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QUAN QUAN XUE
孙权
劝学
目录
课前导读
课文拓展
字词学习
课文赏析
01
02
03
04
01
课前导读
七年级语文课件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重点)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素养)
学习目标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本文选自此书,《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作者介绍
《资治通鉴》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文章背景
孙权:三国字仲谋,
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鲁肃:三国时吴国
的军师。
吕蒙:三国时吴国
的名将。
人物介绍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
书名等可照录。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方法学习
02
字词学习
七年级语文课件
卿(qing) 岂 (qi) 邪(ye)
孰(shu) 遂(sui) 更(geng)
认识生字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王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可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熊猫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泛指学识浅薄的人。
词语学习
卿 孤 博士 阿蒙 大兄
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古代王侯的自称。
古代专管经济传授的学官。
表示亲昵的意思。
长兄。
古代称呼
1、博士
2、往事
古意:历史。
今意:过去的事情。
古意:当时专掌经学传
授的学官。
今意:学位的最高一种。
古今异义
3.通假字
邪 通 耶 语气词 。
当
以
见
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掌管
应当
用
与“为”组成认为
知道
识别
一词多义
当涂:当道,当权
岂 :难道
邪 :通“耶”,表反问语气 “吗”
但 :只
见 :了解,知道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
成语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比喻才识尚浅,现在多用于指他人有转变。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关键词语
岂:难道 欲:想
不同语气的词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达意作用,用法灵活
①邪!反问语气 “吗”
②耳 限止语气 “罢了”
③乎!感叹语气 “啊”
延用至今的词
03
课文赏析
七年级语文课件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意: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
朗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
从前,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也以“卿”为爱称。
推托。
当道,当权。
古时王侯的自称。
事务。
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后写作“耶”。
整体感知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粗略地阅读。
只,只是。
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语气词,表示阻止,相当于“而已”“罢了”。
表示比较选择,哪里比得上?
于是,就。
从事学习。
整体感知
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课文译文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到,等到。
经过。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即“议论”,谈论。
泛指吴地。
吕蒙的小名。
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读书人。
于是。
连词,表承接。
整体感知
译: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课文译文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反问句,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品读课文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读书学习的?
必要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可能性: 卿言多务,孰若孤?
现身说法: 孤常读书,字以为大有所益
品读课文
孙权劝说的效果怎么样?
鲁肃
吕蒙
大惊(正面)
自信(侧面)
书中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分析人物:
孙权:
吕蒙:
鲁肃:
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
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
爱才,敬才
品读课文
04
课文拓展
七年级语文课件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延伸训练
*假如咱们班有一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你是他(她)的好朋友,你该怎么办?
*学过本文之后,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品读课文
作业:
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一百字左右)。
课后作业
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