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冀少版单元测试AB卷 第七单元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A卷
1.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能提高作物产量,这主要是充分利用了下列哪种非生物因素( )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温度
2.中国农谚中有“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的说法。这句农谚反映出影响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水 C.阳光 D.土壤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
A.只是光、温度、水和空气 B.是指所有的非生物因素
C.是指所有的生物因素 D.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4.下列诗句或歌词中,能体现温度对生物影响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5.下面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
A. B. C. D.
6.下列微生物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A.蘑菇 B.结核杆菌 C.枯草杆菌 D.黑根霉
7.能够影响青青草原上羊群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草
②阳光
③空气
④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雨露滋润禾苗壮
9.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共生关系 D.竞争关系
10.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导致许多人患病。这一事例说明( )
A.环境能影响生物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环境
11.下列保护性适应的现象中,属于保护色的是( )
A.某种鱼繁殖时体色变红 B.鹌鹑的羽毛颜色与枯草相似
C.胡峰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 D.蜂兰的唇形花瓣与雌黄蜂相似
12.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培养温度 白蚁数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
第一组 9 ℃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二组 4 ℃ 20 28天
第三组 1 ℃ 20 14天
第四组 -1 ℃ 20 9天
第五组 -3 ℃ 20 7天
(1)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__________,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③60 ℃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挡,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能提高作物产量,这主要是充分利用了非生物因素阳光。
2.答案:B
解析:“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体现了冬天和春天的雨水对庄稼的重要性,反映出影响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水。
3.答案:D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故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其他三项体现了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5.答案:C
解析: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其它条件如水分、温度等都相同且适宜。A. 都在明亮的环境中而且唯一的变量是水分;B. 都在阴暗的环境中而且唯一变量是水分;C. 都在潮湿的环境中而且唯一的变量是光;D. 唯一的变量是光,但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都在干土中会影响鼠妇的活动。因此C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好。故选:C。
6.答案:B
解析:
7.答案:C
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②阳光、③空气属于影响羊群生活的非生物因素,①草、④狼属于生物,是影响草原上羊群生活的生物因素。
8.答案:B
解析:“草盛豆苗稀”意思是田地中草长得旺盛了,就会影响豆苗的生长,反映了草和豆苗之间的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大树底下好乘凉”反映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雨露滋润禾苗壮”反映的是环境影响生物,D不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本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D、竞争关系.故选:D.
10.答案:A
解析:日本的核泄漏使许多人患病,表明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产生了影响,这一事例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11.答案:B
解析:A、体色变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实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便于和同伴沟通,这相当于人类语言一样,进而表达出动物的意图,繁殖期某种鱼繁殖时体色变红,也是信息传递,不属于保护色;
B、鹌鹑的羽毛颜色与枯草相似,体色多为与环境颜色相一致,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属于保护色;
C、警戒色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黄蜂腹部具有黄黑相间的条纹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
D、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蜜蜂兰开的花,形状酷似雌性蜜蜂,有头、有翅、有腹不说,身上还有许多短毛,简直可以乱真。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居然还能发出一种雌蜂准备交配的气味,以迷惑雄蜂。)目的是引诱雄性黄蜂,前来帮助蜂兰花传粉,属于拟态。故选:B。
12.答案:(1)温度
(2)单一变量
(3)高
(4)①②
解析:(1)本实验探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因此其变量是温度。
(2)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体现了对照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白蚁越容易存活。
(4)赤道地区比两极地区热,我国北方地区夏天比冬天热,根据表中结果可推知①②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