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的歌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5 15:37:31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本文的词语及作者等文学常识.
2.感知文章内容并赏析云南歌会,把握人物描写方法.
3.认识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感受民间文化气息.
自主学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西 譬( )喻 糯( )米
蹲( )踞 忌讳( ) 酬( )和 铁箍( ) 熹( )微
根据解释写词语。
(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 ):忌怕而隐避。
( ):形容直往上升。 (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 ):快活的样子。 ( ):形容阳光不强。
(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感知歌会
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用四字短语回答)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说歌会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山野对歌:才情智力的 大比拼
山路漫歌:自然、淳朴的本色美
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隆重:人多、时间长、盛妆
赏歌会
(1)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歌美、景美、人美、情美、文化美
(2)文章虽是为云南的歌会而写,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云南的人、云南的景、云南的情,这样写,你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赞美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合作交流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2)作者在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不同点是,描写刻画人物时方法各不相同。
山野对歌---浓墨重彩、工笔描绘
山路漫歌---通过美丽风光描写来侧面烘托
村寨传歌---全局描绘与细部刻画结合,宛如电影里的全景与特写。
拓展延伸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
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蹲踞(   )   譬喻(   )   荆(  )条 糯(   )米
土坎(  ) 气氛(   ) xī(   )微   忌huì(  ) 
2.解释下列词语。
(1)即物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 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 、 、 ,三个场合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写了 唱歌 、唱歌的 、唱歌的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5.通读全文后想一想,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异同点?
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