜观察放于太阳光下的一张白纸,观察白纸呈什么颜色?五、物体的颜色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展示图片:展示几幅有关各种物体颜色的图片讲述: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各种物体都具有 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统统消失了。这说明只有在阳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体才呈现出颜色。那么,为什么在同样光源的照耀下,各种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1、看到物体颜色的条件:哪种单色光能进入眼镜,看到的就是哪种颜色。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同的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线,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体吸收的光线,人们就看不见,只有被反射的光线,人们才能看到。因此,某种物体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在我们看来,它就具有什么样的颜色。演示:课件演示各种光的反射与颜色的关系。讨论:现在你能说说:红色的花为什么会呈红色?白色的衣服为什么呈白色?黑色的布为什么呈黑色?那么透明物体的颜色形成的原理也是这样的吗?小实验:每个小组中的一个同学用一幅自制的眼镜,观察一张白纸。现象交流:思考:你认为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形成,是因为对太阳光的反射还是某种色光能透过形成的。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光透过的颜色,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就显示什么颜色。如:红色透明体只能透过红光。观察:我们的教室玻璃窗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玻璃?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思考:你有没有见过家里的阳台上用的是蓝色玻璃?白天你在室内是感到亮还是较暗?为什么呢?家里物体的颜色有变化吗?课堂小结: (共15张PPT)
1、打雷时,是先见闪电还是先闻雷声?这是为什么呢?
2、短距离赛跑时,计时员为什么见到发令枪冒烟就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计时?
1、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
3、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红外线
如: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
紫外线
如:紫外线验钞机。
实验
1、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先后将红、蓝、绿三种透明的塑料薄膜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在白纸上依次看到了什么颜色?
2、让太阳光穿过纸板狭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带先后透过红、绿、蓝三块有色玻璃片,你在白纸屏上观察到的光带分别是什么颜色?
3、仍用上述实验装置,分别使用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纸屏,直接接受红三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观察纸屏上分别出现什么颜色的条纹?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 决定。
色光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
相同。
吸收跟物体颜色 的色光。
被反射的色光颜色
不同
书上22页思考题1、2。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1、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观察者在井底时,外界进入的光被井壁挡住了一部分,使观察者的视角减小了,所以在井底观察比在井外范围小。
2、因早晚太阳光是斜射到人身上,故人的影子长,中午是接近于正射到人身上,故人的影子短。
3、因为白纸能反射各种光,所以太阳光照在白纸上呈白色。
是黑色,因为红纸只能反射出红光,而蓝色眼镜只能透过蓝光,红光通过蓝色的眼镜将被吸收,故只能是黑色。
是黑色,因为绿纸只能反射绿光,所以红光照在绿纸上将被吸收。
科学作业:
1、课本第22页练习第3题;
2、作业本A第7-8页;
3、课时训练第15-16页。(共3张PPT)
1、提出问题:
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可在地面上看到一些圆形的光斑。我们知道这是太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形成的。
(1)光斑的形状跟树叶透光孔的形状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2)—————————————————————————————————————
2、猜想和预测:
(1)可能是因为透光的孔近似为圆形,从而使影子的边缘近似为圆形。如果透光的孔为非圆形,那么形成的光斑也是非圆形。
(2)可能跟孔的大小有关系。
3、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
(1)让太阳光通过纸片上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孔(三角形、方形、梯形等),观察所有的像。
(2)让太阳光通过纸片上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大孔(三角形、方形、梯形等),观察所有的像。
(3)……
4、得出结论和解释:
当孔较小时,得到的像都是圆形的,与纸片上小孔的形状无关。
当孔较大时,得到的像跟纸片上的大孔的形状相似。
其原因是: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反思评价:
能否用其他事实来证明上面的结论呢?
如小孔成像实验。(共10张PPT)
1、颀赏了美丽的夜景后,你可知这些光来自何处?
2、你还知道周围哪些物体能发光?
正在发光的物体。
光是如何传播的呢?是否需要介质?
1、观察用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2、观察用手电筒发出的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3、观察用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 传播。
直 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的直线。
影子的形成
思考
用步枪瞄准射击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是什么道理?
影子形成的原因: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被挡住了,形成暗区。
说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
光的传播有多快?
光的传播特点:
1、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2、光以直线传播。
3、光速很大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科学作业:
1、课本第22页练习第1-2题;
2、作业本B第5-6页;
3、课时训练第13-14页。
wwW.wanyua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