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专题19:机械能和功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高点A到达最低点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运动员的动能减小???????????????????????????????????????????????????B.?B——C,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
C.?A——C,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减小?????D.?B处时,运动员的动能最大
2.某人用力把一个重10N的冰块水平抛出,冰块在水平的冰面上滑行40m远停下来。则冰块在滑行过程中(
????)
A.?人对冰块做了400J的功???????????????????????????????????????B.?重力对冰块做了400J的功
C.?人和重力都没有对冰块做功????????????????????????????????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4.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A.?在助跑阶段,动能保持不变????????????????????????????????B.?在起跳时,机械能最小
C.?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如图所示,在电梯里,一名背书包的学生在随着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学生的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B.?学生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学生对书包做了功??????????????????????????????????????????D.?学生所受到的重力和她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
A.?在助跑阶段,动能保持不变?????????????????????????B.?在起跳时,机械能最小
C.?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7.小明用10牛的推力,将桌面上20牛的重物水平推动1.2米后,物体掉落到地面,水平向前运动了1米,在这个过程中(???
)
A.?推力对物体做功12焦耳???????????????????????????????????????B.?推力对物体做功22焦耳
C.?重力对物体做功0焦耳?????????????????????????????????????????D.?桌面支持力对物体做功16焦耳
8.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我们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受力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到C的过程中,踏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大
B.?从A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C.?从A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D.?从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减少的动能等于踏板增加的势能
9.如图所示,是国产歼-15舰载机正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阻拦着舰时的情景:战机呼啸着舰,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使战机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短距离滑行便停下来.根据对舰载机着舰过程的介绍可判断,舰载机在滑行过程中( )
A.?受平衡力的作用??????????????????????????????????????????????????B.?其机械能逐渐减小
C.?使“辽宁号”航母的内能减小?????????????????????????????D.?使“辽宁号”航母的机械能减小
10.如图所示,小明站立在电动扶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则此过程中,关于小明机械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11.以下是小金对各种科学量的估计,你认为最符合事实的是(???
)
A.?一个中学生跑步时脚对地面压强约为25000Pa???B.?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dm3
C.?中学生步行速度大约为4m/s??????????????????????????????D.?把一本9年级的科学书从地面捡到课桌约做功10J
12.蹦床运动是一项运动员从蹦床反弹起来后在空中表演技巧的竞技运动,如图所示。关于运动员从高处下落的整个下降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守恒???????????????????????????????????????B.?运动员的机械能和蹦床的机械能之和不守恒
C.?碰到蹦床后运动员的动能立刻减小??????????????????????D.?碰到蹦床后运动员的动能仍不断增大
二、填空题
13.每天傍晚时分,一中大门前的音乐灯光喷泉会响起优美的音乐,喷出五颜六色、忽高忽低、错落有致的水柱,给这百年名校平添了几分韵味。若喷水装置的功率为2×103W,它每秒钟能把15kg的水喷射到10米的高度。则当它以此功率工作1min,可做________J有用功。其机械效率为________%。(g取10N/kg)
14.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小车将弹簧压缩后松手释放,小车被弹开.弹性形变越________,弹性势能越________,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
15.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_。(填“A”或“B”)
16.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在b点的动能________d点的动能(比较大小)。理由是________
17.热熔胶枪是手工制作中常用的工具。如图所示,扣动扳机通电后胶枪中的发热体能够发热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用它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____现象。
??
18.如图所示为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请回答:
(1)将物体提升相同高度,四种方式所做的功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所需动力最小的是________。(填“F1”、“F2”、“F3”或“F4”)。
19.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固定在容器底(如图)。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和温度的影响,ρ冰=0.9×103kg/m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台秤的示数将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0.?在“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4.5V的电源和标有“3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小宇同学已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后,使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变亮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不为0,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21.在某高速路上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对该段道路进行限速规定,其信息包括:①对机动车限定最大行驶速度;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同的最大行驶速度。小实观察到此标志,对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忽略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装置是针对信息________(填“①”或“②”)的研究。
(2)有同学将图乙装置改成图丙,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对木块撞出的距离进行比较。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3)为了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具体关系,小实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它仪器多次实验后得出了如表所示的数据,根据数据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
钢球质量为m=100g
序号
钢球撞击速度v/cm·s-1
木块滑行距离s/cm
1
8
10
2
16
40
3
24
90
四、解答题
22.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包括了资阳市的部分区域,其中简阳辖区内的三岔湖被誉为“西部百岛湖,天府新乐园”.为了配合天府新区的旅游开发建设,资阳旅游局拟购进一批旅游观光艇(如图),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商品名称
XX观光艇
商品外观
7.5m×2.0m×0.9m
空船质量
900kg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
45kw
最大载客人数
20人
最大航速
45km/h
取g=10N/kg,求:
(1)观光艇以最大航速行驶20min的路程s;
(2)若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求以最大航速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f.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分析:(1)当物体从高处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0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解答:从A~B时,运动员只受重力,合力向下,与运动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此时动能增大;与蹦床接触后受到向上的弹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弹力小于重力,仍然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合力为0,此时加速停止,速度达到最大;此后,弹力逐渐增大,且大于重力,合力向上,运动员一直做减速运动。到达C点时,动能为0,弹性势能达到最大。
A.从A~B时,运动员的高度一直在减小,那么他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的动能增大,故A错误;
B.从B到C时,运动员的高度一直在减小,因此他的重力势能减小,故B正确;
C.从A~C时,运动员先加速后减速,因此动能先增大后减小;由于高度一直在减小,因此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故C正确;
D.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点以下,故D错误。
故选C。
?
