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科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09:4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俯视看)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的小球A,突然沿图中的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
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北转弯???????????????????????????????????????????D.?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2.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该前轮先着地??????????????????????????????????????????????????B.?应该后轮先着地
C.?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D.?哪个车轮先着地与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3.李明同学在学习运动和力的知识后,对下列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A.?两个力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则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则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物体突然不受力则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D.?物体受力越大则惯性也越大
4.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
A.?1???????????????????????????????????????????B.?2???????????????????????????????????????????C.?3???????????????????????????????????????????D.?4
5.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
6.某同学将同一小球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按如图两种方法抛掷小球。甲图是竖直上抛,乙图是以一定的角度斜抛小球。忽略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到达的水平高度等于乙图中小球的水平高度。??????????B.?甲图中小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于乙图中小球的速度
C.?如果乙图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突然不受重力,该小球将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D.?若将两球的质量增大,则两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都将比原来的大
7.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

A.?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
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
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零
8.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F1=F3=F4>F2)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形变。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方向的关系,应比较的两组实验是(??

A.?甲和丙????????????????????????????????B.?乙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
9.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科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C.?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10.如图,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接着,用软木塞把瓶口塞紧,并把烧瓶翻过来,这时水已经停止沸腾。然后把碎冰渣撒在朝天的烧瓶底上,这时瓶内的水就又重新沸腾起来了。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底部热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腾了???????????B.?冰把热量传给了水,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C.?瓶内的气压变小,所以水再次沸腾??????????????????????D.?瓶内的气压变大,所以水再次沸腾
11.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2的功率为0.6W?????????????????????????????????????????????????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如果增大F2

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12.?一辆汽车正在公路上行驶,有关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静止时不具有惯性???????????????????????????????????????B.?正在运动的汽车不具有惯性
C.?各种状态下的汽车都有惯性????????????????????????????????D.?汽车刹车时才具有惯性
13.海面上有一艘向南匀速直线航行的客船,一位同学在该船上的某点竖直向上跳起。则关于他落在船上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起跳点的北方????????????????B.?在起跳点上????????????????C.?在起跳点的南方????????????????D.?在起跳点的西方
14.质量为M的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不考虑绳重和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  )
A.?绳子没有剪断前A所受的摩擦力为mg,方向向右
B.?绳子剪断后A所受的摩擦力为(M﹣m)g,方向向右
C.?绳子剪断时A所受摩擦力为mg,方向向左
D.?绳子剪断后A受的摩擦乃将越来越大
15.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第1题图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
16.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人所用绳子相同,甲拉住绳子悬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乙拉住绷紧绳子的中点把绳子拉断了.则(  )
A.?绳子对甲的拉力小于甲受到的重力
B.?绳子对甲的拉力大于甲对绳子的拉力
C.?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受到的拉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重力
D.?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受到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重力
17.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二、填空题
18.如图所示,三个物块重均为100N,小球P重20N,与3连接的绳子水平,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N,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3受________个力作用,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3与桌面间摩擦力为________N。
19.如图有一条平直的轨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A位置由静止向右运动。小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作________?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20.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其中________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21.?我国最新研发的隐形战机将参加今年的阅兵,机翼的横截面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这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__的原理,从而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为飞机提供升力.当该飞机水平加速飞行时,飞机受到的动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阻力.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
22.如图所示,连着弹簧的小球套在水平杆上,弹簧自由伸长时,小球位于O点。小幅度向左或向右改变小球位置,小球仍能静止。现较大幅度改变小球位置,把小球移至A点后使其静止,然后释放。
(1)小球向右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点出现在________(选填“O点”、“O点左侧”、“O点右侧”、“都有可能”);
(2)小球第一次向右由O点至到达最右端B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为________;
(3)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是________?(选填“O点”、“O点左侧”、“O点右侧”、“可能是O点,也可能偏左或是偏右”)
三、实验探究题
2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材料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强弱,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吸音性能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
(2)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
(3)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4.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
????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材料
从A处下滑
从B处下滑
从C处下滑
毛巾
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
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
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_____处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____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25.小明上完体育课后,买了一瓶饮料.
(1)饮料瓶标签上有“净含量400g”字样,他想知道饮料的密度,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当用手握住竖直的饮料瓶不动,如图甲,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大小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瓶的重力.
(3)拧瓶盖时,发现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如图乙,竖纹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
(4)利用此饮料瓶和玻璃小瓶可以做成“浮沉子”,如图丙,当用力挤压饮料瓶时,玻璃小瓶会________(上浮/下沉).
26.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重力二个因素是否有关”,设计了如图装置:在水平放置的台式测力计上放质量不计的白纸,再在白纸上压金属盒,右边连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边用手拉白纸。
(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读数时有什么要求????
???????
A.白纸、金属盒都必须匀速运动
B.白纸必须匀速运动、要等金属盒停止运动
C.白纸运动可以不匀速、要等金属盒停止运动
D.白纸、金属盒都必须停止运动
(2)探究小组进行了3次实验,记录如下:请根据探究记录回答: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的示数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将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5
5
2

