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单元测试试卷
第 二 单 元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⑴我寄愁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⑶不畏浮云庶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写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的句子。
⑹站在中国馆最顶层的平台上,我真的感觉到了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世博园全貌,最佳城市体验区、企业馆、世博轴等,一一尽收眼底。(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阔绰(chuò) 呵叱(hē) 谄媚(chǎn) 锲而不舍(qì)
B、瞟眼(piǎo) 秉公(bǐnɡ) 谩骂(màn) 光彩熠熠(yì)
C、皲裂(jūn) 脱臼(jiù) 舀酒(yǎo) 霹雳(pì)
D、茶盅(zhōnɡ) 笔砚(yàn) 乖觉(jué) 不屑置辨(xiè)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班牙球员的温文尔雅,谈吐不俗,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去年的建陶市场,在金融危机的一片唱衰声中战战兢兢的出发,没想到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却令诸多企业猝不及防,许多产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喜人状况。
C、周末,整理家中的物品,翻出了一张老照片,那是十多年前自己驾驶摩托车潇洒飞驰时正在冥思苦想的样子。
D、千百年来,“和”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种美好的象征,它是“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承诺,是人与人之间彬彬有礼的敬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大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上海世界会其间,我省能否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关键在于因势利导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所需要的拔尖人才。
B、穿的虽然是一件旧衣服,可是干净整洁,仍然给人活泼开朗美丽的印象。
C、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就能建设一个和谐平安的美丽校园。
D、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她的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②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
③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
④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
⑤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
A、⑤②①④③ B、④③⑤②① C、⑤①②④③ D、①②⑤③④
6、用委婉的话语表达下面一句话的意思,可以增减个别词语。(2分)
你也太不象话了吧!怎么还在玩这个破弹珠?还不赶快给我做作业去?
7、名著阅读。(2分)
有一天,他在园子里散步,突然感到脊椎一阵剧痛,随即摔倒在地上。他费了好大劲,才慢慢挪到屋里。第二天,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摸到他脊椎上有一个深坑,惊讶地叫了一声,问:“这儿怎么有个坑?”“大夫,这是公路上的石头给崩的。在罗夫诺城下,一颗三吋炮弹在我背后的公路上炸开了花……”
上面文段节选自一部文学名著。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人物),请再写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现在请你参加下面节日活动。(6分)
【走近中秋】学校举行中秋征联活动,刘倩雯同学欣然提笔,写下一幅对联,但总觉得下联“把欢言”不太妥当,因此他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出谋划策。现在,也请你将“把欢言”改一改,并把改动的词填写在横线上。(2分)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____________
【情系中秋】记叙有关中秋活动的一个场景或体会,要求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从而,为社区举行的“中秋情节”征文比赛作准备。(2分)
【歌咏中秋】市电视台要举行“中秋诗文朗诵会”,张昱群选了下面一篇短文,你认为符合主题吗?为什么?(2分)
秋天是多情的。宁静的夜晚,娟洁的月亮把清丽的余辉铺洒开来,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如梦如幻。
秋天是蕴藉的。她饱经春的繁盛、夏的热情,不再追逐浮华与赞誉,而是静静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
秋天是多彩的。那黄叶绿树红花,还有那旷野,那长烟,那黄昏的牧童,那暮色里的笛声,那阵阵馨香中的美丽背影……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野 望
杜甫
