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精讲02 回归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STSE-2021高考化学考前30天之回归课本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精讲02 回归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STSE-2021高考化学考前30天之回归课本 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10 21:0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02-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STSE
2021高考三轮复习之回归课本
一、化学与生活
1.吃--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糖类
单糖
多糖
二糖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常考问题:
(1)水解问题
(2)是否为高分子
(3)同分异构体问题
(4)化学性质
(5)用途问题
油脂
油、脂肪
蛋白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
(2)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3)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
(4)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
)
(5)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6)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7)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8)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
(9)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
(10)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
×
×

×
×

×
×


正误判断
1.吃--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一、化学与生活
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B2
维生素D
维生素C
脂溶性
脂溶性
水溶性
水溶性
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症
人体可少量合成的维生素
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的净化(利用吸附性吸附悬浮物)≠水体消毒(利用强氧化性杀菌消毒)。
微量元素:
缺碘造成大脖子病。
水:
铁、锌、碘
缺铁造成贫血;
缺锌导致发育不良;
1.吃--食物中的其他物
调味品: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
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
醋、味精
一、化学与生活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苯甲酸钠、山
梨酸钾、亚硝酸钠、二氧化硫等
膨松剂: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
合膨松剂等。
增白剂: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
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
抗氧化剂:如维C、异维C等。
食品添加剂≠无毒。
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1)做油条用的膨松剂不应含明矾(
)
(2)在熟食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防腐并改善肉食的色泽与口感(
)
(3)将海产品用甲醛溶液浸泡以延长保鲜时间(
)
(4)富脂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活性铁粉袋,以防止油脂氧
化变质(
)
(5)生石灰和五氧化二磷均可作食品干燥剂(
)
正误判断
1.吃--食物中的其他物
×
×


×
2.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化学与生活
钾钠合金
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过氧化钠
供氧剂、漂白剂
IA族
氢氧化钠
制肥皂
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
氯化钠
制取钠、氯气、氢氧化钠、氨碱法制纯碱
调味剂、食品添加剂
、配制生理盐水(0.9%)
碳酸氢钠
发酵粉、膨松剂、胃酸中和剂
、用于泡沫灭火器
碳酸钠
清洗油污
、制玻璃
一、化学与生活
2.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IIA族
镁合金
汽车零部件
氧化镁
耐火材料
铝合金门窗
铝热剂(焊接钢轨)
明矾
净水剂
氢氧化铝
胃酸中和剂
IIIA族
铝制品盛放浓硫酸、浓硝酸

一、化学与生活
2.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IVA族
晶体硅
制作硅芯片、制作光电池
二氧化硅
光导纤维、石英坩埚
硅胶
干燥剂、催化剂载体
硅酸钠溶液
黏合剂、防火剂、防腐剂
干冰
人工降雨
碳化硅
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一、化学与生活
2.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氧化硫
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
VA族
VIA族
硫黄
配制火药、农药
氮气
保护气、工业合成氨原料气
氨气
液氨制冷剂
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酸性或中性气体的干燥剂
硫酸钡
钡餐
一、化学与生活
2.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氯气
自来水消毒剂、制漂白液
和漂白粉的原料等
ClO2
杀菌消毒剂
漂白液
杀菌消毒剂、漂白剂
碘化银
人工降雨
碘酸钾
加碘食盐的含碘物质
氢氟酸
玻璃蚀刻剂
VIIA族
一、化学与生活
2.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VIII族
和副族

