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它是啥东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听、唱活动中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你说它是啥东西》,体会歌曲诙谐的情绪。
2. 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把握好节奏,能积极参与分角色演唱。
3.认识打击乐器“双响筒”、响板,学会它的演奏方法,并能用双响筒、响板为歌曲伴奏。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你说它是啥东西》。
唱好附点音符并能用打击乐器为《你说它是啥东西》进行伴奏。
课前准备:
上网收集驯鹿的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双响筒、响板、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寓教于乐
1、播放PPT:出示驯鹿谜面,请同学们猜谜底。
2、继续播放PPT:让学生看图片进一步认识驯鹿的典型特征和生活习性。
师:驯鹿俗称“四不像”,也叫“角鹿”,是一种珍稀动物。因为它的头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身似驴非驴、碲子似牛非牛,故名“四不像”。在我国,驯鹿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山林里,那里的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传说每年的圣诞节,圣诞老人就坐着驯鹿拉的雪橇来给我们小朋友送圣诞礼物呢。
3.节奏练习,为学唱做好铺垫
1.X X|X X |X X| X X |(拍手)
2.XX X|XX X |XX X| XX X |(跺脚)
3.X XX|X XX |X XX| X XX |(拍手 拍腿)
4.XX XX|XX XX||XX XX|XX XX|(拍腿)
二、循序渐进,快乐识词
1.按节奏讲述音乐小故事(播放PPT、熟悉歌词)
(1)教师按照节奏示范朗读歌词,同学们用小一点的声音随读。
(2)重点强调附点节奏的正确读法。(解释附点节奏的概念,领读有附点的地方,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三、歌曲学唱,
1.学习第一段歌词。
(1)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学习第一段歌词。
(2)出示节奏型:X X | X X……“让学生拍手伴奏,并强调表现出2/4拍的强弱规律。
2.学习第二段歌词。
(1)同学们听教师伴奏,齐唱歌曲。
(2)出示节奏型:X XX | X XX |……“让学生拍手伴奏,并强调表现出2/4拍的强弱规律。
3.学习第三段歌词。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随伴奏音乐演唱两遍。
设计意图:在学习歌词的过程中,让学生边唱边拍节奏,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歌曲的节拍的同时为下一步乐器的表现做铺垫。
4.完整演唱歌曲。
(1)播放伴奏音乐,学生齐唱,引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
(2)播放伴奏音乐,教师指挥学生分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今天,我们课堂中除了驯鹿,还有一位新客人,出示双响筒,有了它的加入,我相信我们的音乐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有趣。
1.认识双响筒。教师介绍双响筒,示范演奏方法,让学生体验双响筒的演奏方法。(注意2/4拍强弱规律)
2.认识响板。教师介绍响板,示范演奏方法,让学生体验响板的演奏方法。(注意2/4拍强弱规律)
3.乐器表现。请一组同学用双响筒为歌曲第一段伴奏,(节奏一)请二组同学用响板为歌曲第二段伴奏,(节奏二)、第三段全体同学一起演奏。(节奏一)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一段快乐的音乐时光,我们收获可真不小,不仅学会了歌曲《你说它是啥东西》,还能用双响筒、响板为歌曲伴奏。我们交到了新朋友---可爱的驯鹿,在大自然之中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希望同学们也能和它们交朋友,做个爱护动物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