西山①白雪三城②戍,南浦清江万里桥③。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④答对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①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②三城:在成都西部,指当时的松(今四川省松潘县)、维(今四川省理县西)、保(今四川省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③万里桥:在成都城南。④涓埃:丝毫,微末。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下面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跨马出郊野望,眼见一派清旖景色,内心却潜藏无限伤感,兄弟离散、战乱不停、自己年老体弱、报国无望等充斥内心。
B、“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作者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散居各地。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C、“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对朝”作者历数平生流离失所的生活,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无奈。
D、“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意思是说作者骑马出郊外,极目远望,发现世事日益箫条,令人悲伤怅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郭琇劾明珠
康熙间,山左名臣,自李之芳、董讷而下,实以郭瑞卿为最刚正。瑞卿名琇。当明珠柄政时行为专恣,朝野多侧目。郭刚直性成,尝於明珠寿日,胪举其劣迹,列入弹章上①之。旋复袖所草疏,乘车至明邸,踵门投刺②。明以其素倔强,来谒不易,肃冠带迎之。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③,故频频作引袖状,明喜问曰:“御史公近来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郭曰:“否否。”探袖出视,乃一弹章。明取读未毕,郭忽拍案起曰:“郭琇无礼,劾及故人,应受罚。”连引巨觥狂吸之,疾趋而出,座客大骇愕。未几,而廷讯明珠之旨下矣。
(选自《清稗类抄》)
【注释】①上:皇上。②刺:名贴。③移时:一会儿。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当明珠柄政时行为专恣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⑴来谒不易( ) ⑵故频频作引袖状( )
13、说说文中划线句子“御史公近来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的意思。(2分)
14、郭瑞卿为什么要弹劾明珠?(2分)
15、你认为郭瑞卿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7分)
迟到的善果
张鸣跃
这天,老根出门拾满了一袋子饮料瓶才回家,天已经黑了。走进胡同口,听见有女孩哭喊救命,他折身走出胡同,绕道回家。他觉得这条胡同简直就是他的灾根,20年前就是这里面一声救命让他一头扎入了灾难!
回到家,老根发现儿子不在家里。早就放学了,怎么回事 等了好久。有电话打来:“你是老根吗 你儿子小三受伤了,现在二院……”老根呼地站起。
到二院,进病房,儿子还在打点滴,身上缠着绷带,伤得不轻。儿子看见他,挣扎着说:“爹,你别着急,没事……”老根问医生咋回事。医生说:“警察送来的。您老先回家拿住院费,先拿5000元吧……”老根心里一紧,问儿子:“打架 ”儿子说:“不是,我在胡同里碰见几个歹徒劫持一个女孩,我救了那女孩……”老根吼断儿子:“那女孩呢 ”儿子说:“我让她跑了,是她报的警……”老根跺脚骂:“你活该!老子没钱!”转身走了。
老根回到家,坐立不安。他又悔又恨,悔的是他明明听见那胡同里有情况,却不知儿子会倒霉,如果他跑过去,也许儿子不会受伤。恨的是,儿子和他从前一样,管这种闲事不是一次了,这次是管出大痛了,还不知能不能痛醒。
第二天,老根开始借钱,家里只有2000元,东借西借又借了3000元,凑够5000元,去了医院。交住院费时,医生告诉他,记者来采访了,警察也来看小三了,歹徒早晚会落网的,小三的伤也无大碍。
老根去病房,记者在采访,儿子已经能坐起来了,还冲他笑!记者还想采访他。他不理,走近儿子,一把扯肚衣,露出胸上几道伤疤,说:“20年前,也是在那胡同,爹救了一个女孩,被歹徒捅了六刀!那女孩跑了,连案也没报,我是被路人送到医院的,自己花钱看病,落下残疾,丢了工作,穷跑了你妈,我捡饮料瓶养活你。现在,我还没挣来你上大学的钱,这又欠债了,你就等着和爹一起捡饮料瓶吧!”儿子竟笑了:“爹,原来你一直为自己的见义勇为后悔啊 我不后悔,捡饮料瓶也不后悔!”
记者全记下了,走时对老根说了一句:“老人家,有这样的好儿子,也是您那善根的一种善果嘛!”
老根心里苦,儿子的事迹上报了,护士小姐拿来给老根念,老根一言不发,只叹气。
第三天,警察和院长把老根叫去办公室,给他一个小皮包,说是一个女人让交给“见义勇为小英雄的父亲”的。老根打开皮包,吓了一跳,里面是整捆的钱,10万元!还有一封信。信上写道:“老人家,我是在报上看到你儿子的事迹的,也打听到你家的难处。我给你讲个故事,20年前,我遭遇过三个歹徒的劫持,也是在那条胡同,一位大哥哥突然出现,怒吼着扑向歹徒,扭打成一团时还朝我叫,让我快跑。我一边喊人一边跑出胡同,本想打电话报警,但刚出胡同就被一辆车撞飞了,醒来时在医院。我住了三个月院,出院后我一直在打听那位大哥哥,可惜没找到。这20年,我一直在用我的方式来回报大哥哥,以匿名的方式奖励过十多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老根拿信的手哆嗦了好久,慢慢抬起泪脸,哭吼:“老根,你是个混蛋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13期)
16、这篇小小说故事情节设置曲折多变,悬念迭生。请你根据示例,运用提问的方式,再列出三处悬念。(3分)
示例:“20年前就是这里面一声救命让他一头扎入了灾难!”老根扎入什么样的灾难呢?
