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第二轮复习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科学第二轮复习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09: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
一、单选题
1.陕西某地一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B.?能进行新陈代谢??????????????????C.?能快速生长??????????????????D.?手感比较柔软
2.忘忧草有时又被称作热带猪笼草,是遍布亚洲的一种食肉植物.昆虫等动物一旦爬进这种植物中,就会落入水淋淋的陷阱里被淹死.在印度有一种名为“Nepenthes
Tenax”的忘忧草甚至能吃掉老鼠.这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生长繁殖??????????????????????????????????????????????????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X、物镜是10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10X、物镜是40X.那么与第一次观察到的情况相比较,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是(  )
A.?视野更亮、细胞数目更多功能?????????????????????????????B.?视野更亮、细胞数目更少
C.?视野更暗、细胞数目更多????????????????????????????????????D.?视野更暗、细胞数目更少
5.下面是萌萌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进行的有关叙述,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对光时,应将[9]的凹面镜对准[7]
B.?浴使图中结构[4]大幅度上升,应反响转动图中结构[1]
C.?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时,应首先转动[5],再调节[2]
D.?视野的放大倍数等于[3]的放大倍数与[6]的放大倍数之和
6.今年入夏以来,泰州地区出现大量菜粉蝶(如图),它属于(  )
A.?软体动物????????????????????????????????B.?鸟类????????????????????????????????C.?昆虫????????????????????????????????D.?节肢动物
7.下列植物中,都能产生种子的是(??

A.?银杏、卷柏、雪松??????B.?海带、苔藓、满江红??????C.?花生、大豆、玉米??????D.?衣藻、油松、红豆杉
8.关于植物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蕨类植物有种子;裸子植物有花
B.?苔藓植物生活在陆地上;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更先进
C.?苔藓植物生活在水中;蕨类植物没有种子;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花
D.?藻类植物开始出现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生活在背阴处;蕨类植物能开花结果
9.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
)
A.?都有根、茎、叶和种子???????????????????????????????????????B.?都有根、茎、叶、花和种子
C.?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D.?都有根、茎、叶和果实
10.?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
A.?蛔虫?????????????????????????????????????B.?蚯蚓?????????????????????????????????????C.?蝗虫?????????????????????????????????????D.?河蚌
11.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动物中(?

A.?青蛙属于爬行类??????????????????????????????????????????????????B.?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
C.?鲫鱼与鲸都属于鱼类???????????????????????????????????????????D.?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
12.下列与李子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

A.?大豆????????????????????????????????????B.?玉米????????????????????????????????????C.?油松????????????????????????????????????D.?铁线蕨
13.如果用下图表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如图所示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B




C
植物体
植物器官
植物组织
细胞
D
人体系统
器官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A.?A??????????????????????????????????????????B.?B
??????????????????????????????????????????C.?C??????????????????????????????????????????D.?D
14.下列单细胞生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酵母菌?????????????????????????????????B.?草履虫?????????????????????????????????C.?衣藻?????????????????????????????????D.?变形虫
15.夏季,是广东人品尝荔枝的好时节。其果实或圆润饱满或瘦小干扁,但无不肉质甜美,令人垂涎欲滴。请判断荔枝属于哪一类植物(  )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二、填空题
16.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此过程中母细胞中出现的________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B通过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字母)。
17.下列五种植物从左到右分别是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E与C相比,特有的器官是________。
(3)有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________(填名称)。
(5)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18.下面三种动物:蟑螂、蚜虫、螳螂都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出昆虫的一般特征:________(一点即可)
19.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造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b
处应填上______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
3
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
3
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______。
20.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并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内填写字母)
①[A]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1.小凡和小金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细胞和血涂片,分别获得了如图图像:
(1)小凡同学想将视野中如图甲所示的像转化成如图乙所示的像,则应将载玻片(????

