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第二轮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科学第二轮复习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09: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专题04: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植物茎中的两种输导组织,其中甲的名称及其作用是
(???
)
A.?导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B.?导管?
运输有机物??????C.?筛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D.?筛管?
运输有机物
2.如图表示植物在24小时内水分吸收和蒸腾的速度。如果该植物处于正常生长状态,则曲线A所包含的面积与曲线B所包含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

A.?A大于B?????????????????????????????B.?A小于B?????????????????????????????C.?两者相等?????????????????????????????D.?不能确定
3.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4.将一段带叶的柳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横切面被染红的结构是(  )
A.?木质部??????????????????????????????????B.?导管??????????????????????????????????C.?筛管??????????????????????????????????D.?韧皮部
5.如图所示为移栽树木时采取的一些新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B.?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木质部的筛管中
C.?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D.?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6.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试推断(???

项目
甲型叶
乙型叶
表面积(毫米2)
292
144
体积(毫米3)
64
63
表皮厚度(微米)
14
24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7.草本植物的茎不能像木本植物的茎那样逐年加粗是因为茎结构中没有(?

A.?髓??????????????????????????????????B.?木质部??????????????????????????????????C.?韧皮部??????????????????????????????????D.?形成层
8.当桑树的茎折断时,折枝断面上渗出的白色汁液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
A.?形成层?????????????????????????????????????B.?导管?????????????????????????????????????C.?筛管?????????????????????????????????????D.?髓
9.下列植物中茎的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葡萄??????????????????????????????????B.?爬山虎???????????????????????????????????C.?牵牛花??????????????????????????????????D.?丝瓜
10.水分吸收的主要部分、运输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成熟区、气孔、导管???????????????????????????????????????????B.?根毛区、叶脉、气孔
C.?根毛区、导管、气孔???????????????????????????????????????????D.?根毛区、叶脉、保卫细胞
11.在配制植物营养液的操作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对照组外,其他三组一定要缺乏某一种元素??????????B.?操作中要洗净有关器皿
C.?配制中所需的水一定要用蒸馏水?????????????????????????D.?配制时也可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没有营养元素
12.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B.?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C.?植物如果缺乏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就会出现病症
D.?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导管运输
13.在玉米苗期,农民第一次浇足水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再浇水,其目的是(??

A.?增强玉米抗涝能力??????B.?提高土壤温度?????C.?增加玉米抗干旱能力???????D.?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
二、填空题
14.如图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2)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上升现象,还受植物________的影响,该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的现象。
15.如图为一生长旺盛的植物体示意图,A、B表示不同的物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内存在着把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管道,这种管道叫做________?;
(2)如果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
(3)如果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
(4)如果A是水蒸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
16.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植物体内,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主要通过图1中标号[________]所示的结构进行运输;
(2)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图2中标号[________]所示的结构散失,只有少部分参与光合作用,用于制造有机物,这部分水的利用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的;
(3)为了探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某同学设计了图3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调整简易天平使两端保持平衡。一段时间后,简易天平的甲端将________(“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
17.下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能停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________]
________部位的组织细胞内
(2)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
________中的相关结构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位
(3)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片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________
18.图一是植物根尖模式图,图二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的某果树的一段枝条,图三是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
(1)图一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填序号);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二中是已进行环剥的枝条,其中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
(3)图三中结构[1]是________,其中的液体是________;如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根毛细胞将变为________(填编号)状态,原因是________
19.请根据植物相关生理活动,填写下列空格:
(1)植物体进行下列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________。
①水分的吸收
②无机盐的运输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
⑤蒸腾作用
(2)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无机盐,关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A.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水
B.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D.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植株才能保持直立的姿态
(3)农田中种植的植物枝叶矮小、叶片发黄,且茎杆细弱、易倒伏。你应建议农民伯伯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A.NH4HCO3
B.NH4H2PO4?????
C.KNO3
D.KH2PO4
三、实验探究题
20.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考古学家在一个古代的墓葬内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小麦粒。为了解这些小麦种子目前的生理状况,某科学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NaOH能吸收CO2)
(1)首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若红墨水滴向________移动,说明古代小麦仍有生命力。
(2)上面是通过检测小麦的呼吸作用来了解其目前的生理状况。如要设置该实验的对照组,应该将对照组的小麦种子如何处理?________。
(3)将这些小麦播种后仍能正常萌发,但它们在地下墓葬内长时间没有萌发或腐烂,其环境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__。
21.小丹在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的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步骤如下:
①两个广口瓶编号甲、乙,向甲中放入萌发的种子,乙中放入?
▲?
的种子,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底部,注射器与广口瓶连接并将装置密封好。
②以上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4h。
③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放置???
▲???
澄清石灰水。
④?
???▲???