接步骤①,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3
5
1.2

接步骤②,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5N,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5
7
2
要得出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是否有关的结论,应对比步骤________。
(3)写出本探究的结论________。
27.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将放在桌面上的物体提起,其示数
F
与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
h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拉力为________N,钩码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2)当
h=4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________N。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答: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小球在水平面内不受力作用,始终与列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知列车和桌子的速度慢下来,小球要保持以前的速度继续运行,所以会向前运动.出现如图的曲线,是因为桌子跟着列车向南拐弯,而小球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故选B。
分析:关键知道小球具有惯性,保持以前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是因为列车减速;向北偏转,是因为列车向南拐弯。
2.
B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摩托车在飞跃障碍物后,如果前轮先着地,那么由于地面的摩擦力会导致前轮的速度迅速减小,由于惯性,后轮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从而造成翻车;而如果后轮先着地,前轮可以在人的控制下安全着地,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B。
3.
C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力的三要素,平衡力的判断,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解答:只有力的三要素全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所以A是错误的;一对平衡力必须满足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并在同一直线上,所以B是错误的,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D是错误的;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不受力,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故答案选择C。
4.
B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可判断出钢球的正确路线。
解答: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时,静止的将保持静止,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当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时,他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B
5.
A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本题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因此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
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A.
6.
C
分析:(1)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解答:A、甲图是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原来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乙图是以一定的角度斜抛小球,达到最高点时还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重力势能要小于原来的机械能,故甲图中小球到达的水平高度小于乙图中小球的水平高度,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机械能守恒,到达地面时,两种情况下机械能应该都和原来的机械能是一样的,故甲图中小球到达地面时的等于乙图中小球的速度,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乙图是以一定的角度斜抛小球,达到最高点时还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如果乙图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突然不受重力,由于惯性,该小球将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若将两球的质量增大,则两球到达地面时的机械能都将比原来大,但速度还是和原来一样的,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
C
解答:物体上升过程中,由于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速度会越来越小,但质量是不变的,所以重力不变,选项A错误;
物体下落过程中,由于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速度会越来越快,但质量是不变的,所以重力不变,选项B;
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重力不变,选项C;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物体仍会受到重力,选项D错误;
故选C。
分析:重力G=mg.g值随位置变化非常小,可以忽略.在初中范围内,不考虑g的变化情况,重力是与质量成正比的。
8.
A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探究一个因素对它的影响时,应该保持其它因素相同改变这个因素,据此选择。
解答: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方向的关系,应该保持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四幅图中,作用点相同的是甲、乙和丙,而其中大小相同的是甲和丙,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
B
分析:(1)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2)根据牙刷的受力情况分析;
(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故A错误;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故B正确;
C.因为牙刷做匀速运动,所以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故C错误;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D错误。
故选B。
10.
C
分析:从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解答:解: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然后把碎冰渣撒在朝天的烧瓶底上,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把碎冰渣撒在朝天的烧瓶底上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
故选C.
11.
D
分析:(1)使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自由端的拉力移动速度v=nv物

再根据P=Fv计算拉力F2的功率;
(2)对中间的滑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计算测力计的拉力;
(3)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平衡力。对右边的滑轮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B受到的摩擦力,然后与拉力F1进行比较即可。
(4)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
解答:A.拉力F2移动的速度v=nv物=2×0.1m/s=0.2m/s,它的功率为:P=Fv=3N×0.2m/s=0.6W,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中间的滑轮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测力计向左的拉力,绳子上向右的3个拉力,那么测力计的示数F=3F2=3×3N=9N,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右边的滑轮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向左的拉力2个与向右的拉力F平衡,即向右的拉力F=2F2=2×3N=6N。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可知,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F相互平衡,即fB=6N。
对于物体A来说,它受到水平向左B施加的摩擦力fB=6N,水平向右的拉力4N,二者不能平衡,因此物体A还受到水平向右地面施加的摩擦力:6N-4N=2N,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如果增大拉力F2