17、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重新排列这篇小说所叙述的事情(用序号表示)。(5分)
①老根到医院看望见义勇为的儿子,责备儿子。②记者采访,老根不理。③老根借钱为儿子治伤。④老根勇救女孩,落下残疾,跑了老婆。⑤老根读信,痛骂自己混蛋。
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6分)
⑴老根去病房,记者在采访,儿子已经能坐起来了,还冲他笑!(小三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⑵记者全记下了,走时对老根说了一句:“老人家,有这样的好儿子,也是您那善根的一种善果嘛!”(这时,也许记者心中有一个决定了,想想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决定呢?)
⑶老根拿信的手哆嗦了好久,慢慢抬起泪脸,哭吼:“老根,你是个混蛋啊!” (老根为什么还骂自己呢?)
19、我们读书能随着作品人物的悲喜而悲喜,这也是读书的一种美妙境界。请你说说读到小说中划线句“爹,原来你一直为自己的见义勇为后悔啊 我不后悔,捡饮料瓶也不后悔!”时,你的真切的心理感受。(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3分)
谁杀死了蜂王
何敏
北京房山区蒲洼乡人几百年前就开始养蜂。但近年来蜜蜂频出问题,蜂王莫名其妙地死去,还出现蜜蜂和蜜蜂之间掐架情况,损失不少蜜蜂。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资深研究员杨冠煌得知这一问题,决定前往探个究竟。时逢秋季,花木凋零,蜜蜂食源也出现短缺。难道是因为食物不足而发生夺食大战?可是杨冠煌了解到,当地政府为了扶持蜜蜂养殖,最近几年,一到秋季,就向蜂农免费发放白糖,喂养蜜蜂,以弥补秋冬季蜜蜂食物不足。更何况,据以往经验,中蜂之间争斗一般不会杀死蜂王。难道是他杀?
蜂农们反映,胡蜂是中蜂的天敌。为了验证胡蜂是否是凶手,杨冠煌捉了几只个头硕大的胡蜂做试验。一只胡蜂出现在中蜂的蜂巢门口时,中蜂立即排成一排,守卫蜂巢,胡蜂见无懈可击。尽管如此,它还是要冲进蜂巢。然而,中蜂拼死抵抗。最终胡蜂落荒而逃。
蒲洼乡还养殖着从国外引入的意大利蜂,可是意蜂无论个头还是力量,都远不如胡蜂。强攻猛打,意蜂更加没有获胜的可能。
和蜂农们聊天时,杨冠煌得知“蜂螨”对蜜蜂的危害很大。蜂螨只有针眼大小,寄生在蜜蜂幼虫、蛹以及成蜂身上,靠吸食蜜蜂体液存活。会不会是工蜂采蜜时把蜂螨带回,传染给了中蜂蜂群,导致蜂王死去?
