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学情 分
析 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前面已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验和感悟,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基础。
教 学
目
标 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的。
2.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问题。
3.通过问题解决,发展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
重 点
难
点 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 1 教学准备 导学案、电子课件
教学 方法 讨论探究 讲授 学习
方法 合作学习 练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教师引导 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尝试自学
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1.填一填
(1)把5克盐溶到2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化简比是( ),
水与盐水的比是( ),化简比是( )
(2)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 2 :9 糖与糖水的比是( ),糖占糖水的( );水与糖水的比是( ),水占糖水的( )。
2.算一算
① 120的是多少? ② 35米的是多少米?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要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按比例分配中的解决问题
4.学生看书,勾画书上什么叫做按比例分配?
环节二 教师主导 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交流互助、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习障碍的清除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学习例1:陈红拿出6元钱,赵青拿出4元钱,去买同样的笔记本15本。他们应该怎样分这些笔记本呢?
讨论、思考:
(1)这15本笔记本,她俩能平均分吗?为什么?
(2)你认为应该怎样分才合理呢?
(3)每人各应该分多少本呢?请大家在4人小组里合作讨论分配方法
(4)学生交流汇报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种分配方法就叫做按比例分配。
(6)学生尝试练习(完成导学单上三大题第1小题)
2、学习例2:要配制220吨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的比如下),需要水泥、沙子、
石子各多少吨?
(1)学生尝试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汇报展示
(4)总结方法
环节三 课堂汇报 成果展示 课堂教学成果、目标达成情况展示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1、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2、课堂活动
(1)学校图书室有图书320本,把它们按3∶5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多少本?
(2)爷爷家养了80只母鸡,公鸡的只数与母鸡的只数的比是5:2,公鸡有多少只?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3,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
四. 拓展练习
用108厘米铁丝围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条边的比是2:5,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1 什么叫做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
①用份数的方法
②转换成分数乘法 本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索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全课以导学单贯穿始终,让学生自主去说,去分析,去列式,去解答。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不足之处: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