那么只能增大物体B移动的速度,而无法改变B对A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B对A的摩擦力保持不变,则物体A不可能向左运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
C
解答:解: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因此各种状态下的汽车都有惯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13.
B
分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习中要注意细心观察,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解答:船匀速直线行驶,人在该船上的某点竖直向上跳起时,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船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在起跳点上。
故答案为:B
14.
C
解答:解: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此时木块受平衡力,水平方向绳子对其向右的拉力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f=mg;
若突然剪断轻绳,木块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阻力,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mg,方向水平向左.
A、绳子没有剪断前A所受的摩擦力为mg,方向向左,A错误;
B、绳子剪断后A所受的摩擦力仍为mg,B错误;
C、绳子剪断时A所受摩擦力为mg,方向向左,C正确;
D、绳子剪断后,只要A不静止,受的摩擦不变,当A停下来后,受到摩擦力为零,D错误.
故选C.
分析:解此题需要明确两点:
(1)小车匀速运动,说明小车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
(2)绳子剪断后,木块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此时所受摩擦力不变.
15.
C
分析:根据相关的物理学史实分析判断。
解答: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看到地面上的小推车,你推它时它就运动,不推它时就停下来,分析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外力维持,如果外力停止,那么物体就静止下来。后来,意大利科学家在前面很多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得到: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保持不变,但是并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直到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这个结论科学的总结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那么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①。
故选C。?
?
16.
D
分析:(1)甲处于静止状态,根据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2)甲未拉断绳子,乙拉断绳子,绳子是相同,人的质量是相同,一者绳子断了,一者绳子未断,可以判断两根绳子拉力大小,间接得到乙图绳子的拉力和人重力的关系。
解答:A、甲悬在空中静止,甲受到平衡力作用,绳子的拉力和甲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甲受到绳子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故A错误;
B、绳子对甲的拉力与甲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甲乙质量相等,重力相等,绳子相同,甲悬在空中绳子未拉断,绳子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乙拉住绷紧绳子的中点把绳子拉断了,绳子对乙的拉力大于绳子对甲的拉力,甲乙重力相等,所以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受到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重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
A
解答: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不合题意;C.磅秤的重力受力物体四磅秤,磅秤对人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人,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D.人的重力受力物体是人,人对磅秤的压力受力物体是磅秤,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平衡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关键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二、填空题
18.
5;0;20;0
分析:先对物体1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物体1与物体2之间的静摩擦力;再对2受力分析,求解出物体2与3之间的静摩擦力;最后对3物体受力分析.
解答:将所有的物体看作一个系统,这时整个系统平衡,
则物块1只受到重力和物块2的支持力,1和2之间的摩擦力为0,
物块2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物块3对其的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可知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0N,
对绳子的连接点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有T1=mg=20N;
对物块3分析可知,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和物块2的向左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
所以物块3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0,
物块3受重力、桌面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物块2的压力和摩擦力5个力的作用。
19.
重力;匀速直线
分析: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一对平衡力等大、方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当小车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其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小车经过B点后,因BC段表面光滑,所以小车不再受摩擦力的作用,小车靠惯性向前运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重力;匀速直线。
20.
支持
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本题考查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解: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挤压桌面,使物体与桌面同时发生形变,
从而桌面对物体施加一个支持力,物体对桌面有压力,物体与桌面间的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支持.
21.
小;大于;飞机
解答:解:(1)飞机起飞时,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的原理,从而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为飞机提供升力.
(2)当该飞机水平加速飞行时,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因此,飞机受到的动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3)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小;大于;飞机.
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做出解答;
(2)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3)判断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22.
(1)O点左侧
(2)动能转化为内能和弹性势能
(3)可能是O点,也可能偏左或是偏右
分析:(1)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2)根据克服摩擦做功和弹簧伸长分析能量转化情况;
(3)根据小球能量的转化情况分析。
