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下册
《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设计
课型:歌表演
教材分析:《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经过改编的藏族民歌,歌曲为二段体结构,两段情绪形成鲜明对比,一乐段欢快活泼,二乐段优美抒情。二乐段连线较多,尤其一字多音处,对于二年级学生难度较高,需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共同完成。本课教学形式为一首歌表演,因此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几个藏族舞蹈动作,积极参与表演。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占主导,二年级学生好动、喜欢新奇事物,因此本课从说顺口溜和舞蹈动作入手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几个藏族舞蹈动作。
2、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一部分,哼唱第二部分。
3、初步感受体验连线作用
4、能积极愉快的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学跳藏族舞蹈、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优美性及随音乐有韵律的表现舞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二、学习藏舞基本动作
1、第一段顺口溜,学习第一个藏舞动作,第一次熟悉歌曲旋律。
2、第二段顺口溜,学习第二个藏舞动作,第二次熟悉歌曲旋律。
3、带领学生区分两个动作特点。
4、通过动作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第三次熟悉歌曲旋律。
5、通过两组动作的先后进入,让学生合作学习,呈现出舞蹈多元化的表现方式。第四次熟悉歌曲旋律。
6、学习第三个舞蹈动作,熟悉音乐第五遍。
(设计意图:通过顺口溜将动作要点高度概括,通过一次次音乐体验、动作感知,熟悉旋律,达到有韵律的舞蹈)
三、教师引导学唱歌曲
1、教师简介歌曲概况。
2、通过欣赏,提出问题,了解歌曲音乐要素、分析歌曲结构。
3、按四二拍强弱规律有节奏读第一部分歌词。
4、练唱第一部分歌词,对声音及演唱情绪提出要求
5、学习第二部分,复习延音线、圆滑线用法。
6、跟唱歌词,了解第二部分歌词为衬词。
7、练唱第二部分歌词。
8、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歌曲结构,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将歌曲分为两部分学习,第一部分学生能独立演唱,第二部分在教师陪伴下共同演唱,降低了难度,凸显了歌表演的课型特点,学生易于接受。)
四、歌表演
学生们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
(设计意图: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进行歌表演)
五、拓展文化
1、除藏族外还知道那哪些少数民族。
(设计意图:紧扣本单元五十六朵花主题让孩子知道更多的民族)
2、小结:在今后的音乐课中还会学习更多得少数民族歌曲、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