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乐园——找次品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92~93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培训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做优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想玩游戏吗?
师:我们一起来玩猜数的游戏吧。请看:大屏幕上有1、2、3、4、5、6、7、这七个数。现在,老师心中想了一个数,让你来猜。你猜一次,我会告诉你:你猜的数比我想的数是大还是小,然后让你接着猜。比一比,看谁猜的次数最少。
师:这是数学课,不能乱猜,要有目的去推理。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玩游戏时还在动脑筋。刚才大家在猜数游戏时,就用到了一种策略——“缩小范围”。(板书:缩小范围)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师:不合格的产品就是次品,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会生产出 “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
师:有3颗健身球。这长得一模一样,光靠眼睛可不成。
师:大家见过天平吗?会玩吗?
师(用身体演示天平状):天平有两个托盘,如果两边托盘的物体重量相等,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两边重量不相等,轻的一端就会(上扬)。
师:你能用天平从3个零件里找出这个次品吗?
师:我们把他的过程作一下记录。(边讲解边板书:3(1 1?1))
师:3个物品中找次品太容易了吧。不用老师教,你们都会了!我们来点挑战性的。想挑战吗?
2.师:请接题。(课件出示:在2187个零件中有一个次品(稍轻)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一定能保证找到?
生:哇!这么多!(学生都议论纷纷)
师:到底要多少次呢?这么大的收据我们也不好想,不过数学家华罗庚告诉我们学习数学的妙招——“化繁为简“。(课件显示:化繁为简:遇到复杂的问题,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再来运用规律解决复杂问题。)
3.师:那我们就从小的数据开始,看看小数量能否给我们带来大启示。
二、展开问题、感受策略的多样化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9个零件中找较轻次品的不同方案。
?三、对比分析??突出优化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整理并板书(可能出现):
9(1? 1? 7)? 7(1 1 5) 5(1 1 3) ?3(1 1 1)????? 4次
9(4? 4? 1)? 4(2 2) 2(1 1)?????? 3次
9(2? 2? 5)? 5(2 2 1) 2(1 1)?????? 3次
9(3? 3? 3)? 3(1 1 1) ?????? 2次
??师: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好在哪里?
( “范围越小”找次品就越容易。)
四?整理分析,确定最优策略
1、师:下面有五堆零件,各有一个次品(轻),你认为从哪堆里找次品用的次数最少?从哪堆里找次品用的次数最多?(课件显示:五堆零件分别为:3个、9个、100个、2187个)
(从3个里面找用的次数最少,从100个里找用的次数最多。)
师:次品所在的范围越小,找的次数也可能会越少。接下来,我们从100个里面去找,看最少要几次。(学生开始行动…)
师:当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迈出第一步至关重要。借鉴“缩小范围”的策略,想一想:第一步怎么办?
师:大家都非常会分析!要想把范围缩得最小,就得使天平外面的个数与天平两端的个数尽量相等。那就是把零件的总数平均分成3份,天平两端各放一份,天平外面也放一份。
师:现在你至少需要多少次,可以从100个零件里把次品找出来?
100(33 33 34) 34(11 11 12) 12(4 4 4) 4(1 1 2) 2(1 1)
2、师:2187呢?
2187——729——243——81——27——9——3
五、总结反思,提炼思想
师:哇!2187个零件中的一个次品,我们都能想办法找到,真不简单!
生:我们找到了规律。
师:怎样找到规律的?
(化繁为简)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