杨冠煌决定再做实验。他把收集来的蜂螨放到一只中蜂身上,随即,这只蜜蜂的腹部剧烈抖动并振翅,发出比平常高得多的声音。急剧的摆动引起其它工蜂的注意,这些工蜂就爬到它身上,把蜂螨叼走。于是,这个也排除了蜂螨杀死蜂王的可能。既然工蜂不会受到蜂螨的危害,倍受呵护的蜂王就更不会受到蜂螨的侵扰了。
正当这时,村民董师傅家又死了一只蜂王。杨冠煌赶往现场,观察蜂王尸体,蜂王体内似乎有某种异物。原来,尸体上的异物是类似蜜蜂的蜇刺钩状物,这是凶手留下的凶器。可是,哪个凶手能行刺蜂王呢 杨冠煌经过比对,发现这凶器竟是意蜂的蜇刺。可是,意蜂是如何进入中蜂蜂巢的呢
几天后,杨冠煌观察到了这个情景:两只意蜂来到中蜂蜂巢门口,振动翅膀,中蜂工蜂竟轻易放行。意蜂无论从个头还是外形上,和中蜂都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工蜂觉察不到呢 杨冠煌意识到,蜜蜂之间是靠翅膀振动来传递信息。他立刻进行振翅测定。经测试得知意蜂工蜂振翅频率跟中蜂雄蜂频率接近。意蜂工蜂飞到中蜂巢,守卫蜂很容易根据它的震翅频率,误认为是自家的雄蜂,而放它进巢。
杨冠煌立即把蜂王和工蜂整体搬进可透视蜂箱,等待意蜂的再次行动。果然,意蜂混进中蜂蜂箱后,就开始寻找并刺杀蜂王。眼看意蜂就要得逞,却被身后的工蜂无意中岔开,蜂王侥幸躲过一劫。几分钟后,意蜂再度追杀蜂王,蜂王急中生智将尾部插进蜜穴。这样一来,意蜂便无计可施。可是又有两只意蜂混了进来,工蜂们仍未识破这些敌人。
虽然杨冠煌揭开了蜂王之死之谜,但中蜂濒临灭绝的问题还是很不好解决,因为中蜂产蜜量不如意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意蜂,中蜂又常常出现蜂王离奇死亡,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放弃中蜂转养意蜂。
但是中蜂有突出的优点,除了采食较大蜜源,还会不辞辛苦寻找零星小蜜源。在同一地区,它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会比意蜂多出两三个小时,所以,它们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外来蜂种。可以说,如果没有中蜂,山区的一些植物可能会大幅度减少甚至灭绝。
(选自《走近科学》2010年第7期)
20、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关于蜂王之死,杨冠煌调查过哪些嫌疑对象?最终证实凶手是谁?(5分)
21、蒲洼乡近年来蜜蜂常出问题,出了哪些问题?(3分)
22、中蜂显然比外来蜂有很多优点,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办法挽救中蜂濒临灭绝呢?请你提出三条建议。(3分)
23、下面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蜂螨靠寄生在蜜蜂幼虫、蛹以及成蜂身上,吸食蜜蜂体液存活。
B、正当杨冠煌一筹莫展时,村民董师傅家又死了一只蜂王,于是杨冠煌以此为切入口查出了蜂王之死的原因。
C、蜜蜂之间是靠翅膀振动来传递信息的,当自己遇到危险时也以此来告诉同伴。
D、杨冠煌虽然破解了蜂王之死谜,却无法解开中蜂濒临灭绝之谜。
四、写作(50分)
24、以“我走过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在横线上填上写作对象,如“雨季”“童年”“青草地”等,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600字;
⑷文中不得出现泄漏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信息的内容。
附:参考答案
一、
1、⑴随风直到夜郎西
⑵千里莺啼绿映红
⑶只缘身在最高层
⑷虽乘奔御风
⑸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⑹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B(A、锲而不舍qìè C、霹雳pī D、不屑置辩)
3、C
4、D(A、双面词单用,删除“能否”。B、第二分句和第三分句缺主语。C、第二分句缺主语,第一分句的“我们”调到“只要”前面,这样第二分句的主语也就是“我们”了。)
5、A
6、这样不太好吧!玩弹珠可要适可而止呀!现在去做作业,好吗?
7、保尔 柯察金
保尔克服重重困难完成长篇巨著《暴风雨所诞生的》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
8、【走近中秋】乐团圆 响万家 传真情 言心声
【情系中秋】示例:外婆从邮局取回舅舅从深圳寄回的月饼。扯开塑料包装,露出了精美硬纸盒,纸盒里赫然呈现五个油酥酥、软黄黄的月饼。外公走过来,说:“这小子也真是的,化贵价钱,这邮寄费都差不多与月饼一样多。”外婆笑骂道:“你这死鬼,只知道钱。”弟弟踮起脚跟,雀跃着说:“爸爸的月饼最好吃。”舅妈拍了一下弟弟的小手,说:“吃都还没吃,怎么知道好吃?”我说:“那当然啰,弟弟与舅舅心有灵犀嘛!舅妈,你不也与舅舅心有灵犀吗?”舅妈睁了我一眼,说:“去,就你多嘴!”
