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6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2.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比1978年增长49%
,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公私合营的进行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4.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人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干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5.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项殊荣的原因是(
)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他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6.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
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A.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11.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期间迈出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1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13.1979
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了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欠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A.农村商品交换的频繁
B.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14.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15.下列对“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关键词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国企改革一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
C.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
D.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问题一·国家贫穷落后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
,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
分)
[问题二·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材料二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是什么。这一“有力武器”是谁提出的?
(2
分)
[问题三·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3)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2分)
[问题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材料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依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3
分)
[问题五·姓“资”姓“社”的问题]
材料五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5)材料五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困扰出现在什么时期?
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分)
[旗帜飘扬]
(6)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一“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4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时间
史实
1978-1979年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会;A_
1980-1989年
B_
;开放广州、上海、天津、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990-1999年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邓小平南方谈话;C_
2000-2009年
加入世贸组织;推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废除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0-2018年
设立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上海、广东、四川、海南等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实施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建监察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①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安徽凤阳实行分田包干到户③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经济特区
材料二
2018年4
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新华网
材料三
如果用一个理论体系来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就应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也可表述为“举国际共赢主义之旗,走命运共同体建设之路”。这既是中国当代外交政策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
----人民网
(1)请将材料-表格下的史实正确填人表中的相应位置。(填序号)(4分)
(2)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港的有利条件。(4
分)
(4)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3
分)
3.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邓小平首先强调一定要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邓小平强调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由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什么指导方针?
(3分)
材料二
胡乔木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写道,“我们不是为革命而革命。不是为阶级斗争而斗争。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的。为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
(3分)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材料三中“新的重大经济措施”具体指什么战略决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9.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下面是某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围绕“‘中国梦'新时期新征程”这一主题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这次有意义的活动。(16
分)
任务一
[梦想蓝图----中国梦]
第一组同学在活动中收集整理了下面一组素材:
①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②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根据以上素材,“中国梦”提出的时间、内涵分别是什么?
(3分)
任务二
[构建梦想----行动指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第二组同学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历程"做了如下梳理,请将梳理过程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6分)
任务三
[筑梦前行----建设成就]
材料
2013年5
月,习近平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2
分)
(4)列举新时期以来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取得的科技成就。(一例即可)(2分)
(5)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3
分)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参考答案)
6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B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2.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比1978年增长49%
,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变化的原因是(
D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公私合营的进行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A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4.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人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D
)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干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5.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项殊荣的原因是(
D
)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他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6.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B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D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
B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
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B
)
A.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11.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期间迈出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C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1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13.1979
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了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欠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D
)
A.农村商品交换的频繁
B.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14.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C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15.下列对“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关键词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国企改革一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
C.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
D.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问题一·国家贫穷落后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
,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
分)
伟大决策:改革开放。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问题二·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材料二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是什么。这一“有力武器”是谁提出的?
(2
分)
有力武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人物:邓小平。
[问题三·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3)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
-次会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2分)
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或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问题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材料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依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3
分)
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问题五·姓“资”姓“社”的问题]
材料五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5)材料五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困扰出现在什么时期?
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分)
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旗帜飘扬]
(6)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一“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4
分)
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
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时间
史实
1978-1979年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会;A_②
1980-1989年
B_③④
;开放广州、上海、天津、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990-1999年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邓小平南方谈话;C_①
2000-2009年
加入世贸组织;推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废除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0-2018年
设立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上海、广东、四川、海南等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实施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建监察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①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安徽凤阳实行分田包干到户③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经济特区
材料二
2018年4
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新华网
材料三
如果用一个理论体系来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就应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也可表述为“举国际共赢主义之旗,走命运共同体建设之路”。这既是中国当代外交政策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
----人民网
(1)请将材料-表格下的史实正确填人表中的相应位置。(填序号)(4分)
(2)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分)
改革开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港的有利条件。(4
分)
海南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的面积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无论地理条件还是自然条件。海南这个岛屿适合全岛建立自贸区。(言之有理即可)
(4)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3
分)
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答出一点即可
)
3.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邓小平首先强调一定要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邓小平强调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由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什么指导方针?
(3分)
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
胡乔木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写道,“我们不是为革命而革命。不是为阶级斗争而斗争。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的。为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
(3分)
目的: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转移:
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材料三中“新的重大经济措施”具体指什么战略决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实行改革开放。思想方面、工作中心、经济措施。
19.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下面是某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围绕“‘中国梦'新时期新征程”这一主题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这次有意义的活动。(16
分)
任务一
[梦想蓝图----中国梦]
第一组同学在活动中收集整理了下面一组素材:
①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②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根据以上素材,“中国梦”提出的时间、内涵分别是什么?
(3分)
2012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任务二
[构建梦想----行动指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第二组同学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历程"做了如下梳理,请将梳理过程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6分)
任务三
[筑梦前行----建设成就]
材料
2013年5
月,习近平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2
分)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列举新时期以来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取得的科技成就。(一例即可)(2分)
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量子卫星、“天眼”工程等。(任答一例)
(5)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3
分)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必须关注民生,全体中华儿女要共同努力:等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实现新问题
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
实现什么
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