2.
C
分析:本题考查做功的基本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两者缺一不可,本题关键是要看清题干中的问题,是在冰块的滑行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运动方向和重力垂直,人对物体没有力的作用,所以两者都没有做功。
解答:
A人对物体没有力的作用,不做功。
B在冰块的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与重力垂直,所以重力不做功。
C由AB得,两者都不做功,正确。
D由AB得,两者都不做功,C正确。所以选择C。
3.
A
解答: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对推车施了推力,在推力的作用下,购物车前进一段距离,所以推车的力做了功,A符合题意;
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力使水桶移动一段距离,提水桶的力做了功,B不符合题意;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C不符合题意;
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也是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D不符题意;
故选A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根据做功条件即可判断。
4.
D
分析:明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A、在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因此动能增大,故A错误;
B、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动能达到最大值,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故B正确;
C、在最高点时,高度达到最大值,因此重力势能也达到最大值,故C错误;
D、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
C
分析:(1)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即可;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①运动方向的改变;②运动速度的改变;
(3)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4)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A.当电梯匀速上升时,学生的质量和速度都不变,因此它的动能不变,那么肯定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
B.学生跟随电梯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她的运动状态不变,故B错误;
C.学生对书包的支持力竖直向上,而书包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学生对书包做功,故C正确;
D.学生受到的重力和她对电梯的压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因此它们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6.
D
解答:解:A、在助跑阶段,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不断增大,故A错误;
B、在起跳时,人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机械能最大,故B错误;
C、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由于速度不是最快,所以动能不是最大,故C错误;
D、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增加,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7.
A
分析:根据W=Fs可知,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解答:重物受到的推力做的功为:W=Fs=10N×1.2m=12J;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Gh=20N×0.8m=16J。
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支=G=20N,但是物体没有在向上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支持力做功0J。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
A
分析:(1)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大小有关;
(2)注意运动员和踏板之间的能量转化;
(3)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据此分析速度变化,进而得到动能的变化;
(4)注意运动员重力势能的改变。
解答:A.从A到C的过程中,踏板的形变程度不断增大,因此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大,故A正确;?
B.从A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会不断转化为踏板的弹性势能,肯定不守恒,故B错误;
C.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员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大;从B到C的过程中,重力小于弹力,合力向上,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故C错误;
D.从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减少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等于踏板增加的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9.
B
分析:(1)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
(2)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且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解答:A、舰载机着舰滑行过程中,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阻拦索的向后拉力和航母甲板向后的摩擦阻力,受非平衡力作用,故A错误;
B、舰载机在阻拦索的向后拉力和航母甲板向后的摩擦阻力作用下,速度逐渐变小而停止,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其机械能逐渐减小,故B正确;
C、舰载机着舰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使航母内能增大,故C错误;
D、舰载机着陆后,使航母的质量增大,所以航母的机械能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
D
分析: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解答:由于电梯是在匀速上升,所以小明在上升的过程中,其速度、质量不变,所以动能保持不变,同时又因为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
故答案为:D
11.
A
分析:(1)估测中学生的体重和脚掌的面积,根据公式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公式计算中学生的体积;
(3)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1.1m/s;
(4)估测课桌的高度,根据计算出课本的重力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
中学生的脚掌宽约10cm,长约20cm,那么脚掌面积S=10cm×20cm=200cm2=0.02m2;
它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
,
故A符合题意;
B.人的密度与水差不多,那么中学生的体积为:
,
故B不合题意;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1.1m/s,4m/s太大了,故C不合题意;
D.课桌大约高1m,那么课本的重力为:
,
相当于质量为1kg,太重了,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
12.
A,B
分析: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机械能,势能可以是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等。只有在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解答:A、运动员的机械能要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因此运动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正确;
B、运动员与蹦床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运动员的机械能会有部分转化为蹦床的内能,因此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正确;
C
D、碰到蹦床后,当蹦床的弹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时,运动员的速度才会减小,所以运动员从开始接触蹦床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是先增大后减小;故C
D错误;
故答案为:AB。
?
二、填空题
13.
