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1715-1763)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曹雪芹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过着豪华的生活。
雍正五年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后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曹雪芹过度伤痛,离开了人间。
曹雪芹西山故居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少年时的贵族生活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同时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又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传为高鹗所续。
小说三要素
环境
故事情节
人物
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情节结构
结
尾
安置黛玉住下
第15-16段
第二个高潮
林黛玉初见贾宝玉
第12-14段
继续发展
拜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宝玉
第7-11段
第一个高潮
林黛玉初见王熙凤
第5-6段
发
展
拜见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
第2-4段
开
端
林黛玉初进贾府
第1段
情节结构
主
要
内
容
段落
环境描写
1.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2.黛玉进到贾母处看到了什么?
3.黛玉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4.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方位图
思考
宏伟的外观
讲究的布局
华贵的设施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
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并揭示贾府荣华
富贵的来源,深刻反映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奢
靡腐朽的生活,为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安排场
所、作好铺垫。
主要人物
详写
略写
实写
虚写
单独介绍
群体介绍
熙凤、宝玉
熙凤、宝玉、贾母
熙凤、宝玉
王夫人、邢夫人
贾赦、贾政
迎春、探春、惜春
人物
人物
形象分析
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人物
王熙凤
出场
外貌、装束
语言
绰号:凤辣子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从哪些地方看出王熙凤的与众不同?
名字:男子之名
人物
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善于阿谀奉承,深得贾母欢心,独揽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人物
黛玉进贾府前的想法是什么?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林黛玉
核心
人物
从言谈举止看林黛玉
言谈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
……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聪明懂礼
小心谨慎
……只刚念了《四书》……
……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
……十分推让……
举止
忙起身迎上来见礼……连忙起身接见……忙陪笑见礼……
……便向椅上坐了……方挨王夫人坐了
……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人物
众人观察
熙凤赞扬
宝玉所见
……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怯弱不胜……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这通身的气派……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貌美多情
体弱多病
从外貌、气质看林黛玉
人物
侧面描写
王夫人介绍
回忆母言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
……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贾宝玉
铺垫、蓄势
人物
正面描写
外貌
摔玉
贾宝玉
《西江月》
叛逆
人物
第二首词写贾母等人曾将“于国于家”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于宝玉,最终却完全落空,宝玉是“无能”“无望”“不肖”。
由此表明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第一首词着重概括宝玉的性格特点,指出
他为人处世既不合乎封建正统的标准,又不怕
世人的“诽谤”。
明贬暗褒
人物
贾宝玉是一个善良多情,蔑视功名利禄,争取个性解放,具有封建叛逆精神的贵族公子。
人物
人物描写的特点
1.
各式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
2.
详略得当,虚实兼用。
3.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