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0 14: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让学生了解亲人之爱,感受亲人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亲敬老。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长辈。
3.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在自主反思,体验感悟的学习中,学会 对父母感恩。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变得自信、大胆,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提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唤醒学生们心中的爱。
二、教法指导:
1.指导学生填写调查问卷。
要求学生务必据实填写,不要隐瞒自己不足,以求真实的了解自己的实际状况。
2.指导同学之间找差距。小组内比较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不足和优点,并形 成文字,在交流时提出。学习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
三、活动策划:
步骤一 真实故事, 感动心灵。
步骤二 体验思考, 感受父母。
步骤三 心灵表白, 真情实感。
步骤四 总结活动, 布置任务。
四、活动过程:
步 骤一 真实故事 感动心灵
1.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听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创设情境导入主题,配2008年汶川地震 感人图片.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一辆满载了35名乘客的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 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 米下的水泥地面上 ,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 ,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 ,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离开了人世……在生和死 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她以这个令人震撼的事件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
2. 2008年汶川地震一位母亲感人留言.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全部的,是永远的,是不计回报的,是 说不完道不尽的。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看了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3.生谈感受后,师引入主题: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爱与母爱。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变桑田,但亲人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步骤二 体验思考 感受父母
当我们刚刚睁开双眼,看到的是父母的笑脸;当我们刚刚学走路时,听到的是父母鼓励的声音;当我们生病时,父母深夜抱我们去医院的情景。我们在父母的 关爱下一天天成长,父母已把点点滴滴的血泪之爱融入了我们的每一寸肌肤,而这些,或许我们并未曾用心留意过,那么,请同学们用90秒静静回想,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为什么? 传统美德 自我反思
怎样做? 珍惜拥有 从我做起
父母一天中给我们做了些什么?
交流调查问卷
步骤三 心灵表白 真情实感
1.观看微电影<<孝顺的交易>>
2.总结孝亲敬老的方法. 那么你们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学生发表自己的心声)
3.心声表白-----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4.齐读倡议书.
大自然中的小草感恩漫漫春晖,羊有跪拜之恩,鸦有反哺之意,爱是一种无尽的付出,也是一种收获的快乐。父母长辈之爱,是人 生一笔无尽的财富 ,也将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的回忆!让我们以最朴实的行动来回报他们的爱,也许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的事情,但我们却收获了无限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发出感恩倡议,我相信,在父母爱的渲染下,我们也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爱。
5.配乐<<感恩的心>>,欣赏感人漫画。
是呀,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从不求回报。其实有时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让他们得到安慰,老师知道你们很懂事,比如送他们一句温馨的祝福;给他们讲一个开心的故事;陪他们说说话;给他们捶捶背、搓搓手(握握手);帮他们做做家务:扫扫地、叠叠被、洗洗碗。我们要用行动来回报他们那无私的爱。
步骤四 总结活动,布置任务
1.示三位同学与家人的合影,感受亲情。
2.老师寄语。
3.齐读《新孝亲三字经》。
4.回顾目标,布置任务。
汇报展示,感恩父母。开展“亲情作文”征文活动,组织评比。------作业

板书:
为什么? 传统美德 自我反思
怎样做? 珍惜拥有 从我做起
孝亲敬老
教后反思: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度,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然而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孝亲敬老”这一美德有的悄然离去的趋势。为此,个人、家庭、社会都在呼吁“孝亲敬老”。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用自己的行动继承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在习近平主席办公室六张照片中有四张都是家庭合影,凸显他对亲情的重视;与父母的合照摆在妻女照片的上方,显示习近平重视传统孝道;习主席推着父亲习仲勋的轮椅或扶着母亲齐心散步的照片。两张照片凸显了“孝”在急速的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的中国社会的重要性。鉴于上述认识,我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孝亲敬老”活动。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言传和父母亲的身教下,去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辛苦付出,去深化父母长辈与自己的感情,去践行“孝亲敬老”这一行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一、 广泛宣传,深刻理解孝亲敬老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把孝亲敬老教育作为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基本内容,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在道德观念上,教育学生懂得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掌握古今孝亲敬长的嘉言懿行等方面的内容;在道德情感上,教育学生对父母、长辈、老年人怀有感谢、尊敬之情,要知道父母、长辈的生日、爱好以及身体和工作情况等内容;在道德行为上,教育学生敬老助老,为老年人服务,培养训练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等内容.
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利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孝亲敬老的情结。
孝亲敬老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在实施孝亲敬老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诱发学生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枯燥、无情的说教。
三、认真组织,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按照真实、贴近、务实、细致的目标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具体情况,主要从下几方面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教育活动
(一) 每日必做的事。
1.对待父母长辈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长辈添麻烦;
2.衣食住行牢牢记,尊长敬老想在前,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长辈减负担;
(二)经常做的事。
1.节假日时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父母长辈工作回家给父母长辈捶捶背、搓搓手(握握手);
3.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三)偶尔做的或者只做一次的事。
1.开展“妈妈,我给你洗脚”活动,体会妈妈照顾自己的辛苦。
2.开展“一日护蛋”活动,让每个学生上学时带一个鸡蛋,除上体育课、文体活动课以外,必须全天随身携带,放学前交流"护蛋"体验,通过这一有趣的游戏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3.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4.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让家长帮着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5.利用主题班会时召开“二十四孝”故事会,比比谁知道的“孝心”故事最多。
四、加强家校联系,让“孝亲敬老”这一活动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下进行。
孝亲敬老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孝亲敬老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言传,更应注意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身教。同时,孝亲敬老教育不是孤立的,必须与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结合起来。
在学校里,能积极参加各种敬老爱老的活动;在班级中,能主动帮助学困生;在家庭中,能时时刻刻关心老人、父母;在社会上,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这一活动的进行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助人意识更强、更浓。当然,“孝亲敬老”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应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孝亲敬老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意识,努力使中华民族的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蔚成成风.让我们人人都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带来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