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课 牧羊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课 牧羊女|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0 10:1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牧羊女》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材分析】
歌曲《牧羊女》是一首三拍子的捷克儿歌,歌曲欢快明朗、充满热爱美好生活的激情,并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学生演唱优美的歌曲 ,想象美丽的画面,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会更懂得爱音乐、爱生活、爱自然。歌曲中加入了较为简易的二部合唱,旨在让二年级学生尝试二部合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能与同学合唱,准确表现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2.经历聆听、模仿、表演、演唱、创编、表现等活动来学习歌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会更懂得爱音乐、爱生活、爱自然。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能用明亮、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歌曲《牧羊女》。
【教学难点】
能与同学合唱,表现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响板、串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漂亮的油画,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生:想。
师:图画上的姑娘在干什么?你们猜一猜她是干什么的?
生:举手回答。
师:对,她是放羊的姑娘,她每天都和羊群、大自然生活在一起,有时羊群为她歌唱,有时她为羊群歌唱,真是多么快乐呀,多么幸福!今天咱们要学习歌曲就是这幅画所描绘的画面,我们为这幅画取个名字吧!——《牧羊女》
二、探究新知
(一)二声部节奏、音准、合唱学习
1.模仿羊的声音,念出二声部节奏。
2.带上身势动作辅助唱准二声部旋律及歌词。
3.利用游戏活动练习二声部合唱。
(二)学唱整首歌曲
1.聆听范唱,整体感知歌曲。
⑴带上身势动作边听边感受3拍子的强弱规律。
⑵听赏完请回答说出两个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歌曲中描绘了哪些美景、人物、动物?)
2.教师板书歌曲描绘的美景。
3.核心乐句学唱
⑴按歌曲旋律的节奏朗读第一、二句歌词。
⑵用“mie”音模唱第一、二乐句。
⑶视唱第一、二乐句。
⑷演唱第一、二乐句里的歌词。
4.整首歌曲完整练唱。
5.歌曲演唱表现处理。
⑴带上身势动作辅助歌曲演唱。
⑵歌曲强弱的处理及情绪的处理。(优美、连贯、深情地)
⑶二声部乐句的合唱处理。
(三)歌曲学习展示
1.合唱展示。
2.创编歌词演唱展示。
三、课堂小结与拓展
1.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课堂拓展:进行美育教育——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板书设计】
课题:《牧羊女》
歌曲描绘的美丽风景:河畔、草地、灰白羊群、牧羊女。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