9×104J;75%
分析:首先根据G=mg计算出水的重力,然后再根据W=Gh计算出1s内对水做的功,再根据W有用=nW计算出1min做的有用功;喷水装置做的总功根据W总=Pt计算,而喷水装置的机械效率根据计算
解答:喷水1s的重力:G=mg=15kg×10N/kg=150N,
故1s内做的功W=Gh=150N×10m=1500J,
该喷水装置1min内做的有用功W有用=1500J×60s=9×104J,
而喷水装置1min做的总功:W总=Pt=2×103W×60s=12×104J,
故该喷水装置的机械效率:
。
14.
大;大
分析:(1)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2)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解:弹簧具有弹性,小车将弹簧压缩后,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松手后,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小车运动的越远.
故答案为:大;大.
15.
B;A
解答: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B的伸长量小,弹簧比较“硬”,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
16.
大于;说明机械能大小,重力势能大小,从而比较动能大小
分析:(1)凸凹不平的草地对足球有很大的摩擦力,因此足球的机械能会有损失,且时间越靠后,机械能的损失越大;
(2)首先比较b、d两点重力势能的大小,再比较两点机械能的大小,最后根据动能+势能=机械能判断动能的大小关系。
解答:凸凹不平的草地对足球有很大的摩擦力,因此足球的机械能会有损失,因为d点在b点的后面,所以d点的机械能损失更大,因此b点的机械能大于d点的机械能;因为二者高度相同,所以两点的重力势能相同;根据动能=机械能-重力势能可知,足球在b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
17.
做功;扩散
分析:(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据此解答。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1)热熔胶枪是手工制作中常用的工具。如图所示,扣动扳机通电后胶枪中的发热体能够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即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2)用它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18.
(1)相同
(2)F4
分析:(1)使用简单机械时,如果不考虑机械自重和摩擦,那么就不做额外功,即有用功等于总功;
(2)根据各种机械的特点,分别计算出动力的大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如果不计机械重和摩擦,那么四种机械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根据W=Gh可知,当物重和高度相同时,四种方式所做的功相同;
(2)A.根据Gh=Fs得到:;
B.根据nF=G得到:;
C.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那么F3=G;
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L=F4×(L+3L),解得:。
那么所需动力最小的是F4。
19.
减小;不变
分析:(1)冰熔化后,质量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变成水后体积变化,进而确定水面的高度变化,最后根据公式p=ρ液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变化;
(2)台秤的示数=G烧杯+G水+G冰,
据此分析它的示数变化。
解答:(1)根据公式可知,
当质量相等时,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那么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
因此容器里的水面高度减小,
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当水的密度保持不变时,水面高度减小,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
(2)原来台秤的示数=G烧杯+G水+G冰;
现在台秤的示数=G烧杯+G水+G'水;
因为冰熔化后质量保持不变,即重力保持不变;
所以台秤的示数保持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20.
(1)解:
?
(2)灯泡短路
(3)0.24;0.6;8.3
解答:解:(1)将电流表与灯泡串联,可选择0~0.6A的量程;
将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则电阻应变小,所以变阻器下面应连接右边的D接线柱,如图所示:
(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短路.
(3)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则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灯泡正常发光;
由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4A=0.6W;
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4.5V﹣2.5V=2V,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8.3Ω.
故答案为:
(1)见上图;(2)灯泡短路;(3)0.24;0.6;8.3
分析:(1)将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则电阻应变小,电流表与灯泡串联;
(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然后根据灯泡不亮和电压表示数为零以及断路和短路的特点判断电路故障;
(3)当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根据图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注意量程和分度值;由R=?计算出电阻,由P=UI计算出电功率
21.
(1)②
(2)不可行,因为压缩弹簧至相同程度,转化而来的动能相同,由于两个小球质量不同,速度肯定不相同,无法做到控制变量
(3)质量相等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分析:(1)根据图乙分析影响动能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然后与两个信息进行比照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速度相同,分析图丙中的实验能否控制这个变量即可;
(3)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分析表格数据,得到物体的动能与速度大小的关系即可。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两个小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滚下,那么到底水平面时速度相同,但是它们的质量大小不同,因此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不同的车型质量不同,因此图乙针对的是信息②。
(2)我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因为压缩弹簧至相同程度,转化而来的动能相同,由于两个小球质量不同,速度肯定不相同,无法做到控制变量;
(3)根据表格可知,钢球的速度越大,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那么得到结论:质量相等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四、解答题
22.
(1)解:观光艇以最大航速:v最大=45km/h,航行时间:t=20min=h,
由v=得通过的路程:
s=vt=45km/h×h=15km;
(2)解:据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故螺旋桨的功率是:P′=P×75%=45kW×75%=33.75kW=33750W;
且观光艇的最大速度:v=45km/h=12.5m/s;
由P=vF得牵引力:
F===2700N
受到水的阻力:
f=F=2700N.
分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用速度变形公式:s=vt计算路程;
(2)据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计算出螺旋桨的功率,进而据公式P=Fv可以计算出此时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