【歌咏中秋】不符合。这篇短文主要是歌颂秋天的美丽。张昱群同学将“中秋节”理解成了“秋天”,“中秋节”和“秋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一)9、这首诗表达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感怀、思家恋亲的思想感情。
10、C
(二)11、当明珠柄政时/行为专恣
12、拜见 故意
13、御史大人近来兴致不浅,难道也有祝寿诗来赐教我么
14、因为明珠把持朝政的时候,行为专横,肆无忌惮,群臣都畏惧他,只得私下指指点点。
15、郭瑞卿是一个刚正不阿、性格耿直、面对权贵敢于敢于坚持正义的人。
附:译文
康熙年间,山东的有名的大臣,在李之芳,董讷以后,事实上只有郭瑞卿最刚强正直。郭瑞卿名绣。明珠把持朝政的时候,行为专擅,无所顾忌,群臣都畏惧他。郭瑞卿性格刚强正直,曾经在明珠的寿辰之日,把他的劣迹陈列在弹劾他的奏章中上交给皇上。随即又把草稿放在了袖子里。郭瑞卿坐车到了明珠的府邸,走到门口把把名帖递上去。明珠知道他向来性情倔强,来拜访很不容易,整理了冠带去迎接。郭瑞卿进来之后,只是打拱作揖并不下拜,坐下一会之后,故意多次做牵拉衣袖的动作。明珠高兴地问:“御史大人近来兴致不浅,难道也有祝寿诗来赐教我么 ” 郭绣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从衣袖里拿出来一看,是弹劾他的奏章草稿。明珠拿过来还未读完,郭绣忽然拍案而起,说:“郭绣没有礼貌,弹劾老朋友,应该受罚。”拿起大的杯子狂饮几杯,就赶快出去了。满座的宾客都十分吃惊。不久,朝廷就下达了审判明珠的诏书。
三、(一)16、老根到医院看到受伤的小三,为什么会跺脚骂他,转身就走呢?
老根果真要将儿子丢给警察吗?
儿子的事迹上报了,老根为什么没有一点喜色,还唉声叹气?
17、④①③②⑤
18、⑴好了,事情已过,也没什么生命之忧了,不就是救个人吗?歹徒也不什么可怕的。这事不足为奇,不值得采访报道。
⑵对,我一定还将老根对儿子自言自语的叙述也写进这篇报道之中去,以此来呼吁社会对见义勇为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呼吁正义永存。
⑶因为此刻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误解了那个被救下的女孩,误解了这个社会人心险恶,误解这个社会好人没有好报。老根为自己的误解而懊恼不已。
19、我心中一愣,多么可爱、多么坚强、多么富有爱心的小三呀!你是我心中的偶像,我将永远忘不了你。小三呀,此时此刻,你一定明白了父亲心中的永久的痛,但是你仍然不为自己的见义勇为而后悔。你就是我们新时代小年英雄啊!
(二)20、调查食源,因为还疑食源短缺,蜜蜂之间可能会互相夺食;调查胡蜂,因胡蜂强大勇猛;调查意蜂,因为意蜂从外国引入,不合群;调查蜂螨,因为蜂农反映蜂螨对蜜蜂的危害最大。
最终证实凶手是意蜂。
21、蜂王莫名其妙地死去;蜜蜂和蜜蜂之间掐架;中蜂数量减少,濒临灭绝;意蜂产蜜量高,蜂农转养意蜂。
22、建立蜜蜂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禁止饲养外来蜂种。
国家对中蜂蜂蜜实行市场保护价,保证中蜂蜂蜜的价格高于外来蜂蜂蜜价格,提高蜂农积极性。
把中蜂饲养户集中起来,加以培训,使之掌握中蜂饲养的知识和技能。
国家对蜜蜂原种场在技术、资金、产品销售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养殖户按照合同要求组织饲养,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
23、D
四、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