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自主学习提要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主备人:董晓萍 审稿:初二语文备课组
课题: 《我的母亲》 课 型:新授课 时间:2011年3月3日
导学目标: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学习重点: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预 习 案
一、课前延伸
1、阅读课文,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 ) 绰号( ) 庶祖母 ( )吹笙( )
摹画( ) 眼翳 ( ) 舔去 ( )
2、解释
广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绉绉:_____________________ 侮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红耳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句关于“母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关于“母爱”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合 作 探 究 案
(一)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二)合作互助
1、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质朴真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结构,真挚的情感。
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的往事,没有成人的姿态和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敬爱母亲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齐读最后一段。
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谦虚的种种美德,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为后文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作了铺垫,与结尾呼应。
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检 测 案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质问(zhì) 广漠(mò) B.野蛮(mán) 绰号(chuò)
C.掷钱(zhì) 摹画(mó) D.抽屉(dì) 嬉戏(xí)
2.下列句子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B.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分。
C.她有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污辱。
D.如果我能宽怒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野蛮”无贬义,“野蛮的孩子们”指健壮、淘气敢冒险的孩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混”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我“混”应有人管束,引起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人管束,能“混”,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大。
4.报得三春晖: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用你心底的声音向母亲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便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4.选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
5.选文第1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段)
6.选文中,能体现母亲是“严师”的事件有哪些?
.①做错了事,严加教育,并实行惩罚措施;②训导我要向我父亲学习;③说句轻薄的话,被母亲重重责罚了一顿。
7.选文中,能体现母亲是“慈母”的事件有哪些?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8.请找出选文第5段的中心句。
但她有时候也很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9.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处罚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
10.“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
为下文埋下伏笔。
11.评论作者母亲教子的方式。