A.顺时针转动90°
B.逆时针转动90°
C.向左上角移动
D.向右下角移动
(2)图丙中的①、②、③是小金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保护身体,抵抗细菌等侵袭,参与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人的ABO血型由红细胞上凝集原的种类决定。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相同,丙、丁的红细胞能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又知丁的血清能与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则甲的血型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分析:生物的主要特点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还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A、具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以符合生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生物能进行新城代谢,B不符合题意。
?C、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符合属于生物特征,C不符合题意。
?D、手感比较柔软,某些非生物手感也很柔软的,比如布偶娃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
2.
A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非生物没有生命的特征。
解答:动物的动作干扰到忘忧草,忘忧草对动物的动作作出反应将它们关入自己的“陷阱”中,无法出逃,这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
C
分析:1、低倍镜下用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模糊的像,换用高倍镜后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找到清晰的像;
2、低倍镜下观察细胞数目多,细胞个体少,物镜距离玻片远。高倍镜下观察细胞数目少,细胞个体大,物镜距离玻片近;
3、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4、临时装片制作中,盖盖玻片时易出现气泡,在显微镜中观察时会看到黑色的圆圈。
解答:A: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②是粗准焦螺旋,在高倍镜下不能调节,A错误;
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从物镜距离玻片的距离可判断出②是在高倍镜下观察,看到的细胞数目应该比较少,B错误;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丙图中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物体应该在左上方,要将物体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将玻片往右下方移动,C正确;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D错误。
故选C
4.
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范围小,视野暗,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范围大,视野亮,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
解答: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暗,观察范围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视野亮,观察范围大.
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5×10=50,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10×40=400.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范围小,视野暗,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
故选:D.
5.
D
解答:??
A、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对准通光孔,故A正确;
B、要使镜筒上升,应反方向转动转动粗准焦螺旋,故B正确;
C、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当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时,应首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C正确;
D、物像(视野)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
如图所示:1是粗准焦螺旋,2是细准焦螺旋,3是目镜,4是镜筒,5是转换器,6是物镜,7是通光孔,8是遮光器,9是反光镜.
6.
C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等.
解答:解:菜粉蝶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和三对足,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昆虫.
故选:C.
7.
C
分析:种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
解答:解:种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题干中的雪松、银杏、花生、大豆、玉米、油松、红豆杉是种子植物,因此能产生种子;衣藻、海带是藻类植物;苔藓是苔藓植物;满江红、卷柏是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
故选C.
8.
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无花,不能产生种子、果实,属于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生活在陆地的阴湿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9.
A
分析:本题考查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解答: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因此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都有根、茎、叶和种子,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
C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解答: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没有外骨骼,A不正确;
B、蚯蚓体表湿润,没有外骨骼,B不正确;
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C正确;
D、河蚌有贝壳,没有外骨骼,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1.
D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分类,据此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分类及其分类单位知识点的理解,属于新课标的重要内容。
解答:A.青蛙属于两栖类,故该选项分类错误;
B.题干中的四种动物金丝猴、青蛙、鲫鱼和鲸鱼都属于脊椎动物,故只有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的分类错误;
C.鲫鱼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类,故该选项分类错误;
D.金丝猴与鲸都属于哺乳类。
故答案为:D
12.
A
分析: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解答:解:植物分类的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点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A、大豆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中,双子叶植物纲;
B、玉米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
C、油松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
D、铁线蕨属于植物界,孢子植物门.
李子属于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它与大豆的分类单位最小,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A
13.
C
分析: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特)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功能相适应。组织是界于细胞,及器官之间的细胞架构,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所组成。因此它又被称为生物组织。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解答:由图可知,1包含2、3、4;2包含3、4;3包含4;
A、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是并列关系;故A错误;
B、门包含纲;故B错误;
C、植物体包含器官、组织、细胞;器官包含组织、细胞;组织包含细胞;故C正确;
D、上皮组织与肌肉组织是并列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
C
分析: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单细胞生物是指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
解答: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都无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C、藻属于单细胞藻类植物,内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符合题意;
D、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都无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
D
分析: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其中像苹果、豌豆那样,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像红松那样,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解答:荔枝
的和就是它的种子,外面的果肉和壳就是果皮,所以是被子植物,所以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
(1)染色体
(2)细胞分化
(3)E
分析: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它和细胞间质又组成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解答:(1)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均分→染色体进入两个新细胞,因此母细胞中出现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B通过细胞分化形成C,因为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分化后的一些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是一种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E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故答案为:(1)染色体(2)细胞分化(3)E
17.
(1)ABD
(2)花和果实
(3)ACE
(4)葫芦藓
(5)D→B→A→C→E
分析:1、植物有五大类,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中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孢子植物中有蕨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藻类植物。
2、被子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孢子植物的结构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植物器官有根、茎、叶。苔藓类植物的器官有茎、叶、无根。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
3、葫芦藓无根,有茎、叶,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五大类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答:(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A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所以填ABD;
(2)E是被子植物,C是裸子植物,两者比较E特有的器官是花和果实;
(3)有根茎叶的植物有蕨类植物A、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E,所以填ACE;
(4)由分析可知葫芦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5)五大类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D→B→A→C→E。
故答案为:(1)ABD?
(2)花和果实?
(3)ACE?
(4)葫芦藓?
(5)D→B→A→C→E
18.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对足二对翅一对触、有外骨骼
等(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解答: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出昆虫的一般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对足二对翅一对触、有外骨骼。
故答案为: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对足二对翅一对触、有外骨骼等(写出一条即可)
19.
(1)有茎叶
(2)乙和丙
分析:(1)常用的生物分类检索表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2)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点越多。
解答:(1)根据b的下一级分类“有根和无根”分析可知,b应该是有茎叶,a是无茎叶。
(2)
甲、乙、丙?三种生物,
乙、丙属于有种子植物,甲是无种子植物,所以
乙和丙亲缘关系近,共同点多。
故答案为:(1)有茎叶;(2)乙和丙?
20.
反光镜;B;C;右;E
分析:图中A是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B是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的范围大;C是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的范围小;D是目镜
在镜筒的上端观察时靠近眼睛;EF都是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
解答:解: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1)首先是对光,眼睛注视目镜内,同时转动A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2)放置玻片标本,转动B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玻片,防止玻片被压破.(3)当可以看到物像后,再转动C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4)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方移动.(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所以转动转换器使物镜E对准通光孔,可以看到体积较大的细胞,同时视野也变的较暗.
故答案为:反光镜;B;C;右;E
21.
(1)B
(2)非特异性;③
(3)O型
分析:(1)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视野中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2)由图丙分析可知:①的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为红细胞;②为血小板;③个头最大,有成熟的细胞核为白细胞。
解答:(1)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视野中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但旋转方向不变,因此图甲逆时针旋转90°后可以转化成图乙。故B正确;
(2)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发生炎症、病毒入侵时。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因此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数量会增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与抗原B而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俱无的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相同,丙、丁的红细胞能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则丙、丁都抗B;又知丁的血清能与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因此必含有B。所以甲的血型为O型。
故答案为:(1)B;(2)非特异性、③;(3)O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