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歌手唱到高音时,声带振动的速度( ? )。
A.慢??? ? ? ?B.快??? ? ? ?C.不快也不慢
2.将振动的音叉放入水槽内的水中,我们用耳朵贴在水槽壁上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其传播途径是(? ? )。
A.音叉-水-水槽-人耳??? ? ? ?B.音叉-水槽-人耳??? ? ? ?C.音叉-空气-人耳
3.小红拿了六根相同的试管,在里面装上不同量的水,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如图),她用嘴吹试管,主要是靠(?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A.试管内的水
B.试管内的空气
C.整个试管
4.如果要探究尺子长短和音高的关系,我们最好要用(? ?)。
A.不同的力量来拨动尺子
B.同样的力量来拨动尺子
C.都可以
5.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它的叫声是用(? ? )发出的。
A.声带?? ? ??B.翅膀?? ? ??C.唇舌?? ? ??D.鸣管
6.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 )。
A.声音的强弱不同 ? ? ? ? B.声音的高低不同 ? ? ? ?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
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
1.用纸卷一个“喇叭”,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 ? ? ) (填“大”或“小”)了。
2.耳郭,又叫耳廓,它的作用是(? ? ? )。
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 ? ? )产生的。
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 ? ?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5.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 ? ? );物体振动幅度越(? ? ? ),声音越弱。
6.耳由外耳、(? ? ? )、(? ? ? )三部分组成。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噪音会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睡眠,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也是一种污染。( ? )
2.医生的听诊器的听诊头像鼓膜一样,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 )
3.声音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传递到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 )
4.空气的振动会引起人鼓膜的振动。(? ?)
5.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
6.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
1.把下列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用力拨动橡皮筋? ? ? ? ? 听到的声音弱
轻轻拨动橡皮筋? ? ? ? ? 听到的声音强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高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低
2.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
1.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用木槌击打铜器。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在相同力量下,能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有哪些?
六.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 夏天的夜晚,我们经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可是,你知道吗?只有雄性蟋蟀会叫,雌性是不会叫的。而且,蟋蟀的叫声不是从口中发出的,而是靠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的。在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旋涡纹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膜——弦器,另一边翅膀长着较硬的翅膜——弹器。当这两种发音器相互摩擦时,就能发出声音。蟋蟀称得上是昆虫界里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师。你还听见过哪些动物的叫声?试写出5种。
七.综合题(共1题,共12分)
1.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变化的规律。
(1)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 ? )。
(2)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 ? )。
(3)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 ? ? )的振动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按照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 ? )。
(4)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的越(? ? ? ),发出声音越(? ? ?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的越(? ? ? ),发出的声音越(? ?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B
5.D
6.C
二.填空题
1.大
2.收集声音
3.振动
4.空气
5.强;小
6.中耳;内耳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2.如下:
五.简答题
1.铜器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铜器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
2.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六.材料题
1.马;牛;鸡;喜鹊;百灵鸟
七.综合题
1.低→高;低→高;空气;丙、乙、甲、丁;慢;低;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