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展科技之翼
创美好未来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以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01
03
05
06
打哈欠是因为人体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造成的
屠呦呦于201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是因为茎部具有厌旋光性
婴儿出生时呱呱大哭是因为害怕外部环境
李振声、王忠诚、郑哲敏、张存浩四位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都来自于山东济南。
04
02
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生的
猜猜看
猜猜看
√
×
×
√
×
√
走进科学历程
体味科普语言
探寻科学精神
任务一:走进科学历程
与科学家“面对面”。为展现不同领域科学家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学校团委发起科普宣讲活动,讲述科学家们的成长历程,探讨科学家身上的科学精神。宣讲的首期科学家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
活动
以图表的形式梳理两篇文章展示的科学研究、早期探索的过程。
时间
历程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1世纪
21世纪
在中药研究所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
从200个方药中提取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进展甚微
赴海南临床试验效果明显,后转向分离提纯
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
发挥中医药的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做出新贡献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科学研究
探索过程
发现—提纯—推广—发展
时间
历程
童年
童年
高中
高中
对水池中的鲤鱼充满无限遐想
对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感到好奇
大量阅读关于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每一本书籍
成功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科学研究
探索过程
任务二:体味科普语言
作为一名科普宣讲员,要想讲好科学,必须用好语言,试比较两位科学家的语言特点。
1972年8月,屠呦呦在海南岛观察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疗效期间,其组员倪慕云将青蒿乙醚提取物中性部分进一步纯化,但用氧化铝进行柱层析时,未得到任何值得注意的单体。组员钟裕蓉改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于1972年11月8日,分离得到3种结晶,编号为:结晶Ⅰ、结晶Ⅱ和结晶Ⅲ。药理室叶祖光进行鼠疟筛选,证实结晶Ⅰ是唯一有抗疟作用的单体,该结晶50~100mg给小鼠灌胃,可使鼠疟原虫转阴。后来中药研究所将此结晶Ⅱ改称“青蒿素Ⅱ”。
(科学出版社博文《青蒿素是如何发的?》)
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的有效成分,于1972年11月8日,终于找到了这个熔点在156~157摄氏度的无色晶体一C15H22O5,后来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比一比
使用了一些专业术语,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科学严谨,又朴实无华。
结构上:抓住要点,言简意赅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
语言特点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每次疫情,都能让当时的社会为之战栗。但是,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中国历史也是一部战“疫”史,每一次瘟疫到来,中医都不曾缺席。
(张伯礼《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在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科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我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比一比
屠呦呦团队研发青蒿素,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那人类征服疾病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呢?—中医药在人类抗击疾病的未来大有可为。
科学出版社博文《青蒿素是如何发现的?》)
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我呼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对中医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的研究,使之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比一比
语言中饱含深情,在世界面前不忘彰显中医药学的贡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有家国担当精神。
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无法看见的各种振动。一些科学家鄙视审高维数世界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它。
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以孩童的视角出发,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趣,极富想象力
屠呦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科学严谨,朴实无华的语言背后展现的是科学家身上的
集体、家国情怀。
加来道雄:生动有趣,极富想象力的语言背后体现的是科学家对科学的好奇、热爱、探索的个人情怀。
任务三:探寻科学精神
探寻科学精神,启迪科学思维。科普宣讲团发起了一个“探寻科学精神,启迪科学思维”的倡议,借此来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思维,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活动
研读文本,根据探索的内容概括科学家身上的精神品质,完成下列图表。
探索内容
精神品质
呼吁加大国际合作,最大限度的造福人类
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收集2000个方药,挑选出640个,从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可提取物
分步骤研究,环环相扣
推向世界,广泛应用,减轻症状,拯救生命
突出团队合作,强调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
受
《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与启发
谈中医药学的贡献
兴趣浓厚、勇于创新
文化自信、民族自豪
世界胸怀
使命感
责任感
不畏艰辛
严谨务实
大爱无疆
虚怀若谷
探索内容
精神品质
喜欢坐在水池边,对鲤鱼“科学家”的想象
对爱因斯坦尚未完成的论文充满兴趣
决定要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从当地图书馆到全市图书馆和书店,再到大学图书馆,阅读能找到的关于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每一本书
不拘于世俗的约束,决定自建电子感应加速器
把一个圣诞假日花费在50码长的线路上
不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充满乐趣
天真好奇
想象丰富
兴趣浓厚
热爱科学
勤奋刻苦
勇于探索
酷爱钻研
思想境界
世界胸怀、大爱无疆、虚怀若谷
情感态度
科学品质
热爱科学、酷爱钻研、
兴趣浓厚、严谨务实
想象丰富、天真好奇、
勇于探索、勤奋刻苦
共性:热爱
好奇
兴趣
执着
钻研
探索
通过两位科学家的科学历程、除了上述科学品质,你还能分析出哪些思维方式?
如:在遇到科研瓶颈时,科学家能够突破困境、突破认知极限的关键是什么?
探究
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
加热提取
低温提取
整理
判断
联系
验证
“煎”
“煮”
“渍”
“绞”
改变
1.平日里,鲤鱼的“水池”世界;
2.暴雨中,鲤鱼眼中的“运动”世界;
3.短暂离开水池的鲤鱼“科学家”传奇故事。
联系
渗透
重组
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
整理
判断
联系
验证
重组
渗透
联系
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习近平
向伟大的科学家、院士致敬
成功不可复制,科学精神可以传承!
展科技之翼
,
创美好未来
!
作业:
请把此次科普宣讲团的宣讲内容整理加工写一篇演讲词。
感
谢
倾
听!
敬
请
批
评
指
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