⑤将注射器中剩余气体通入另外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瓶(20mL)中,将点燃的竹签分别放入这两个小瓶中,观察竹签燃烧情况后,立即将竹签取出。
⑴完善步骤①中的空格________。
⑵完善步骤②中的空格________。
⑶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请完善步骤④________。
⑷根据步骤⑤可得出结论________。
⑸请根据实验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2.如图甲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一般用阔叶的法国梧桐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__。
(2)此实验中,U形管右边液面下降的现象,还可能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这种生理活动是________。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分析:此题考查形态结构,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筛管和导管为茎中的的输导组织,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解答:植物茎中的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道导管和筛管。
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导管细胞的原生质体和横壁消失,纵壁增厚并木质化,是死细胞;
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有机物质,组成筛管的细胞壁较薄,含细胞核消失,是活细胞,上、下细胞间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具有筛孔的细胞壁称为筛板,筛管细胞的原生质通过筛孔相连,为有机物运输的通道,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图中,甲为导管,乙为筛管,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
B
分析:正常生长的植物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其他生长,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水分,其中根吸收的水分有99%左右的水用于蒸腾作用。
解答:图中实线表示蒸腾作用蒸腾水分的速度,虚线表示根吸收水分的速度。由实线围成的A表示蒸腾水分的总量,虚线围成的B表示吸收水分的总量。蒸腾作用蒸腾的水分虽然占了吸收水的大部分但还不是全部,所以吸收水的总量要大于蒸腾水的总量,也就是A要小于B,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
D
分析: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位于树皮和形成层之间。其可分为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两种。筛管为韧皮部的基本成分,有机物(糖类、蛋白质等)及某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由他们来完成。韧皮纤维质地坚韧,抗曲挠能力较强。为韧皮部中担负机械支持功能的成分。
解答: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光合作用;故A正确;
B、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呼吸作用;故B正确;
C、
c如果是水分,从茎中进入到叶片所需的动力是由蒸腾作用产生的;故C正确;
D、
有机物是由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
B
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关键点: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解答: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故选:B
5.
B
分析:导管指维管植物木质部由柱状细胞构成的水分与无机盐长距离运输系统,次生壁厚薄不匀地加厚,端壁穿孔或完全溶解,从而形成纵向连续通道。筛管指高等植物韧皮部中的管状结构。它由筛分子组成,负责光合产物和多种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
解答:A、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是自下而上的运输;故A正确;
B、营养液的成分是无机盐,由木质部的导管运输;故B错误;
C、植物的根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氧气,所以布设通气管;故C正确;
D、水和无机盐主要由根来吸收,而移栽过程中根系会受损,因此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
A
分析:结合题意分析表格:甲型叶和乙型叶比较,其体积相等,但是甲型叶的表皮薄,因此叶面积大,这样能够增大与环境的接触面积。生物具有的形态特征,都是长期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解答:叶面积的大小主要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有关,一般两者都是呈正相关的关系。
该地区春季低温潮湿、表中数据可知:甲型叶表面积大,表皮厚度小,应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增强蒸腾作用。
夏季高温干旱,乙型叶表面积小、表皮厚度大,生长在夏季,降低了蒸腾作用,但不利于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A
7.
D
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草本植物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形成层的特点、功能。
解答:A、在植物茎的结构中髓位于茎的中央,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A错误;
B、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B错误;
C、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C错误;
D、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无限加粗,D正确。
故答案为:D
8.
C
分析:植物茎中有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解答:解:首先我们明确“白色汁液”是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又知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而导管位于木质部中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故选:C.
9.
C
分析:根据茎的种类知识解题。植物的茎依质地划分有木质茎与草质茎;草质茎依着生划分来看,分为攀缘茎、缠绕茎等。
解答:解:葡萄、爬山虎、牵牛花、丝瓜都属于草质茎,而草质茎依着生划分来,ABD属于攀缘茎、C属于缠绕茎;
故答案为:C。
10.
C
分析: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
解答: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根毛区(成熟区),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在植物体内,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中,它的作用是自下而上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所以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区(成熟区)、导管、气孔。
故选:C
11.
D
分析:配制
4种营养液。其中
1种按科学标准配制,另外
3种分别缺氮、磷、钾等元素。将它们分别倒入
4只锥形瓶内,并用标签注明“正常、缺氮、缺磷、缺钾”等字样。
解答:实验中应该严格遵循控制变量原则,所以除对照组外,其他三组一定要缺乏某一种元素;操作中要洗净有关器皿;配制中所需的水一定要用蒸馏水;而自来水中含有矿物质,含有营养元素,所以不能用自来水配制植物营养液。
故答案为D.
12.
B
分析: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解答:A、只有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落“红”指花瓣,所以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花瓣中的有机物不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B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如果缺乏会出现病症,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根部成熟区(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
D
分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解答: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的特点。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农民在第一次给玉米幼苗浇水后,一般很长时间不再浇水,这样做是为了,利用根的向水性促进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4.
(1)A
(2)光合作用
分析:根据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知识解题。
解答:(1)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湿度、温度、空气流速等因素,故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高温、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为佳;
(2)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除了受蒸腾作用的影响,还受光合作用的影响,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随着光合作用的不断进行,水分的消耗逐渐加大,植物体对水分的需要量就增加,促进水分的吸收与运输。
故答案为:(1)A;(2)光合作用。
15.
导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
解答:解:(1)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2)由图可知:若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
(2)生物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释放出能量.如果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3)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若C表示水,则表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4)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是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叶片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其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如果A是水蒸气,则说明植物体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导管;(2)光合作用;(3)呼吸作用;(4)蒸腾作用