母亲教子严格,有时过于严厉。由于旧式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作者母亲深感教子责任重大,更兼丈夫去世后,孩子是她精神寄托的全部。(看法可见仁见智)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有一次,我和父母回四川老家探亲。在火车上,同一个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更多的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急得我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
母亲晚年有段时间住在我家,有时她在附近街上活动,那跟陌生人说话的旧习依然未改。街角有个从工厂退休摆摊修鞋的师傅,她也不修鞋,走去跟人家说话,那师傅就请她坐到小凳上聊。他们从那师傅的一个古旧的顶针聊起,俩人越聊越近。原来,那清末的大铜顶针是那师傅的姥姥传给他母亲的,而我姥姥也传给了我母亲一个类似的顶针。聊的结果是那修鞋的师傅认了我母亲为干妈,而我母亲也把他带到我家,______(A.仍然 B.俨然)亲子相待。我和爱人孩子开始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
现在父母去世多年了。母亲和陌生人说话的种种情景,时时浮现在心中,____(A.浸润B.滋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但我在社会上为人处事,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即使迫不得已与陌生人有所交谈,也一定尽量惜语如金,礼数必周而戒心必张。
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走近歌唱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我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士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重要啊!”
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心里涌起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爱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原文较长,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从文中括号内为它前面的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B A
13.“我”跟陌生人交谈时,原来是如何设防的?用原文中的3个四字词语作答。
惜语如金、礼数必周、戒心必张。
14.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母亲跟陌生人说话,暗线是_“我”对母亲跟陌生人说话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_。
1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__超越功利_、__互相信任__、_真诚相待___的人际关系的呼唤和渴望。
参考答案
一、1.D(ti xī)2.A(B.份;C.侮;D.恕)3.(1)“野蛮”无贬义,“野蛮的孩子们”指健壮、淘气敢冒险的孩子。(2)“混”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我“混”应有人管束,引起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人管束,能“混”,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大。4。略。(二)4.因为说轻薄话,母亲重责“我”。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5.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处罚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6.为下文埋下伏笔。7.“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8.母亲教子严格,有时过于严厉。由于旧式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作者母亲深感教子责任重大,更兼丈夫去世后,孩子是她精神寄托的全部。(看法可见仁见智)
五、(一)9.B A 10.惜语如金、礼数必周、戒心必张。11.“我”对母亲跟陌生人说话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12.超越功利 互相信任 真诚相待13.略。
(二)14.我的母亲 胡适 适之 15.承上启下(过渡段)。16.①做错了事,严加教育,并实行惩罚措施;②训导我要向我父亲学习;③说句轻薄的话,被母亲重重责罚了一顿。
17.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用舌头舔我的病眼。18.中心句:但她有时候也很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六、主题阅读延伸
我的母亲
二00七年三月十一日接到家中的电话,母亲病危,速来见面,听后我心如刀绞,时间流逝但我还是停留在电话后茫然的那一刻。
我的母亲是一个善良、朴实,和蔼可亲的人,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从来不和别人发生冲突,对我们娣妹们从来不唠叨,更不批评我们,我很爱我的母亲。
