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冀少版单元测试AB卷 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态系统 B卷
1.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
C.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 D.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下列关于图中的甲、乙、丙三者的角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消费者,乙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
C.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简图。以下有关食物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植物→虫子→吃虫鸟→微生物 B.虫子→吃虫鸟→微生物
C.阳光→植物→虫子→吃虫鸟 D.植物→虫子→吃虫鸟
5.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
生物体 A B C D E
某重金属浓度/ppm 0.05 7 0.51 58 0.39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表中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为:D→B→C→E→A
B.表中生物A是消费者
C.表中生物C与E是竞争关系
D.表中生物D的数量最多
6.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B.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甲
C.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甲 D.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
7.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高级消费者是鹰
B.昆虫与兔存在竞争关系
C.食物网中有7条食物链
D.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
8.据图1和图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图1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则D代表分解者
B. 若图2表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则C代表二氧化碳
C. 若去掉箭头①,则图1的剩余部分可表示A、B、C、D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D. 若图1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则它们的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9.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题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3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1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单向流动的
11.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D.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12.在地球上,下列哪些环境能适合生物生存(???)
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上层 B.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上层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下层、大部分水圈、岩石圈
1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草、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
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
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14.如图中的甲是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关系示意图,乙是因某种原因导致在该食物网中三种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相对含量的直方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c对应甲图中的生物是草
B.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必须保护好b,把a全部杀掉
C.甲图中生理过程②,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在生理过程④中,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15.建设“美丽中国”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制定保护草原的措施。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它能进行①_________作用,把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进而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_________。
(2)该图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___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由于附近的居民兴起了吃蛇肉的不良风气,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大量捕杀,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蛇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逐渐恢复了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A表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它可以通过②这一过程将动植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供给生产者再利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没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没有生物部分;校园生态系统包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园环境。
2.答案: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图中乙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乙是生产者;甲和乙都被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丙为分解者,甲直接或间接地以乙(植物)为食,又被丙(分解者)分解,因此甲为消费者。
3.答案:D
解析:草、兔、鹰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鹰,沿食物链,生物的数量逐渐减少,D图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微生物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A不正确。虫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不正确。阳光是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 分,C不正确。该食物链正确地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D正确。
5.答案:C
解析:A、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浓度(ppm)从少到多依次是A.0.05、E.0.39、C.0.51、B.7、D.58。其中E.0.39和C.0.51某重金属浓度差不多,可能营养级别相同。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结构是D,A错误;
BCD、据A可知:A属于生产者,C和E都以A为食,属于竞争关系。D位于食物链最末端,根据能量递减规律,含有能量最少,数量也最少,可见C正确,B和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越多。图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甲、乙、丙、丁。因此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而不是“甲←乙←丙←丁”;
B、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丁,因此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丁,而甲是含有毒物质最少的;
C、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甲;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甲,而丁含能量最少。所以,说法正确的是: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甲。
故选:C。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5)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二级消费者、丁是三级消费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特点。
7.答案:C
解析:鹰位于食物网的最顶端,是最高级消费者;昆虫与兔都以禾谷类为食,存在竞争关系;在食物链中鹰和食虫鸟分别以吃草籽鸟和昆虫为食,吃草籽鸟和昆虫又以禾谷类为食,所以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图中有三条食物链,分别是:禾谷类→吃草籽鸟→鹰,禾谷类→兔→鹰,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8.答案:B
解析:A、“若图1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都能被分解者分解,图中ABC都有箭头指向D,表示ABC能被D分解利用,则D代表分解者,正确; B、“若图2表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都产生二氧化碳,图中ABC都有箭头指向D,表示ABC都能产生D二氧化碳,则C不能代表二氧化碳,错误; C、“若去掉箭头①”,D可能是消费者,因此图1的剩余部分可表示A、B、C、D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正确; D、若图1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则它们的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正确。 故选:B。
9.答案:B
解析: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4条:草→高原鼠兔→鹰;草→昆虫→高原鼠兔→鹰;草→高原鼠免→鼬→鹰;草→昆虫→高原鼠兔→鼬→鹰;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它体内的重金属污染物积累最多;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0.答案:C
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则是单向流动;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选:B。
13.答案:B
解析: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真菌,B错误。
14.答案:B
解析:乙图中c有害物质含量最少,应为草;图中b是羊,a是狼,把狼全部杀掉不利于生态平衡;②代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生理过程④代表细菌、真菌的呼吸作用,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15.答案:(1)草;光合;能量
(2)5;草→鼠→蛇→鹰
(3)捕食;增加;自动调节
(4)分解者;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
解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能够通过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以下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其中草→鼠→蛇→鹰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吃鼠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鼠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由于附近的居民兴起了吃蛇肉的不良风气,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大量捕杀,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增加。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蛇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逐渐恢复了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A表示的生物类群是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可以将生物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生产者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