分析:(1)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据此解答
16.
(1)a
(2)⑤;叶绿体
(3)下降;乙装置中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比甲多,导致乙装置的质量比甲小
分析:图示中,a是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b是形成层,是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c是韧皮部,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对于识图题,认真识图是做好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解(1)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在植物体内,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主要通过图1中标号a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2)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⑤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少部分在细胞的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变量是叶片,目的是探究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一段时间后,由于乙装置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于甲装置散失的水分,因此天平向作倾斜.
故答案为:(1)a(2)⑤;叶绿体(3)下降;乙装置中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比甲多,导致乙装置的质量比甲小
17.
(1)叶绿体;③;叶肉
(2)②;叶脉
(3)器官
分析:叶片的结构如下: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如果我们把绿叶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厂房”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能源”是光,“产物”是有机物
(
主要是淀粉
)
和氧气。
(3)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解答:(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它主要集中在叶的叶肉细胞内,如图中③位置。
(2)叶脉中有筛管,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②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位。
(3)叶片是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织构成,具有制造、运输有机物、水分等功能,属于器官的结构层次。
故答案为:(1)叶绿体;③;叶肉;(2)②;叶脉;(3)器官
18.
(1)①;③
(2)B
(3)液泡;细胞液;略;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1)根毛区中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伸长区的细胞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根长长;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对根起着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2)树皮的韧皮部中含有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3)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1)图中是①根毛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①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主要部位是③是分生区。
(2)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由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所以此时A还是可以得到上面树叶制造的有机物的,能够继续生长;而通向B的筛管被切断,使得乙无法得到有机物,所以不能继续生长。
(3)结构1是液泡,其中含有的液体成为细胞液。
如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
会使得土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于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从而根毛细胞会失水,水分从细胞流向土壤,状态如图C。
故答案为:(1)①;③;(2)B;(3)液泡;细胞液;C;
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外界溶质质量分数
19.
(1)①②③④⑤
(2)A
(3)C
分析:(1)植物的三大作用与气孔开闭的关系;
(2)水对植物的生活作用很大,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含水量达90%,草本植物含水量为70%一80%.瓜果果肉的含水量达90%以上,树干的含水量约为50%;植物体的水分充足时,植株才会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会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运输,因此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3)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说明缺少氮元素,出现倒伏现象说明缺少钾元素。
解答:(1)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称为气孔,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保卫细胞因内壁较薄而外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汽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
(2)A、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不需要水分,A说法不正确;
B、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即使干燥的种子里也含有水分,B说法正确;
C、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C说法正确;
D、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张开,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说法正确。
(3)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说明缺少氮元素,出现倒伏现象说明缺少钾元素,所以应该施含有N、K元素的复合肥,故选C。
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⑤;(2)A;(3)C
三、实验探究题
20.
(1)左
(2)杀死
(3)环境干燥;隔绝空气;环境温度较低(其中一项即可)
分析:(1)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3)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有外界环境条件和种子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解答:(1)当小麦仍有生命力时,它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为氧气消耗了而生成的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吸收,所以会使得瓶内气压变小,大气压将玻璃管中的水柱压向广口瓶,故红墨水会向左移动。
(2)
如要设置该实验的对照组,
检测小麦的呼吸作用来了解其目前的生理状况
,那么就需要两组的生理状况不同,故需要将以被杀死的小麦种子的一组作为对照组。
(3)?说明该环境没有给小麦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因素,所以可能的环境因素为:环境干燥;隔绝空气;环境温度较低(其中一项即可)?。
故答案为:(1)左;(2)杀死;(3)
环境干燥;隔绝空气;环境温度较低(其中一项即可)
21.
死亡;等量;用注射器抽取广口瓶内气体,注入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里,观察现象;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有机物+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分析: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有助燃的特性。
解答:(1)只有活的种子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甲中放入萌发的种子”,则乙中放入死亡的种子;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
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放置
等量
澄清石灰水

(3)“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步骤④应该是:用注射器抽取广口瓶内气体,注入烧杯中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4)甲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燃烧的竹签熄灭;乙中死亡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竹签正常燃烧.因此根据步骤⑤可得出结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5)根据实验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故答案为:(1)死亡;(2)等量;(3)
用注射器抽取广口瓶内气体,注入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里,观察现象
;(4)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5)
有机物+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
22.
(1)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2)光合作用
(3)木质部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
解答:(1)松树的枝叶针化,蒸腾作用很弱,而阔叶的梧桐树叶,蒸腾作用较强,实验现象较明显;
(2)光合作用过程中会消耗水分,所以也会影响实验,为了消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即可,缺乏光照植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
(3)茎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木质部的导管,即B是木质部;
故答案为:(1)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2)光合作用;(3)木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