由于母亲的善良,母亲有一颗脆弱的心,我们娣妹们好几个在外地工作,每次分别母亲不断掉眼泪,我们多次劝母亲,不要伤心,我们外地工作很顺心,虽然我们时常劝母亲,但是从母亲眼睛中我能看出来,母亲恋恋不舍的强忍着泪水送走我们。
也许多年来,我们来去匆匆,导致母亲的心脏病更加严重,母亲常说:我非常想你们,尤其匆匆离别时我舍不得让你们走,当时因为我年轻,所以不理解母亲的这句话,还有点不相信,因此母亲的病情加重了。
随着时间的轮回,母亲的话听久了,大家都没当回事,这次母亲的病真的重了,病情发作时四个人按不住全身流着大汗,我们用救心丸来缓解母亲的疼痛,由于心痛厉害,加上频繁发作,大量出汗,母亲的身体日渐消瘦了下来。
曾经我在坐镇中常常梦见母亲离开人世,我时常在梦中哭醒,醒后我反而非常高兴,因为老人们说梦见亲人病故,是给亲人增寿,我想母亲肯定近几年内平安无事。
可是这次母亲的病情严重,加上高寿,心脏极度衰竭,心脏跳动间歇严重,多次出现花脉,兽医和人医差不多,我是兽医,知道这些症状象征母亲即将离开人世,和亲人永别,母亲要离开我们去另一个世界,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并且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病床上的母亲。
由于疼痛和高烧的折磨,母亲的手脚伸展很无力,母亲眼睛紧闭,很长时间才能张一下疲劳了的眼睛,母亲的这一张让我想起了没得病前的母亲,那时母亲的眼睛眼神很精神,当我春节回家时,母亲用慈祥的目光紧盯着 我,母亲能看出我与往年的差别,我每次到家还没有坐稳,母亲总是把曼头和热茶放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孩子吃,你饿了吧……
这次母亲用无力的眼神扫了我一眼,很快低下了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小声的呻吟,家里变的非常寂静,静的让人多加了几分的伤感,亲人们皱眉等待母亲病情发展结局。
我注视着母亲的面容,时间很长,有史以来我是第一次详细端祥母亲的身躯,母亲的脸肿大了,头发蓬乱,我轻轻掠过母亲的头发母亲没有反映。以往爱关心我的母亲,今日安静了许多。整个房间显得非常空洞,安静,此时只有陪了母亲多年的老摆钟响个不停。外面三月的春风吹个不停,我感到丝丝寒意。
我的母亲
母亲年青的时候,很漂亮,我听许多人说过,也从家里的相框里看到过。
那时的母亲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挺直的鼻梁,胸前搭拉着一条乌黑的长辫,非常精神的样子。
母亲是一位医生,是一个众人爱戴,童年时的我心中怨恨不已的医生。那时,父母两地分居,我和弟弟跟着母亲,而母亲根本无暇照顾我们姐弟,记忆中,都是我带着弟弟,母亲从来没有按时回家过。白天,我和弟弟到处闲逛,饿极了便回家,看看自家门打开了没有,邻居看见我们,便叫我们到他们家吃一口饭;晚上,我和弟弟坐在家门口的石阶上,等着母亲回家,弟弟靠在我的身上常常会睡着,而我则在心中不停地数着数,盼着母亲早点回家。母亲踏着夜色匆匆忙忙地回家了,她把弟弟抱到床上,然后挽起袖子开始做晚饭,母亲不会做饭,她最喜欢做的便是下面疙瘩,而且下的面疙瘩极大,恨不得象我的拳头那么大,饿极了的我端起碗便吃,一咬,里面全是没有煮好的白面粉,我怕母亲生气,便将外面煮好了的皮吃完,趁母亲不注意,将剩下的全部倒掉,而弟弟是最怕吃这样的面疙瘩的,他一边哭着,眼泪巴嗒巴嗒地往碗里掉着,一边在母亲的吼声中往下咽。那个时候,我最怕母亲。
母亲由于过度的操劳,终于病倒了。坚强的母亲不愿意让同事们以及父亲知道,她从医院带回一些注射器和药品,自已在家里治疗。我看见母亲侧着身子给自已打肌肉针,我问:“妈妈,疼吗?”母亲朝我笑了笑说,“妈妈不怕疼。”但我分明看见母亲眼中流露出一丝痛苦的神色。我和弟弟趴在母亲的床边,不懂事的弟弟说:“妈妈,我想吃饭。”母亲撑起身子,从床上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灶台边,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我和弟弟吓得大哭起来,我们的哭声惊动了邻居,大家忙跑过来把母亲送到医院。在母亲的病房,有许多人过来看望母亲,其中有母亲的同事,也有母亲的病人。我听见大家都在说:“杨医生工作太拼命了,这样哪能不生病呢!”“杨医生真是一个好人啊,那天晚上要不是杨医生,我们家孩子便没命了。”……看到当时的情景,我才知道,竟然有那么多的人深爱着母亲,其中有一个伯伯摸着我的头说:“你有一个多好的妈妈啊!”弟弟在旁撇撇嘴说,“妈妈不好,妈妈不陪我们,不给我们做饭。”说得大家笑了,过后又有人哭起来。
是啊,母亲陪伴我们的时间太少了。早晨睁开眼睛,母亲的床便已经空了,厨房灶台上留着煮好的面条。我们吃完饭,锁上门,然后去上学。中午,家家饭菜飘香的时候,我们还在到处逛着,等着母亲。我实在不愿意经常到邻居家里蹭饭,便牵着弟弟的手,故意等到邻居家里的饭吃完了的时候,再回家。那个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已不是母亲的孩子,而是隔壁王伯伯家的女儿,他们家的饭桌上总有香喷喷的米饭和好吃的蔬菜。而这些,我们家只有父亲回来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且,我觉得母亲对别人家里的孩子比对我们还要好些,经常有人带着孩子到我们家里来问母亲,她的孩子怎么不爱吃饭了,她的孩子面色怎么不好了,等等。母亲便会放下碗筷,去看那些孩子,看完之后又叮嘱别人怎么怎么办,来人满意的走了,母亲的饭也凉了。我当时真希望自已是那些孩子中的一个,让母亲摸摸我的头,看看我啊。有一天,因为突然下雨,我们没有带伞,我把上衣脱下来为弟弟挡雨,自已淋着雨跑回了家。到了晚上,我第一次睡得很早,没有吃母亲煮的面疙瘩。母亲摸了摸我的额头,随后为我夹上体温计。母亲又到厨房为我煮了一碗鸡蛋面,一口一口的喂我吃,可是我无论如何也吃不去,母亲轻轻地说:“吃一点吧,好孩子。”我勉强吃了半碗面条,又吃完母亲拿过来的药片,昏昏沉沉地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我却躺在医院里,母亲又不在身边,我对坐在我床边的护士阿姨哭喊着:“我要我妈妈,我要我妈妈!”阿姨说,“我给你讲故事,好吗?你妈妈正忙着呢,乖,听话!”我伤心的哭起来,心想,我病了,妈妈也不陪陪我。那时,我真恨母亲。