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硫酸铜
配制农药、杀菌消毒
氧化铁
红色油漆和涂料
氯化铁
FeCl3溶液可
腐蚀电路板
K2FeO4
新型净水剂
一、化学与生活
3.变--
生产、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①氧化、②氢化、③水化、④风化、⑤钝化、
⑥皂化、⑦炭化、⑧催化、⑨磺化、⑩酯化、
?硝化、?裂化、?卤化、?橡胶老化、?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四色
七解
十九化
①蒸馏、②分馏
干馏
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
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①溶解、②潮解
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⑤降解
①熔化、②汽化
③液化、④酸化
①氧化、②氢化、③水化、④风化、⑤钝化、
⑥皂化、⑦炭化、⑧催化、⑨磺化、⑩酯化、
?硝化、?裂化、?卤化、?橡胶老化?歧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①《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②《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③《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
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④《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⑤《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还复为丹”
1.常考经典史籍材料归纳
A.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
石油
可溶性铜盐
K2CO3
CaCO3
HgO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⑥《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
KNO3
)和朴消
(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⑦《梦溪笔谈·器用》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
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⑧《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
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
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⑨《本草纲目》中“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铁的合金
绿矾(FeSO4·7H2O)
焰色反应
硝酸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B.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
①《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取砒
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
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
次之。”
②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
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
倍也”
③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操作中“渍”和“绞”分别表示浸取和过滤
此过程为“液体→气体→液体
”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此过程变化有固体直接变为气体,气体凝华为固体,涉
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C.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与反应类型
成语:
①“火上浇油”
②“百炼成钢”
③“滴水穿石”
④“落汤螃蟹着红袍”
⑤“千锤万凿出深山
①油脂燃烧(主要是化学变化)
②生铁中部分C变成CO2
(主要是化学变化)
③CaCO3+CO2+H2O=Ca(HCO3)2
④螃蟹壳中虾青素加热分解
(主要是化学变化)
⑤主要是物理变化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D.传统工艺原理
炼制陶器
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
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
同颜色的物质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D.传统工艺原理
冶炼青铜
冶炼青铜的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
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
,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
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
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D.传统工艺原理
造纸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的竹纸制造方法为例,步骤:
1.斩竹漂塘:将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
洗去竹子的青皮。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D.传统工艺原理
步骤:
2.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步骤3.舂臼(chongjiu):把上述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烂,形同泥面。
步骤4.荡料入帘:将被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
竹帘上面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造纸5.覆帘压纸:将竹帘反过来,使湿纸落于板上。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叠积上千张湿
纸后,加木板重压以挤去大部分的水。
造纸6.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生火焙干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黑火药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黄。
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磺剧烈
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
是发生了爆炸。由于爆炸时有K2S固体
产生,往往有很多浓烟冒出,因此得名黑火药

反应原理:
2KNO3+S+3C=K2S+N2↑+3CO2↑
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酿酒:先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用
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正误判断
(1)《本草纲目》记载了“皮硝”的提取方法: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硝,有牙者为马牙硝。该方法属于结晶法。
(
)(2)《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涉及到的操作是过滤,没有涉及到的操作加热、蒸发、结晶。(


×
(3)《本草纲目》“烧酒”条目:“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文中的“法”指蒸馏。
(
)(4)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
)
(5)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
(
)

×

正误判断
(8)《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这里所说的“鼻冲水”“刀创水”分别指的是氨水、碘酒。(

(9)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HgS。(



正误判断
三、化学与STSE
STSE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
四英文单词的缩写,STSE试题分布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社会热点问题、食品、
医药、能源、环保、化工生产、高新产品等方面的内容。
(一)化学与科学技术
2020年我国科技大事件
“奋斗者
”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10909米深度;
嫦娥五号完成在月球“挖土”、地外天体起飞;
自主研发水陆
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飞成功
国产超燃冲压发动机取得600秒持续时间,打破世界记录;
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卫星组网;
中国火星
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
(二)化学与社会环境
污染名称
主要污染物及形成原理
PM2.5
雾霾
酸雨
光化学
烟雾
臭氧空洞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SO2、NOx和可吸入颗粒物与雾气结合的
混合物。
SO2、NOx导致形成硫酸型、硝酸型酸雨
NOx、氟氯代烷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
了臭氧层的损耗。
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碳氢化合物和氮
氧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复杂的污染物
污染名称
主要污染物及形成原理
食品污染
水体污染
白色污染
装修污染
温室效应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三废”和生
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可引起
“水华”或“赤潮”。
各种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大芯板和人造板都含有甲醛、油漆苯污染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中CO2气体的
大量增加,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人类在动物饲养和植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的
大量生长激素、农药、化肥等造成的。
(二)化学与社会环境
净水剂就是投放入水中能和水中其它杂质产生反应的药剂。常用到的净水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亚铁、硫酸铝、
聚合硫酸铁等。
水的净化(利用吸附性吸附悬浮物)≠水体消毒(利用强氧化性杀菌消毒)。
净水剂与消毒剂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常用到的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氯气、
硫酸铜、生石灰、乙醇等。
(二)化学与社会环境
类别
分类
典型例子
类别一
常规能源
新型能源
类别二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类别三
一级能源
二级能源
核聚变能、风能、太
阳能、海洋能
煤、石油、天然气
水能、风能
煤、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煤、石油、
水能、太阳能、风能
电能、一氧化碳
(三)化学与能源
资源
开发利用
获得物质

煤的干馏
煤的液化
煤的气化
石油
石油分馏
石油裂化
石油裂解
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炉气、
煤焦油、焦炭
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
重油等
得更多的轻质油,特别是汽油
获得主要有机化工原料,如乙
烯、丙烯、甲烷等
(三)化学与能源
(四)化学与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和陶瓷)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等);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合金;
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等)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同课章节目录