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总复习(课时二)
教学内容:教材79页例1、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联系和区别,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求比值。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会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了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比和比例的应用
(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应用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一)课堂基础练习: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2.《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的数量。
3.在含糖15%的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
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完成,
集中反馈
总结该类题型的方法
(二)分类复习一:比的应用
1.己知总量和比,求其它各量。
妈妈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解题方法:总份数 一份 几份
2.已知一个分量和比,求其它各量。
六年级二班有男生30人,男生与女生的比是6:7,女生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
解题方法:一份 几份
3.已知分量差和比,求其它各量。
六(2)男生与女生的比是6:7,女生比男生多5人,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解题方法:相差份数 1 份 几份
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完成,
2.集中反馈
3.总结该类题型的方法
(三)分类复习二:比例的应用
1.小明身高1.5m,影长2.4m,同一地点和时间,树影长4m,树高多少米?
解题方法:量一一对应
甲地到乙地的路长180km。轮船从甲地到乙地要10小时,照这样的速度,该船从甲地到丙地行了35小时。甲地到丙地的海路长多少千米?
学校买了一根长跳绳做短跳绳,如果1.2米一条,可做10条。如果改为1.5米一条可做多少条?
解题方法:判断成什么比例(比值还是乘积一定) 列出比例(正比例 比例或分数形式;反比例乘法算式) 解比例 检验
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完成,
2.集中反馈
3.总结该类题型的方法和步骤
(四)课堂思考:
什么是比例尺?求比例尺应注意什么?
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你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实例吗?
正、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巩固练习
1.教材79页:例1 例2的解答
2.练习二十第1、8题
四、总结全课
今天收获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三9-12题 思考题(课堂作业)
2.实践园地67页(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