现在,母亲早已退休了,而我也当了母亲,也正是因为我也做了母亲,我才真正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想当初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姊弟,负责我们吃喝,午夜醒来的时候,还会看见母亲在灯下为我们洗衣补衣,检查我们的作业;另外,母亲是那么的热爱她的工作,也是那么尽心尽力地对待她的工作,母亲每天象陀螺一样旋转,但母亲从来没有叫一声苦和累。在我八岁那年,我第一次尝试着做了一餐饭,虽然菜太咸,饭还是夹生的,但母亲仍然激动地把我抱起来,亲了亲,说“你真能干!”吃着我做的饭,母亲也是第一次流了泪。
母亲喜欢花和猫,即使在当年那么忙的时候,母亲仍然会在家中种上几盆菊花。现在,母亲已经拥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花园,去年底,母亲又开辟出了一小片菜园。前几天,母亲又给我打电话说,阿黄刚生了四个小宝宝,很可爱的,什么时候回家看看。(阿黄是母亲养的一只毛色纯黄的母猫。)我知道母亲又开始想我们了,我抽空回了家,母亲便象一个小孩似的高兴,她要我坐下,听她讲阿黄的趣闻。每次走的时候,母亲眼中便有一丝落寞,我说:“妈妈,我再陪您一天。”母亲却说:“工作要紧,你走吧。”母亲为我准备她老人家亲手种的各种菜蔬,还有腌制的咸菜。“要好好注意身体,晚上早点睡,多陪陪孩子,不要上网了。”母亲送我上车,不停地叮嘱。
想着母亲,虽然母亲的额头已被岁月无情的刻上了无数的刀痕,眼睛也开始浑浊,体型渐渐臃肿,但在我的眼中,母亲仍然是最美的母亲。
我爱我的母亲,也象母亲一样热爱着自已的工作,但,和母亲不同的是,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孩子最需要什么,所以,工作之余,我常常陪着我的孩子,让她的童年不会有孤独,我对她说,“妈妈永远都是你的朋友。”“妈妈永远爱着你。”
我该拿什么还您,我的母亲。
我该拿什么还您,我该拿什么还您十八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
曾记得,那首我小时候朗诵的诗句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该拿什么还您,我该拿什么还您十八年来对我的教育之恩。
曾记得,我为您读的冰心奶奶那首的纸船么。母爱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母爱,犹如春天的风,她轻轻拂过,大地才会一片绿色。母爱,是天上的云,总让烈日先从她的身驱穿过,给大地呼风换雨降祥和。母爱,是雨后的霞,总让清洗过的大地,不弃的躺在怀里,把七彩人生梦谱写在高高的天际。
我该拿什么还您,我的手,我的脚,我的身体,是您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胎儿。
我该拿什么还您,我的手,我的脚,我的身体,是您十八年来含辛茹苦养大。
我该拿什么还您,我的母亲,我的悲与喜,都牵扯着您的心。
我该拿什么还您,我的母亲,我的怒与哀,都与你相连着的。
我的泪水,我的笑容,都是你给予的,而不是我向您索取的。
您一直的给予,一直的奉献,为了这个家,您劳累奔波,我不知。
您无私的给予,无私的奉献,为了这个家,您心力交瘁,我不知。
十八年来,我任性,我叛逆,让您在劳累奔波之际为我担忧。
十八年来,我无知,我无畏,让您在心力交瘁之际为我烦恼。
我看着您发上的白丝,曾想过一根根的拔尽,因为我不想您老去。
我看着您额间的皱纹,曾想过用我的手捋平,因为我不想您老去。
我看着您的脸,刹那间我的泪流满面。
我该拿什么还您,我的母亲。您给我的爱,我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我该拿什么还您,您如何慢慢的教我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
我该拿什么还您,您如何教我系鞋带,扣扣子,如何一步步学走路。
我该拿什么还您,您如何教我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
我该拿什么还您,这一点一滴而凝聚的母爱。
当我一遍又一遍的,重播着母亲这部电影时, 泪流满面的我已完全与您融为了一体。
亲爱的母亲,我该拿什么还您。
今天母亲节·母亲节散文诗
历尽磨难,饱经沧桑,
今天,你是否依旧匆忙?
一生操劳,你疲惫不堪地把希望耕种,
一世爱抚,你无怨无悔地把关怀轻扬。
岁月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忧虑在你双鬓增添许许银丝,
只为将我抚养!
我站在拂晓的柔情中,轻松地抖落掉一地愁苦,
是否有寄托思念的鸿,带去我无法消除的怅惘?
在记忆的岔口抹上一缕绯红,泪洒在温热的牛奶,
求得母亲的一份份感动,喘息成挥之不去的过往。
痛彻心扉的分娩之苦,换来我脆弱的啼哭,
尔后的日子,你跋涉着坚韧的年轮,风雨无阻。
你含着泪把我的生命种植在故乡的原野,
沉默的世纪,在我的灵魂里复苏。
体弱多病的我,不知让你承受了多少绝望与苦楚?
三天两头奔跑在医院,打点滴,上氧气,甚至休克,
连医生都宣告没救了,你却是那么的执拗。
成长的过程,蕴含了你无比的酸辛,
坚定的眼神,厮守着那多情的热土。
那些无法偿还的恩情,只有用朴素的笔调写成祝福, 郑州房产信息网0371.com
沿着记忆的山路寻你,和风尽情地把对你的感激倾诉。
如今,我把梦呓的青色四月写在你的白发和皱纹里,
那个丢失了的明媚春天,是大山和飞翔的秘密。
你的双手收拢了磨砺的时光,皎洁的月光之下,
你为何泪流满面,有什么难言的悲戚?
潮湿的季节,你坚硬的筋骨被浸了一种风湿,
随天气变化而发作,稚痛,弯了膝。
而你依旧无法放下你手里的活,只因我的不争气。
我用模糊的语言道出为人子的不忠不孝,
往事的浮现、思亲的情感,不由得思绪纷繁、心底抽泣。
在这伟大的节日,我只有祝愿你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