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冀少版单元测试AB卷 第七单元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B卷
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2.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3.许多成语或谚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
选项 成语或谚语 非生物因素
A 春兰秋菊 光照
B 北雁南飞 大气
C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水分
D 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温度
A.A B.B C.C D.D
4.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A.蚯蚓数量 B.光照条件 C.温度 D.土壤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
A.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
B.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
C.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
D.前三项均是
7.在美国的罗亚岛上,狼是驼鹿唯一的天敌,而驼鹿也是狼唯一的食物来源。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驼鹿与狼的数量变化关系( )
A. B.
C. D.
8.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中,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人体与生活在人体体表的能引起足癣的真菌的关系
B.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在一起形成的
C.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
D.牛与其胃内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之间的关系
9.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①老虎吃野猪
②许多蜜蜂一起去采集花蜜
③草原上的兔子和羊
④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⑤蚂蚁搬家
⑥瓢虫吃蚜虫
A.①② B.③④ C.①⑥ D.②⑤
10.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11.你见过如图中的这种螳螂吗?如果不仔细观察,你也许会认为那是一片干枯的树叶。关于该现象所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C.螳螂的这种形态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D.环境能改变生物的形态
12.我市盛产柑橘,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请分析回答。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_______(写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种植环境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组30株 150米朝南坡地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
B组30株 300米朝南坡地 102千克 最大 甜
C组30株 450米朝南坡地 91千克 大 甜,略带酸
①选择90株柑橘苗,把它们_______分成三组。
②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③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a.选取每组30株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b.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_______。
c.由此实验可得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2.答案:C
解析: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冷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体现了水分和温度对农作物的影响。
3.答案:A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A、“春兰秋菊”主要是受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不同的影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
B、北雁南飞属于鸟类迁徙行为,是指某些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是鸟类对环境温度变化相适应,B错误;
C、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是说冬春雨水对庄稼的重要性,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需要水,D错误。
4.答案:D
解析: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表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土壤。
5.答案:C
解析:据题图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A错误。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挑选多只鼠妇做实验,B错误。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C正确。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要多做几次实验,D错误。
6.答案:D
解析:A、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胡桃树、小草是生物,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B、狼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狼、兔子是生物,狼以兔子为食,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是牲畜过多,吃的草过多,导致草大量减少,使牧场退化,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因此D正确。故选:D。
7.答案:C
解析:当被捕食者数量增多时,捕食者数量也增多,当捕食者达到一定数量时,被捕食者数量会减少,之后,捕食者数量继续增多,被捕食者会明显下降,因被捕食者数量的明显下降而导致捕食者也明显下降。也就是,先增多者先减少,后增多者后减少。分析图示,C符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
9.答案:B
解析:①老虎吃野猪属于捕食关系;②许多蜜蜂一起去采集花蜜属于合作关系:③草原上的兔子和羊相互争夺食物等,属于竞争关系;④田里的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⑤蚂蚁搬家属于合作关系;⑥瓢虫吃蚜虫属于捕食关系。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死亡,因此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11.答案:C
解析: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题图中螳螂的形态酷似一片干枯的树叶,能够有效地逃避敌害的捕杀,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12.答案:(1)温度、水分(光)
(2)①(随机)平均;③a.避免偶然性;b.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c.环境影响生物
解析:(1)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此题影响柑桔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等。
(2)①为了控制对照实验变量唯一的原则,由表可知:选择90株柑橘苗,把它们平均分成三组。
③a.如果在试验中都用一棵柑橘苗,则会有很大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不可靠,选择30株柑橘苗进行实验就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结果更准确。
b.该实验设置A组与B组、C组与B组,两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海拔高度,B组为对照组,说明海拔高度对柑桔生长的影响。A组与B组对照,说明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温度高(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影响柑桔的生长;C组与B组对照,说明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温度低也影响柑桔的生长。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温度适合柑桔的生长。
c.由此实验可得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式是:环境影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