解答:(1)当小球向右运动从A到O的过程中,它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弹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弹力始终大于摩擦力,合力向右,与运动方向一致,因此小球做加速运动。随着弹簧的伸长,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和摩擦力相等时,合力为零,此时小球的速度最大。因为O点时,弹簧的弹力为零,所以速度最大的点肯定在O点左侧。
(2)小球第一次向右由O点至到达最右端B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弹簧不断伸长,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因此能量转化为:动能转化为内能和弹性势能;
(3)如果小球动能为零的点在O点,那么小球在O点静止;如果动能为零的点在O点左侧,那么小球静止在O点左侧;如果动能为零的点在O点右侧,那么小球静止在O点右侧。
三、实验探究题
23.
(1)将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
(2)聚酯棉
(3)不合理,要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分析:1、从同一高度放手的小球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
2、吸音性能最强的材料最适合做隔音墙,根据表格数据确定最适合材料;
3、科学规律、原理的得出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实验。题中仅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是不可取的。
解答:(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将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
(2)由表格数据可知,聚酯棉的吸音性能最强,所以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聚酯棉;
(3)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要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故答案为:(1)将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
(2)聚酯棉?
(3)不合理,要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4.
(1)同一高度
(2)木板
(3)B
分析:(1)小车在同一斜面顶端自由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同一小车在同一高度,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自由滑下,重力势能转化成的动能相同,小车质量相同,速度相同.(2)通过小车的运动距离反应速度的变化和摩擦阻力的大小.(3)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注意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中,确保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才可以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探究小车的运动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解答:解:(1)探究小车从不同表面的运动情况,保持其它因素不变,保持相同小车的初速度相同;要使小车的初速度相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因此小车在木板表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3)由记录的数据可见,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小车的速度减小的越快,因此证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无法直接用实验证明的,它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因此这个实验不能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木板;(3)B.
25.
(1)体积;量筒
(2)竖直向上;等于
(3)增大摩擦力
(4)下沉
分析:(1)饮料瓶标签上有“净含量400g”是饮料的质量,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便可以知道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测量工具.(2)瓶子静止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瓶子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密集的竖条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影响摩擦的因素入手去分析此题.(4)在气体质量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1)饮料瓶标签上已标出了饮料的质量,从密度公式ρ=
可知,要想知道饮料的密度,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体积,在实验室里用量筒测量体积.(2)瓶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瓶的重力.(3)瓶盖上的竖条纹,增大了手与瓶盖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这样便于旋开或旋紧瓶盖.(4)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气压增大,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所以小瓶会下沉.
故答案为:(1)体积;量筒;(2)竖直向上;等于;(3)增大摩擦力;(4)下沉.
26.
(1)C
(2)①③
(3)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与重力无关
分析:(1)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判断;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重力是否有关即可。
解答:(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因此拉动白纸时,无论白纸是否匀速,金属盒和白纸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只有金属盒静止下来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才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这时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滑动摩擦力,故选C。
(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是否有关,就必须控制压力相等而改变重力,因此应该对比步骤①③;
(3)将①③对比可知,当金属盒的重力增大时,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对比①②可知,当压力减小时,滑动摩擦力也减小,那么得到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与重力无关。
27.
(1)2.4;4.5
(2)3;1.5
分析:(1)首先弄清弹簧测量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放大图片中已有的两个数值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开始一段时间,测力计的示数小于钩码重力,钩码静止不动,测力计高度的增加值就是弹簧的伸长量;当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的重力时,钩码被提起来,而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对照乙图判断钩码的重力即可;
(2)观察乙图可知,当弹簧伸长6cm时示数是4.5N,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计算h=4cm时测力计的示数;当钩码静止在桌面上时,它受到的

据此计算支持力即可。
解答:(1)观察甲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那么现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0.2N×2=2.4N;开始一段时间,测力计的示数小于钩码重力,钩码静止不动;当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的重力时,钩码被提起来,而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观察乙图可知:钩码的重力G=4.5N;
(2)开始一段时间,测力计的示数小于钩码重力,钩码静止不动,测力计高度的增加值就是弹簧的伸长量;观察乙图可知,当弹簧伸长6cm时示数是4.5N,那么当h=4cm时弹簧伸长4cm,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得:F=3N;这时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为:

故答案为:(1)2.4,4.5;(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